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9篇
  免费   893篇
  国内免费   702篇
测绘学   94篇
大气科学   244篇
地球物理   3009篇
地质学   1181篇
海洋学   611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90篇
自然地理   38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218篇
  2019年   222篇
  2018年   190篇
  2017年   206篇
  2016年   188篇
  2015年   242篇
  2014年   304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268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267篇
  2009年   277篇
  2008年   258篇
  2007年   291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224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运用数值模拟建立青藏高原兹格塘错流域土壤、植被、气候等的空间和属性数据库;接着,借助分布式流域尺度水文模型(SWAT模型),对兹格塘错1956—2006年间的流量进行模拟实验;最后,反演50年来兹格塘错流域水文过程,测试流域温度、降水和蒸发组合的敏感因子对湖泊水量变化的效应,探讨50年来湖泊水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模拟实验的边界条件设置为自然地形、土壤、植被覆盖,其中土壤资料包括有机质含量、粒径等理化参数。模拟结果表明:兹格塘错的年平均流量为6.3m3/s,流量高峰集中在8月至10月,并且由于融雪补给的关系,3月出现另一个流量高峰;模拟结果与遥感解译所得到的结果吻合较好。敏感实验表明:兹格塘错流域内温度、降水和蒸发组合的敏感因子实验具有高原特征,即高原湖泊的水文过程和湖泊流量变化有着较为敏感的响应关系;兹格塘错流量受降水的影响最大,随着降水的增加,流量有所增加;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流域蒸发量增加速度大,兹格塘错流量增加的效应不明显,而在冷湿模式下,流域蒸发量降低,兹格塘错流量增加显著。  相似文献   
992.
薛国强 《地质与勘探》2011,47(1):100-106
对大回线源瞬变电磁非中心点场和中心点场响应进行对比讨论,认为核函数具有相似的函数形态和函数性质,因此对于非中心点各分量也可以表示成与中心点垂直分量类似的多项式形式,采用待定系数法,完成视电阻率定义,通过模型检验认为方法可行,结果可靠.使用这一技术时西藏山南地区的帕南、努日等两个矿区进行探测,解释结果与钻探验证一致,取得...  相似文献   
993.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分析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利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1959-2006年的气象、冰川物质平衡和1980-2006年的水文资料,分析了其冰川径流的变化.结果表明:由于1996年以来的显著升温,导致了1号冰川水文点径流主要受夏季气温变化的控制,冰川物质损失对径流的补给作用已超过了降水的作用.1996-2006年与1980-1995年相比,夏季气温...  相似文献   
994.
高分辨湖泊沉积和孢粉记录对气候、水文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于革 《沉积学报》2011,29(1):118-124
通过对长江中游网湖钻孔高精度分层样品(1.5年/样品)的沉积学和孢粉学研究,试图揭示过去百年网湖在由开放到封闭体系变化中,沉积孢粉与气候、水文动力变化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相关分析和低频滤波分析,反映出沉积物和孢粉的变化对流域降水和长江流量的敏感响应.在过去130年中的多雨洪水年份,湖泊受长江倒灌影响,沉积物以黏土细颗粒...  相似文献   
995.
地震动力作用触发的斜坡崩、滑地质灾害因其巨大的致灾力引起了广泛关注,其研究主要集中在:①地震触发斜坡崩滑灾害特征和影响因素统计学分析,即从典型地震触发的大量斜坡崩滑灾害实例研究入手,从统计学角度分析地震崩滑灾害发育特征同地震参数(地震震级、地震烈度、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和斜坡体特征(坡高、坡角、岩性、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之间的关系;②地震触发斜坡崩滑灾害的形成机制和动力响应特征研究,即分析地震波产生的拉压和剪切作用对斜坡体的影响及在这种作用下斜坡体发生的破坏和运动过程;③地震作用下斜坡稳定性评价和致灾预测研究,主要是评价、预测方法和技术的类别及特征。基于此阐述了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996.
根据应力波传播原理分析了水平层状岩体边坡中应力波传播特征,建立了应力波在该类边坡中传播的模型.利用离散元软件UDEC分析了不同频率垂向压缩应力波作用下边坡动力响应规律中的结构面效应.结果表明:边坡中的水平层面对坡顶的动力响应有明显影响.低频应力波作用下,水平层状岩体边坡坡顶的垂向峰值速度较均质坡体相同部位的峰值速度的增...  相似文献   
997.
火山岩地震响应特征的正演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巍  张春芬 《世界地质》2011,30(3):429-438
为进一步了解松南梨树断陷火石岭组火山岩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指导火山岩体的地震资料解译及成藏期次的识别,以实际地震资料为基础,结合钻井信息及地质认识,构建了火山岩地质模型,利用非平稳随机介质模拟技术对火山岩地震响应进行了正演模拟。通过正演模拟计算,得到并分析了由浅至深各反射层系及沉积相带的地震反射特征,从而为明确本地区火山岩响应规律,进一步检验地震地质解译模型建造的准确性,加深对本区火山岩成藏规律的认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8.
The reliability and/or stability of the lifeline structures against failure under seismic loads are of critical concern, and must be studied carefully. Therefore,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demonstrate the commonly encountered backfill effects on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rectangular tanks. However, only the exterior wall of the tank which interacts with both the backfill and fluid is tackled, as each part of the structure shows considerable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both the load bearing mechanisms and the geometrical and positional differences. Finite element analyses are employed,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fluid-wall-backfill interaction. The analyses are conducted to observe whether or not both backfill and wall behavior can be affected by variation of the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For that purpose, some comparisons are made on vertical displacements of the backfill, roof displacements, stress responses, etc., by means of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variations of the backfill from 25° to 40°. Consequently, it is observed that the variations on maximum vertical displacements are affected considerably. In contrast, the maximum stress responses are affected partially. However, the inertial effects of the backfill show that pseudo-static approximations may be insufficient to understand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the backfill-wall-fluid system.  相似文献   
999.
This paper addresses some important issues related to the estimation of long-term extreme responses of marine structures. Several convolution models to establish the long-term distribution of a marine structure response parameter are available in the literature. These methods are typically based either on all short-term peaks, all extreme short-term peaks or all short-term upcrossing rates. The main assumptions and simplifications of the five models most usually found in the literature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A linear single-degree-of-freedom (SDOF) system along with a bi-lognormal probability model for significant wave heights and zero-crossing wave periods have been used for numerical tests. An improved approach to efficiently evaluate the long-term convolution integrals is also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t is shown that a combination of the Inverse First Order Reliability Method (IFORM) and an Importance Sampling Monte Carlo Simulation (ISMCS) approach can be used to obtain a very good result for the exact solution of long-term integrals.  相似文献   
1000.
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观测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沉积演化分析,探讨了晋城矿区粘土类型、组合特征、微观结构与沉积-成岩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晋城矿区粘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其次为伊利石和伊利石/蒙脱石混层,还有少量的绿泥石和蒙脱石;山西组粘土矿物颗粒排列定向性优于太原组,多呈带状或平叠状产出,而太原组多为蜂巢状、花朵状或凝絮状;由于太原期频繁的海侵海退致使煤层顶底板处于pH值较高的碱性环境,使成岩过程中高岭石向伊利石转化,造成太原组粘土矿物的伊利石含量明显高于山西组,而高岭石含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