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8篇
  免费   737篇
  国内免费   946篇
测绘学   194篇
大气科学   1324篇
地球物理   635篇
地质学   1322篇
海洋学   482篇
天文学   27篇
综合类   300篇
自然地理   207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205篇
  2019年   219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174篇
  2016年   191篇
  2015年   200篇
  2014年   274篇
  2013年   328篇
  2012年   277篇
  2011年   330篇
  2010年   219篇
  2009年   256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319篇
  2006年   331篇
  2005年   290篇
  2004年   262篇
  2003年   234篇
  2002年   241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77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149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31.
中国西北部“4.5”沙尘暴过程中尺度低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9,他引:3  
利用改进型PSU/NCAR中尺度数值模式(MM4标准版),取模式水平格距40km,46×61网格,垂直方向a取15层,即从地面到模式顶(100hPa),σ=0.0、0.1、0.2、0.3、0.4、0.5、0.6、0.7、0.78、0.84、0.89、0.93、0.96、0.98、0.99、1.00,采用NCAR的30'×30'地形资料,以常规观测资料作为初始场,较好地模拟了此次沙尘暴过程的海平面气压的演变和分布,特别是张掖、柴达本盆地以及敦煌附近的三个中低压。同时,模拟了张掖中低压与蒙古冷高压之间的甘肃河西沙尘暴东大风。敏感性试验表明,沙尘暴中低压的形成发展主要是受于物理过程制约;沙尘暴中尺度系统的研究与暴雨中尺度系统的研究是有区别的,积云对流参数化并不是特别重要,在设计研究沙尘暴的数值模式中,应当合理地处理其他的热力、动力过程及大气外强迫源的作用。模式水平格距、地形真实程度对模拟中低压的位置、中心强度有重要贡献;下垫面变化中低压强度有一定影响。张掖热低压的形成发展主要是在有利的环境形势下,特殊地势起了重要作用,表现为直接动力强迫和间接热力强迫。  相似文献   
132.
福建省水系沉积物微量元素含量特征及成矿远景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才浩  尤爱珍 《地质与勘探》1996,32(5):33-36,41
根据区域化探水系沉积物测量分析3万余件样品中40种元素含量,统计了32种微量元素的背景平均值,浓度克拉克值,总体变化系数等参数。在利用水系沉积物富集系数估计值对浓度克拉克值进行校正后,使用顺序号累加法对福建省32种元素内生成矿作用的规模进行预测排序,并分析了银,硼的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33.
The shoshonite province in eastern China is characterized by extensive distribution (ca. 80000 km2) of Late Jurassic-Early Cretaceous (165-100 Ma) shoshonite series with subordinate high-K calc-alkali series. It was formed in a dominantly tensile stress field. In comparison with their analogues in island arcs and 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s in other countries, the volcanic rocks in the shoshonite province have their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in petrology, mineralogy and geochemistry as well as related mineralization association, which are the comprehensive reflection of the special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mantle and crust of the province and the special Mesozoic regional tectonic setting.  相似文献   
134.
赣西北地区修水县联测图组1:5万区调主要进展与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重点总结赣西北地区修水县联测图1∶5万区调取得的主要进展与区调方法上的创新。其中,在中元古界双桥山群浅变质岩系中所识别、填绘出的近东西向紧闭同斜倒转褶皱,叠加近南北向开阔圆滑褶皱,在中小型陆相红盆中探索出的运用数理统计与沉积学研究相结合确定冲积扇体,并用扇体与岩性段双重方法予以图面表达以及第四纪研究成果等取得的重要进展。此外,就有关提高区调质量等问题浅谈其体会。  相似文献   
135.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及其政策含义研究   总被引:54,自引:6,他引:54  
采用了种省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值的离差和比离两个指标,分别判断1990 ̄1995年我国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变化的空间状态,并进一步阐明了其调控区域经济差异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36.
在分散度不同的区域内进行区域采样用于水中硫酸根离子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应用此方法测定硫酸根离子的线性范围为200.0~3000mg/L;进样频率为120次/h;相对标准偏差为1.70%  相似文献   
137.
区域化探数据处理的几种分形方法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地球化学变量兼有随机性、确定性和区域结构性的特征,传统的数学方法难以精确地描述地球化学变量的空间分布规律,而新兴的分形几何是刻画空间不规则形体的一种比较有效的工具,且分维值可以表征空间不规则形体的确定性本质。基于分形原理,提出含量-总量法、空间分形插值法和分形趋势面法3种新的分形技术,应用于区域化探数据处理。在几个典型矿区应用后发现,上述分形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模拟地球化学变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而且在保留原始有效异常信息的基础上可以更合理地区分地球化学变量的背景与异常,具有发现和强化弱异常信息的重要功效。  相似文献   
138.
国内外PMP/PMF的发展和实践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王国安 《水文》2004,24(5):5-9,47
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PMP/PMF在国内外的发展和实践情况作了简要的介绍和评论。内容包括PMP/PMF定义、估算方法、成果合理性检查和概率。PMP估算方法包括概化估算法、当地暴雨放大、暴雨移置、暴雨组合、推理模式和统计估算法。PMF估算着重介绍了由PMP转化为PMF的产流和汇流特点,以及目前在南非和法语非洲国家广泛应用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39.
区域化探找矿新案例-甘肃代家庄铅锌矿的发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代家庄铅锌矿是在甘肃省用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发现的第一个大型铅锌矿床。作者回顾了发现该矿床的简史,研究了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探讨矿区进一步找矿的远景,讨论应用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寻找铅锌等有色金属矿产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40.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horizontal crustal movement obtained from GPS observations in the regional networks (including the basic network and the fiducial network) of the Crustal Movement Observation Network of China (CMONOC) carried out in 1999 and 2001. This paper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acquisition of the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velocities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999 to 2001 at the observation stations in the regional networks with datum definition of a group of stable stations with small mutual displacements in east China. Based on the most detailed map of horizontal crustal movement in Chinese mainland, the division of blocks, their displacements and deformations are studied. An approach to analysis of the intensity of the horizontal crustal deformation is proposed.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cent horizontal crustal movement in Chinese mainland and that before the Kunlunshan earthquake of M=8.1 on November 14, 2001 are analyzed. Foundation item: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Programming Project for Key Basic Research (95-13-03-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