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8篇
  免费   436篇
  国内免费   517篇
测绘学   869篇
大气科学   612篇
地球物理   839篇
地质学   1010篇
海洋学   239篇
天文学   95篇
综合类   285篇
自然地理   18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249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246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在斜拉桥的主梁施工中,需要高精度测量悬臂端钢箱梁的高程。随着悬臂的增长,桥面的晃动越来越大,水准仪读数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甚至读不出数据;同时由于梁面上施工设备的影响,测量的难度很大,时间也很长。本文提出采用Leica TCA2003全站仪测量高差和水准仪测量工作基点高程相结合的方法,测量钢箱梁上监测点的高程,通过理论分析和对比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2.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在桥墩垂直度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保平 《北京测绘》2020,(2):274-276
桥墩垂直度是影响桥梁安全的一个重要部分。现有全站仪测量垂直度的方法作业效率低、作业环境危险;且对高桥墩、大仰角垂直度测量较困难。提出将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应用在圆柱形桥墩垂直度测量中,利用分层切片拟合桥墩中心线的方法,计算桥墩垂直度。采用的分层切片拟合法较整体拟合方法建模精度高,更能准确测量桥墩垂直度;同时该方法对不同形状的桥墩同样适用。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与全站仪测得的垂直度相比在误差范围以内,该方法在桥墩垂直度测量中具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3.
分析沪宁城铁南京站乘客的出行距离特性,初步确定高铁站区圈层范围为3 000 m。以南京站周边3 000m范围内6 145个企业的地址、行业隶属、成立时间等为研究数据,运用空间分析方法,探讨高铁站区产业的分布与空间集聚特征。①从总体看,高铁站区产业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以车站为中心,以500 m为缓冲半径,在1 500~2 000 m范围企业密度最大,2 000 m以外企业密度陡然降低。②各行业空间集聚趋势类似,随着距离增大集聚程度降低。但空间尺度上存在差异,交通运输业和房地产业集聚现象更为明显,交通指向性显著;批发和零售业集聚峰值相对最大,在大范围上有分散分布的趋势。③各行业空间分异特征显著,整体呈现"东低西高",空间分异特征大致存在以下三种模式,即"小分散、大集聚"、"大分散、大集聚"、"大分散、小集聚"。  相似文献   
994.
在修正的全局参比价格法基础上,结合非参数DEA-Hybrid模型评测了中国29个省份的要素市场分割水平及要素配置效率,进而构建考虑地理距离与经济规模的综合权重矩阵,利用空间Durbin模型实证分析区域要素市场分割对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东部地区的要素市场分割水平相对较低,中部次之,西部最高;要素市场分割将引致要素配置效率扭曲且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适度财政分权能有效抑制要素市场分割引致的要素配置效率扭曲;较高的国有经济占比、产业结构高级化、交通基础设施和外商直接投资能有效改善区域要素配置效率,对外开放的效率改进作用尚不明显。清除地区间要素市场壁垒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是提升要素配置效率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995.
珠三角城市化对气温时空差异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1967-2015年珠江三角洲21个气象站逐日气温资料,根据人口数量、人口密度和夜间灯光数据等数据集划分城市和郊区站点类型,在此基础上,对比不同时空尺度城市站和郊区站气温变化,分析了城市化对气温影响的时空差异性。结果表明:① 1967-2015年,珠三角地区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均显著升高,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温速率最高,分别是平均气温的1.05~1.16倍和平均最高气温的0.95~1.32倍。其中,年平均气温变化速率的季节差异普遍表现为秋冬季节增温最强,增温速率均高于0.3 ℃/10a,春夏季节增温较弱,增温速率最低为0.16 ℃/10a。② 利用城市和海表温度对比研究城市化效应,受城市化影响,珠三角年平均气温的增温趋势是0.096 ℃/10a。③ 利用城市和郊区对比研究城市化效应,1967-2015年城市化对城区的气温升高具有显著贡献,而且城市化对平均最高气温及最低气温增温的贡献率最大。其中,城市化对年平均气温变化的贡献率的季节差异表现为夏冬季节较强,贡献率高于11.8%,春秋季节较弱,贡献率最低仅为4.46%。④ 站点划分方法,城市化发展不同阶段及研究时间尺度的选择均导致城市化增温效应的研究结果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不同站点分类方法多指示城市化对最低气温升高的贡献率最强,最高可达到38.6%。  相似文献   
996.
With the increased use of locational information, spatial location referencing and coding methods have become much more important to the mining of both geographical and nongeographical data in digital earth system. Unfortunately, current methods of geocoding, based on reverse lookup of coordinates for a given address, have proven too lossy with respect to administrative and socioeconomic data. This paper proposes a spatial subdivision and geocoding model based on spatial address regional tessellation (SART). Given a hierarchical address object definition, and based on the ‘region of influence’ characteristics of an address, SART creates multiresolution spatial subdivisions by irregular and continuous address regions. This model reflects most of the geographical features and many of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implications for a given address. It also better reflects the way people understand addresses and spatial locations. We also propose an appropriate method of geocoding for standard addresses (SART-GC). The codes generated by this method can record address footprints, hierarchical relationships, and spatial scales in a single data structure. Finally, by applying our methods to the Shibei District of Qingdao, we demonstrate the suitability of SART-GC for multi-scale spatial information representation in digital earth systems.  相似文献   
997.
在相同历元下,忽略速度和转换参数变率的影响,实现了坐标协方差阵的严密框架转换。通过这种方法,能够使局部区域数据不必重新处理就能纳入ITRF框架,方便利用国际上已有的数据成果。实例表明,使用该种方法,转换后的坐标偏差优于0.1 mm,完全能够满足框架之间转换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8.
矽线石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矽线石应用领域的逐步拓展,英国、南非和日本等国家已研制了4种矽线石标准物质,而我国仅有一种矽线石国家二级标准物质,无论从组分的浓度梯度范围还是定值指标等方面,均难以满足我国研究需求。本文针对我国矽线石的分布情况,在黑龙江林口县和河南内乡县采集典型矽线石原矿2种,在黑龙江林口县采集矽线石精矿1种,按照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研制标准和规范要求,研制了3种矽线石成分分析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批准编号为GBW07843、GBW07844、GBW07845)。均匀性检验结果表明,除个别指标(Y-1的TFe_2O_3、Cu和J-1的Mn O等)外,3种标准物质检测指标的F值均小于临界值F0.05(24,25)=1.96,组内和组间无明显差异;Y-1的TFe_2O_3、Cu和J-1的MnO等指标的组内和组间差异主要来源于分析方法误差,由此表明此批标准物质均匀性良好。在14个月考察期内,3种标准物质计算得到的拟合直线斜率b1均不显著,表明3种标准物质有较好的稳定性。经我国10家实验室使用多种分析方法对矿石中的主量元素、痕量元素和矽线石含量(硅铝,SAl_2O_3)等共计39种组分联合定值,各组分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处于0.60%~29.9%区间,3种矽线石标准物质主量成分Al_2O_3的含量分别为25.85%、28.16%和55.06%。该系列矽线石标准物质可满足地质、环境等研究领域相关样品分析质量监控工作的需求。  相似文献   
999.
王毅民  王晓红  高玉淑  樊兴涛 《地质通报》2009,28(10):1486-1498
标准物质作为地质分析的计量标准,在分析质量监控、仪器校准、方法评价和仲裁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铂族元素分析一直是地质材料分析中最棘手的任务之一,铂族元素标准物质研制困难,数量少,严重影响了对铂族元素分析方法的评价和分析数据的质量监控,成为铂族金属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和相关研究工作的瓶颈。收集了中国及国际上现有的34个铂族元素标准物质和52个其他地球化学标准物质中的101个铂族元素定值数据。为便于使用也收集了这些标准物质中其他元素的含量信息,给出了铂族各元素按含量大小排列的信息简表以方便选择。充分利用这些标准物质对促进铂族元素分析方法研究,保证铂族元素分析数据质量,提高中国和世界铂族金属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及研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Calcium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sixteen Ca‐bearing USGS geological reference materials including igneous and sedimentary rocks are reported. Calcium isotopic compositions were determined in two laboratories (GPMR,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ological Processes and Mineral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and CIG, Centre for Isotope Geochemist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sing the 42Ca‐48Ca double‐spike technique by thermal ionisation mass spectrometry. As opposed to common cation exchange resin, a micro‐column filled with Ca‐selective resin (DGA resin) was used in order to achieve high recovery (> 96%) and efficient separation of Ca from the sample matrix. The intermediate measurement precision was evaluated at 0.14‰ (2s) for δ44/40CaSRM915a at GPMR, based on replicate measurements of pure Ca reference material NIST SRM 915a, NIST SRM 915b and seawater. Overall, the measurement uncertainties in both laboratories were better than 0.15‰ at the 2s level. Result validation was carried out for all available data sets. The Ca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USGS reference materials are not only in agreement between GPMR and CIG, but also in agreement with previously published data within quoted uncertainties. The comprehensive data set reported in this study serves as a reference for both quality assurance and interlaboratory comparison of high precision Ca isotopic stud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