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29篇 |
免费 | 370篇 |
国内免费 | 73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75篇 |
大气科学 | 716篇 |
地球物理 | 266篇 |
地质学 | 981篇 |
海洋学 | 230篇 |
天文学 | 341篇 |
综合类 | 118篇 |
自然地理 | 20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31篇 |
2022年 | 53篇 |
2021年 | 65篇 |
2020年 | 82篇 |
2019年 | 93篇 |
2018年 | 77篇 |
2017年 | 91篇 |
2016年 | 84篇 |
2015年 | 107篇 |
2014年 | 134篇 |
2013年 | 140篇 |
2012年 | 122篇 |
2011年 | 134篇 |
2010年 | 120篇 |
2009年 | 184篇 |
2008年 | 139篇 |
2007年 | 154篇 |
2006年 | 172篇 |
2005年 | 148篇 |
2004年 | 132篇 |
2003年 | 113篇 |
2002年 | 93篇 |
2001年 | 93篇 |
2000年 | 81篇 |
1999年 | 82篇 |
1998年 | 57篇 |
1997年 | 43篇 |
1996年 | 32篇 |
1995年 | 36篇 |
1994年 | 35篇 |
1993年 | 24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5篇 |
1977年 | 2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混杂岩作为一种形成于板块俯冲和碰撞边界的特殊地质体,是由成分、时代、来源不同的岩块混杂堆积组成,岩体具有结构复杂、空间变化快、易蚀变、力学性质差异大等特点,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广泛分布。受青藏高原复杂地质环境影响,混杂岩带往往是地质灾害频发带,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工程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基于此,本文对混杂岩的成因机制和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阐述了青藏高原混杂岩带分布、地质特征以及混杂岩带典型地质灾害发育情况。在此基础上,对青藏高原混杂岩带地质灾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研究方向,其研究结果可为青藏高原混杂岩带地质灾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23.
24.
地物反射光谱对MODIS近红外波段水汽反演影响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在近红外辐射传输方程的基础上,利用近红外波段水汽的不同吸收属性,在MODTRAN的模拟下,深入分析了基于MODIS近红外数据的可降水汽反演算法,并着重讨论了地物反射光谱非线性在可降水汽反演中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当波段间反射率之比不等于1时,MODIS近红外波段反演水汽将存在较大偏差。同时,在地物光谱库基础上,计算了不同地物反射率比值,其分布表明,大部分地物波段反射率比值不等于1。研究表明,应用现有MODIS近红外波段水汽反演算法,如果不考虑地表反射率光谱变化的影响,由地表反射光谱造成的误差最大约为反射率比值与1偏差的15倍,同时,这一误差还与大气波段透过率之比有关。 相似文献
25.
26.
27.
28.
29.
华南中尺度暴雨数值预报的不确定性与集合预报试验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利用非静力MM5模式,分析了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华南暖区暴雨数值预报的不确定性影响,进行了中尺度暴雨模式扰动集合预报试验。不同对流参数化方案的对流凝结加热引起不同的局地温度扰动,通过大气内部的热力动力过程,导致垂直速度的差异,进而影响网格尺度和次网格尺度降水时间、地点和强度。后续降水再通过凝结潜热释放形成新的扰动源。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还可引起扰动源能量传播方式不同,最终使模拟大气的动力和热力结构有差异。针对物理过程的不确定性,使用两种模式扰动方法构造集合预报扰动模式,第一种方法是随机组合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和边界层方案,第二种方法是扰动Grell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中主要参数振幅。集合预报结果表明,第一种方法的集合预报效果优于第二种方法,仅扰动参数振幅值似乎还不足以反映华南暴雨预报的不确定性。单一的确定性预报在暴雨落区和强度方面的可信度不稳定,集合产品能给华南暴雨过程提供更有用价值的指导预报,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0.
Sensitivity of the Simulated Tropical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to Cumulus Parameterizations 下载免费PDF全文
The sensitivity of the simulated tropical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or MJO (Madden and Julian oscilla tion)to different cumulus parameterizations is studied by using an atmospheric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GCM)-SAMIL(Spectral Atmospheric Model of IAP LASG).Results show that performance of the model in simulating the MJO alters widely when using two different cumulus parameterization schemes-the moist convective adjustment scheme(MCA)and the Zhang-McFarlane(ZM)scheme.MJO simulated by the MCA scheme was found to be more realistic than that simulated by the ZM scheme.MJO produced by the ZM scheme is too weak and shows little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Weak moisture convergence at low levels simulated by the ZM scheme is not enough to maintain the structure and the eastward propagation of the oscillation.These two cumulus schemes produced different vertical structures of the heating profile.The heating profile produced by the ZM scheme is nearly uniform with height and the heating is too weak compared to that produced by the MCA,which maybe contributes greatly to the failure of simulating a reasonable MJO.Comparing the simulated MJO by these two schemes indicate that the MJO simulated by the GCM is highly sensitive to cumulus parameterizations implanted in.The diabatic heating profil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GCM.Three sensitivity experiments with different heating profiles are designed in which modified heating profiles peak respectively in the upper troposphere(UH), middle troposphere(MH),and lower troposphere(LH).Both the LH run and the MH run produce eastward propagating signals on the intraseasonal timescale,while it is interesting that the intraseasonal timescale signals produced by the UH run propagate westward.It indicates that a realistic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is more prone to be excited when the maximum heating concentrates in the middle-low levels,especially in the middle levels,while westward propagating disturbances axe more prone to be produced when the maximum heating appears very high.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