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9篇
  免费   344篇
  国内免费   600篇
测绘学   265篇
大气科学   334篇
地球物理   502篇
地质学   1005篇
海洋学   356篇
天文学   43篇
综合类   118篇
自然地理   54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32.
33.
34.
35.
36.
西北地区不同类型云的时空分布及其与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83年7月~2001年9月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ISCCP D2的月平均资料,对西北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云的云量和云水路径的时空分布及其与降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原气候区是各种云出现最多的地区,特别是积状云的云量明显高于其他两区,但这些云的云水路径值低;西北地区大多数云云量的高值区出现在天山山区、北疆地区、陕西东南部和青藏高原的部分地区。高云和部分中云云量空间分布特征与降水有着较好的一致性:沿着天山—昆仑山—祁连山一带以及陕南和/或陇南地区是高值区,低值区在塔里木盆地—内蒙古西部戈壁沙漠—黄土高原西北部一带;绝大多数云类春夏季节云量维持较高,秋冬季节云量较少。云水路径值较大的层状云类的云量多寡与降水多寡相一致;积状云类和层积云类云量多少与降水没有一定的关系,在降水偏少时,这类云的云量大多与降水正常时相近,有些云的云量甚至比降水偏多时还要多。  相似文献   
37.
西北地区空中云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利用1983年7月至1998年12月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ISCCP D2的月平均云资料,对西北地区空中云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三个不同区域的月平均总云量、光学厚度和云水路径的区域平均值分别在52.5%~58.3%,2.6~6.6和44.9~77.6 g.m-2之间;西北地区空中云水资源多年平均分布有其沿地形分布的特点,总云量、中云量、总光学厚度和总云水路径的高值区均在天山、昆仑山、祁连山一带,而低值中心一般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内蒙古西部戈壁沙漠—黄土高原西北部一带。此外,祁连山、青海所在的高原气候区云水资源近年呈上升趋势,特别是总光学厚度和总云水路径15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分别约上升了0.8和16.4 g.m-2。  相似文献   
38.
波包传播诊断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利用实际观测资料研究波包传播的诊断方法 (WPD) ,并通过理想资料和实际资料的计算证明了该方法的可用性和广泛性  相似文献   
39.
西拉沐沦河流域地处中国地貌大势三大台阶之中台阶与低台阶的过渡区。该区的中度抬升和下切,造成了西拉沐沦河流域考古文化遗址在空间上的垂向迁移;频繁的迁移也导致了考古遗址在堆积形态上主要表现为单一型,体现了不同考古文化之间“间断”的,不稳定的传承方式。位于中国地貌大势之低台阶上的汶泗流域,属自下古生代以来就十分稳定的剥蚀区,这些自然条件造成了汶泗流域遗址在堆积形态上主要表现为叠置型,考古文化在时空上,很少随着时间做空间上的改变,基本上在同一水平空间稳定不动,体现了不同考古文化之间“连续”、稳定的传承方式。两个流域的对比研究说明,不同地域、不同的自然条件,可以造成考古文化演替与传承模式的区域分异  相似文献   
40.
Uniform models for the Earth–ionosphere cavity are considered with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ionosphere for the extremely low frequency (ELF) range. Two consistent features have long been recognized for the range: the presence of two distinct altitude layers of maximum energy dissipation within the lower ionosphere, and a “knee”-like change in the vertical conductivity profile representing a transition in dominance from ion-dominated to electron-dominated conductivity. A simplified two-exponential version of the Greifinger and Greifinger (1978) technique widely used in ELF work identifies two slopes in the conductivity profile and, providing accurate results in the ELF communication band (45–75 Hz), simulates too flat a frequency dependence of the quality factor within the Schumann resonance frequency range (5–40 Hz). The problem is traced to the upward migration, with frequency increasing, of the lower dissipation layer through the “knee” region resulting in a pronounced decrease of the effective scale height for conductivity. To overcome this shortcoming of the two-exponential approximation and still retain valuable model analyticity, a more general approach (but still based on the Greifinger and Greifinger formalism) is presented in the form of a “knee” model whose predictions for the modal frequencies, the wave phase velocities and the quality factors reasonably represent observations in the Schumann resonance frequency ran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