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7篇
  免费   621篇
  国内免费   977篇
测绘学   254篇
大气科学   871篇
地球物理   865篇
地质学   2013篇
海洋学   431篇
天文学   46篇
综合类   235篇
自然地理   61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99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246篇
  2011年   257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259篇
  2008年   290篇
  2007年   330篇
  2006年   275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1.
抗震设计反应谱的标定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震设计反应谱是结构抗震设计的主要依据,设计反应谱的标定是确定地震动输入的重要环节。文中详细地总结了设计反应谱标定的基本原理和几种常用的设计反应谱标定方法,介绍了我国建筑抗震设计反应谱参数的确定方法和统一抗震设计反应谱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对不同设计反应谱标定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述;提出抗震设计反应谱标定方法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12.
Based on raw data from dams damaged in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including many that were severely damaged, characteristics and factors that influenced the damage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Findings from this study include: severely damaged dams were densely distributed along the seismologic fault; small dams, especially small earth-rock dams, had the most serious damage that was caused by a variety of factors; the most serious damage was caused by seismic waves; damage was aggregated by aftershocks; and the extent of the damage patterns increased with the seismic intensity. Damage patterns varied in different intensity zones and cracking was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damage. Most of the dams had a good base with relatively high bearing capacity, and the walls of the earth-rock dams were mostly of clay soil. This type of base and body material mitigated some of the damage to dams. Reservoir maintenance and other factors also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seismic safety of the dam. Finally, some recommendations to reduce seismic damage to dams a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913.
重庆市伏旱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61—2008年重庆34个台站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主成分分析、旋转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重庆伏旱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重庆中西部是伏旱高频区,约10年7遇,且多重伏旱。重庆伏旱的第1载荷向量场表明重庆伏旱变化具有很好的整体一致性。重庆伏旱空间异常可分为4个区,即西部区、东北部区、东南部区和中部区。西部伏旱在1960—1970年代最强,东北部伏旱在90年代最强,其次是70年代,中部伏旱在70年代最强,其次是2000年以后,东南部伏旱的年代际变化趋势不明显,且伏旱整体较轻。  相似文献   
914.
海南夏季雷暴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海南18个市县雷暴资料、海南地形高度资料、海南日最高气温资料、海口和三亚2个测站日辐射观测资料和海南中尺度乡镇自动站逐时风资料等,研究海南夏季雷暴时空分布特征及可能原因.结果表明:海南大部分地区夏季雷暴主要发生在白天,集中发生在午后,只有以三亚为代表的南部地区表现出雷暴主要发生在夜间,与其余地区相反.研究认为这种差...  相似文献   
915.
气象条件对滇池水华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使用MODIS卫星资料,利用假彩色合成法和归一化植被指数法对滇池蓝藻水华进行监测,得到滇池水华的分布特征是:初现于5月,7月最盛,5—10月均有分布,盛时滇池水华分布区域直至南部海口一线。滇池水华分布总体北部最多,湖岸高于中心湖区,西岸高于东岸和南岸。在营养盐条件满足的条件下,高温对水华有促进作用,但不是决定因素。充足的日照是水华形成的必要条件。降水通过改变水温及日照对水华有抑制作用。小风(小于3 m/s)利于水华形成,大风对水华尤其是稀薄水华分布影响较大。气象条件通过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对水华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16.
利用1990—2008年常规观测资料和850 hPa、500 hPa高空资料,分析了闽西北冰雹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有利于产生冰雹的天气型。结果表明,闽西北是福建省冰雹多发区,近年来降雹呈明显减少趋势;月变化呈现一大明显单峰(4月)和两小双峰(7月、11月)现象,主要发生时次在14:00—20:00;连续降雹日数以孤立日为主,每次降雹以1~2站次较为多见;11至翌年5月,有利于产生冰雹的天气型(850 hPa)为暖切适中型、低涡冷切适中型,冷切适中型和低槽偏东型;冷切偏西和暖切偏北型降雹发生概率较适中型低,较偏南型高;74.1%的雹日伴有低空西南急流,并以急流适中和偏北型居多;大于等于3站次降雹的主导天气形势为暖切适中型、低涡冷切适中型,81.5%伴有低空西南急流;6—9月有利于产生冰雹的天气型(500 hPa)为副热带高压边缘型和副热带小高压型,发生较大范围冰雹的可能性小。  相似文献   
917.
复杂地表边界元-体积元波动方程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复杂近地表引起来自深部构造的地震反射信号振幅和相位的异常变化,是影响复杂近地表地区地震资料品质的主要原因.本文采用边界元-体积元方法,通过求解含复杂地表的波动积分方程,来模拟地震波在复杂近地表构造中的传播.其中,边界元法模拟地形起伏和表层地质结构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体积元法模拟起伏地表下非均质低降速层的影响.与其他数值...  相似文献   
918.
胶东焦家特大型金矿床深、浅部矿体特征对比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焦家特大型金矿床由以往提交的焦家金矿床、马塘金矿床、寺庄金矿床和近年来发现的寺庄深部金矿床、马塘深部金矿床、焦家深部金矿床组成,金资源储量大于600吨.该矿床由4个矿体群组成,深部矿体有306个.深部Ⅰ-1号、Ⅱ-1号和Ⅰ-12号主矿体相互平行且在水平投影图上部分叠合,深部Ⅰ-12号、Ⅰ号主矿体与浅部Ⅰ号、1号主矿体相...  相似文献   
919.
胜坨地区沙四上亚段物源体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物源问题的研究对于了解和确定研究区有利沉积相带及储集砂体的分布、寻找有利油气储集层具有重要意义。胜坨地区沙四上勘探程度相对较低,前人关于目的层段的物源体系的研究成果很少。为了进一步查清研究区沙四上沉积时期砂体成因和物源方向,更好地预测砂体的分布,本文综合运用地震、测井、地球化学等资料,采用古地貌分析法、沉积砂体岩屑类型对比法、砂岩百分含量法和沉积物特征元素等方法探讨了胜坨地区沙四上亚段砂体的物源方向,并结合特征元素物源指数判别公式对沙四上亚段物源体系实现了定量评价。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沙四上亚段具有多物源体系特征,除了直接来自于胜北断层和坨94断层上升盘的物源外,还有沿着胜北断层与坨94断层转换带处的物源体系。  相似文献   
920.
潘广灿  张金来  郜松杰 《探矿工程》2011,38(11):68-70,82
利用不同地层情况的计算实例,分别采用抗剪强度指标厚度加权平均法和附加应力面积法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计算,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对不同的计算方法的理论原理进行了剖析,提出利用附加应力系数法计算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的结论。同时提出抗剪强度指标应采用不固结不排水剪指标,当持力层为粉土时应对其抗剪强度指标进行75%的折减的方法和建议。为合理利用抗剪强度指标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