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3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373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74篇
地球物理   414篇
地质学   715篇
海洋学   24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12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利用大地电磁探测方法在宁南弧形构造带内蒙古乱井—甘肃大沟段进行了中上地壳电性结构特征研究,通过二维反演获得了研究区的电性结构模型,模型清楚揭示出了该区典型的电性结构特征:(1)中上地壳电性结构整体表现为"碎块状"的构造特征,其中走廊构造带总体表现为相对低阻,北祁连碰撞造山带总体表现为相对高阻;(2)海原地震震源区的震源断裂所反映的低阻带构造样式既不像走滑断裂那样陡峭,也不像逆冲断裂那样平缓,而是兼具走滑与逆冲断裂带的双重特征;(3)研究区壳内低阻层呈现不连续分布,总体表现为南深北浅的构造样式,一般都终止于高阻地块边缘或与逆冲推覆构造的滑脱面相交汇处;(4)清水河裂褶带内发育的高阻地块可能为晚古生代或早中生代发育在元古宙基底上的古隆起,为该区燕山期构造运动提供了深部大地电磁资料证据。  相似文献   
142.
考虑桩-土体系渐进破坏的单桩承载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春金  张乾青  梁发云 《岩土力学》2014,35(4):1131-1140
针对目前桩基承载特性确定时未考虑桩-土体系渐进变形过程的现状,采用现场试验和理论分析等手段对考虑桩-土体系渐进破坏的单桩承载特性展开研究。首先,利用现场试验数据对侧阻和端阻的软化特性展开深入探讨,提出了侧阻和端阻软化模型,明确了模型中各参数取值方法,并验证了其合理性。同时,根据提出的侧阻和端阻软化模型,建立了一种可考虑桩-土体系渐进破坏的单桩承载特性的迭代算法。算例分析表明,计算获得的破坏性单桩承载特性与实测值有较好的一致性,且可反映侧阻和端阻的破坏特性。实际工程中,结合单桩承载特性分析算法,可根据单桩的实际受力特点灵活选用不同形式的侧阻和端阻荷载传递函数来分析不同桩顶荷载水平下的单桩受力特性。  相似文献   
143.
豫陕鄂交界区县域综合发展水平测度及障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许红  王永生  刘释疑 《地理科学》2022,42(10):1757-1766
以豫陕鄂交界区为研究对象,测度2000—2017年豫陕鄂交界区县域的综合发展水平,探析其空间分异特征、演化趋势和障碍因素。结果表明:① 2000—2017年,豫陕鄂交界区县域综合发展水平逐步提升,年均增速为6.08%,县域间发展的空间差异逐渐增大;② 县域综合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正相关性,热点显著区呈现由东南部向西南部再向东南部迁移变化特征,冷点显著区在2005年前主要分布在安康市和商洛市,之后主要聚集在南阳市;③ 人文和经济要素为中度和中高障碍水平,资源和环境要素为极低和低障碍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障碍因子在不同县域空间阻力的分异特征更加显著。④ 豫陕鄂交界区县域发展空间阻力模式可划分为3种类型,其中人文资源要素制约型是主要的空间阻力模式。最后,基于不同空间阻力模式特征解析,提出了分区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4.
从“水-能源-粮食”3个维度对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系统服务进行评价,利用珞珈一号夜光数据修正生态阻力面,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并优化湾区的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1)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源地总面积为9 626.1 km2,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部和西部的山地、丘陵地区,对应位于江门市、惠州市中部和肇庆市;2)生态廊道共计38条,总长度为2 023.09 km,其中最短为11.76 km,最长为304.99 km,集中于植被覆盖较好的山地丘陵地区,中部无廊道分布;3)生态源地辐射区面积为28 929.5 km2,达到湾区总面积的51.88%,若要实现60%的覆盖率,则需要至少新增生态源地辐射面积4 524.856 km2;4)为了更好地优化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安全格局,提出在惠州市北部和南部新增两处生态源地辐射区,并构建以“一带、一轴、四组团”为核心的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145.
Annual fluxes of canopy‐level heat, water vapour and carbon dioxide were measured using eddy covariance both above the aspen overstory (Populus tremuloides Michx.) and hazelnut understory (Corylus cornuta Marsh.) of a boreal aspen forest (53·629 °N 106·200 °W). Partitioning of the fluxes between overstory and understory components allowed the calculation of canopy conductance to water vapour for both species. On a seasonal basis, the canopy conductance of the aspen accounted for 70% of the surface conductance, with the latter a strong function of the forest's leaf area index. On a half‐hour basis, the canopy conductance of both species decreased non‐linearly as the leaf‐surface saturation deficits increased, and was best parameterized and showed similar sensitivities to a modified form of the Ball–Berry–Woodrow index, where relative humidity was replaced with the reciprocal of the saturation deficit. The negative feedback between the forest evaporation and the saturation deficit in the convective boundary layer varied from weak when the forest was at full leaf to strong when the forest was developing or loosing leaves. The coupling between the air at the leaf surface and the convective boundary layer also varied seasonally, with coupling decreasing with increasing leaf area. Compared with coniferous boreal forests, the seasonal changes in leaf area had a unique impact on vegetation–atmosphere interactions. Copyright © 200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46.
蒸发的阻抗模型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发祖 《地理研究》1991,10(2):1-10
蒸发的阻抗模型,从简单的单层模型到复杂的多层模型,应用日益广泛。目前文献中流行一种看法:单层阻抗模型没有牢固的物理基础,但简单易行;而多层模型才具备可靠的物理基础,不过缺乏实际应用价值。本文对此作了讨论,认为两种模型均有较好的物理基础,但各有自己最适合的应用范围,且两者又都具有共同的难点。  相似文献   
147.
Through laboratory experiments conducted in a grass‐lined flume, the hydraulic resistance of grass is measured and quantified. For the grass examined, it is found that Manning's n value is greater than those recommended in well‐established texts such as Chow (1959. Open Channel Flow. McGraw‐Hill: Singapore), relatively lower than those predicted by nUR methods, but corresponds well with the value found from calibration studies of two‐ and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s. The assumption of a uniform Manning's n value with flow depth, which is often made in numerical modelling, may be invalid depending on the relative submergence of the vegetation. Drag coefficients are evaluated for a method applicable to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s. Further detaile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se approaches within a numerical modelling framework is now recommended. Copyright © 200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48.
149.
裴强  郭航  丁彧 《地震研究》2022,45(1):26-35
结构的连续性倒塌一直是土木工程领域关注的焦点,现阶段各个国家关于连续倒塌的规范在设计方法以及具体规定上均有所差异。回顾了抗连续倒塌研究的发展历史,梳理了国内外抗连续倒塌设计规范中的不同规定,对国内外抗连续倒塌规范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比较了各国规范安全等级划分方式以及验算时荷载组合的异同,并对破坏发生范围的界定做了详细对比,为将来形成统一的规范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0.
为有效增强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提高建筑抗震水平,对JGN型耐高温建筑结构胶抗震加固性能展开研究。将高活性酚醛胺(T-31)作为主固化剂、聚酰胺树脂(PA)为辅助固化剂,结合气相白炭黑、超细石英砂、石棉纤维、纳米材料、环氧树脂等材料,制备JGN型耐高温建筑结构胶。在高温环境下,使用万能试验机分析不同配比条件对结构胶抗震加固性能的影响。测试主要以拉伸强度、压缩强度以及压缩弹性模量为指标。测试结果表明:当固化剂质量比为45∶15、气相白炭黑掺量为4.5%、超细石英砂掺量为10%、石棉纤维掺量为10.5%、纳米SiO2掺量为3.5%、纳米CaCO3掺量为2.5%时,JGN型耐高温建筑结构胶的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更大,压缩弹性模量得到优化,结构胶的抗震加固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