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2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59篇
测绘学   94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120篇
地质学   468篇
海洋学   70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6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水-气平衡法被广泛地应用于海水CO2分压(partial pressure,pCO2)的测定。该方法采用水-气平衡器,使海水与平衡器上部顶空中的空气进行CO2交换,达到平衡后测定该顶空空气中CO2的浓度,再换算成海水pCO2。水-气平衡器是海水pCO2测量仪器的关键部件,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所获得的pCO2数据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本文介绍了水-气平衡器的平衡原理、平衡器时间常数的测量方法及影响因素,归纳了现有的4种用于海水pCO2测量的水-气平衡器即喷淋式、鼓泡式、层流式及混合式平衡器的结构与特点,着重介绍了两种新型的水-气平衡器即基于射流器的鼓泡式平衡器和基于球形降膜的层流式平衡器,比较了不同水-气平衡器的尺寸、运行参数及时间常数,分析了设计和应用水-气平衡器时需考虑的因素。本文可为使用水-气平衡器测定海水pCO2的技术人员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82.
冈底斯岩浆弧东段沉积岩的早新生代变质作用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南部冈底斯岩浆弧形成于中生代以来新特提斯洋俯冲和新生代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过程中。岩浆弧东部出露的中—新生代变质岩是研究大陆地壳组成、生长和再造的理想窗口。本文选择早新生代的变质沉积岩——石榴子石矽线石云母片岩和石榴子石黑云母片麻岩进行了岩石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石榴子石矽线石云母片岩由石榴子石、黑云母、白云母、斜长石、钾长石、矽线石、石英和金红石组成,峰期变质条件为730~750℃和0.78~0.81GPa。片岩和片麻岩中的锆石由继承的碎屑核和变质边组成,变质边给出的~(206)Pb/~(238) U年龄为51~72Ma,继承碎屑核给出的~(206) Pb/~(238) U(或~(207) Pb/~(206) Pb)年龄在314~3286 Ma之间,并具有340Ma、550Ma、1100~1200Ma、1500~1600Ma和1800Ma年龄峰值,表明这些变质岩的原岩可能形成于晚石炭世。本文研究表明,冈底斯弧东段的古生代沉积岩在早新生代的碰撞造山过程中被埋藏到约25km深的中-下地壳,经历了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和部分熔融,由此导致了岩浆弧中-下地壳组成和同碰撞岩浆岩化学成分的变化。  相似文献   
883.
富碱斑岩中超镁铁深源包体岩石的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云南省鹤庆县六合乡富碱斑岩体中的超镁铁深源岩石包体,对于研究富碱斑岩岩浆的起源和演化及其成岩成矿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在对深源包体岩石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后,发现该深源包体具有原始上地幔岩在地幔条件下受到一定程度富集地幔流体交代作用改造的特征,具有富集地幔的低程度部分熔融属性,为富碱斑岩的成岩成矿作用提供了重要的元素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884.
鄂尔多斯、沁水盆地晚新生代隆升-剥蚀历史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鄂尔多斯、沁水盆地的裂变径迹资料显示晚新生代以来鄂尔多斯、沁水盆地经历了两次隆升过程 ,分别发生于 2 7~ 2 0Ma间和 8Ma以来。隆升造成沁水盆地一带约 4.2 km的剥蚀量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约 3.7km的剥蚀量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约2 .2 km的剥蚀量。  相似文献   
885.
Foliated (garnet-bearing) (FGB) granites are associated closely with and are usually the major wall rocks of the high-pressure (HP) and ultrahigh-pressure (UHP) metamorphic rocks in the Tongbai-Dabie region, the mid segment of the Qinling-Dabie-Sulu orogenic belt in central China. These granites appear either as small plutons or as veins, which commonly intrude into or surround the HP and UHP metamorphic eclogites or gneisses. The veins of FGB granites usually penetrate into the retrograded eclogites or gneisses along the foliations. Condensation rims can occasionally be found along the margins of granite veins. These granites are rich in Si and alkali with high Ga/Al ratios, and depleted in Ca, Mg, Al, Ti, Sc, V, Ni, Co, Cr and Sr, which are similar to A-type granites. In a chondrite normalized diagram, the samples are light rare earth elements enriched with different extent of negative Eu anomaly. Moreover, Rb, Nb, Ta, Sr, P and Ti show different degrees of negative anomalies, whereas Ba, K, La, Zr and Hf show positive anomalies in the primitive mantle normalized diagram. Negative anomalies of Eu and Sr indicate strong influence of plagioclase. In conventional discrimination diagrams, these FGB granites belong to the A-type granite, with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ffinitive to post-collisional granites. The εNd (230 Ma) values (−15.80 to −2.52) and T DM values (1.02–2.07 Ga) suggest that magma for the FGB granites were derived from a heterogeneous crustal source. Therefore, the FGB granites may provide clues for deciphering the formation of post-collisional granites.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magma of the FGB granites both in the HP and UHP units was formed in an extensional tectonic setting slightly post-dating the HP and UHP metamorphism, most likely as a result of decompressional partial melting of UHP retrograded eclogites during exhumation.  相似文献   
886.
马达加斯加北部地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植被稀疏、矿产资源丰富,利用遥感技术提取矿化蚀变信息具有独特的优势和较好的效果。为了对BINARA地区铬铁矿进行遥感找矿预测,文章首先利用Landsat 8遥感数据2、4、5、6波段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研究区内基性-超基性岩信息;然后基于实测高光谱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Fe含量定量反演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Hyperion高光谱遥感数据进行计算,提取研究区内Fe含量异常信息;最后根据综合遥感异常信息以及野外调查验证结果,确定研究区内的Fe含量为一级异常的区域作为预测区。  相似文献   
887.
偏最小二乘法回归 (PLS)研究酸性森林土壤中铝的释放过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集了华南和西南酸性森林小流域中的土壤和土壤水并分析其化学组成,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回归(PLS)研究了土壤中铝的释放过程,以综合评价各种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连续3年(2000~2002)的现场监测数据表明,尽管土壤水中铝的浓度存在显著差异,但铝的形态分布在各流域之间基本相似。大多数土壤水中单体铝(Ala)主要以无机态(Ali)存在,有机铝(Alo)一般不足10%。在pH3.6~5.6范围内,土壤水中Al3 活度(pAl)与土壤水pH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1),上层和下层土壤中pH-pAl拟合直线的斜率分别为1.28和2.00,明显偏离三水铝石(gibbsite)的溶解平衡模式。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显示,上层和下层土壤中铝具有不同的来源和主导影响因素。上层土壤中,铝主要来源于有机键合铝(Alorg),土壤水离子强度(I)是造成铝浓度差异的主导因素。与此同时,铝的释放过程明显受到离子交换反应的影响。下层土壤中,铝近乎全部来源于无机键合铝(Alinorg),土壤水H 浓度成为影响铝释放过程的最主要因素。与上层土壤相比,离子交换对土壤铝释放过程影响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888.
金川镍矿含矿岩体的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采自金川镍矿I矿区露天矿的第二期侵入岩体中。样品的稀土元素、微量元素进行全岩等离子质谱(ICP-MS)测定发现第二期侵入的岩体具有明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和无明显铕异常的特征,是上地幔低比例平衡部分熔融和分离结晶共同作用的产物。岩体中镍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铁矿成条带状出现,表明其形成时低氧逸度的成岩环境。  相似文献   
889.
内蒙古阿巴嘎旗地区新生代玄武岩基本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内蒙古阿巴嘎旗及其以北地区新生代玄武岩是更新世中心式火山活动产生的大陆溢流玄武岩,该区玄武岩以高碱、富钛、贫铝为特征,属于钠质碱性玄武岩系列.源区是软流圈上地幔,玄武岩是部分熔融和分离结晶两种作用的结果.地幔橄榄岩部分熔融产生玄武质岩浆,部分原始地幔岩浆未经变异沿构造通道直接喷出地表形成碧玄岩、碱性橄榄玄武岩;部分原始地幔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因停顿,原始地幔岩浆发生橄榄石分离结晶作用,部分橄榄石从岩浆中析出,最终岩浆喷出地表形成橄榄拉斑玄武岩.研究该区新生代玄武岩基本特征,探讨岩浆起源和岩石产生的构造环境对认识该区岩石圈地幔和软流圈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90.
山西临县紫金山碱性环状杂岩体岩石学特征与成因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黄锦江 《现代地质》1991,5(1):24-40
本文在对山西临县紫金山碱性环状杂岩体区域地质、岩石学、岩石化学、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以及锶同位素和氧同位察地球化学等特征详细研究的基础上,论证了岩体是同源的,且源自富P,K,Ti,Sr,Ba,CO2和IREE而贫镁的受交代的上地幔,是交代地幔五次批式部分熔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