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3篇
  免费   268篇
  国内免费   618篇
测绘学   120篇
大气科学   291篇
地球物理   226篇
地质学   477篇
海洋学   1271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167篇
自然地理   11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辽河(岩)群在辽宁省为十分重要的地层,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还存在诸多有争议的问题,变形期次就是其中重要问题之一.辽河(岩)群中最主要的构造形迹就是东西向展布的区域上透入性面理,它是纵向置换作用形成的,在微观上残留了较多置换过程的痕迹.从辽河(岩)群的的原岩建造来看,它至少经历了类似"大西洋阶段"和"太平洋阶段",不会是夭亡的裂谷.通过全方位构造解析认为,洋盆闭合挤压造山过程是一个漫长的递进变形过程,在这一漫长的递进变形过程中形成的所有构造形迹皆属同一期构造,即辽河(岩)群可归纳为一期构造.  相似文献   
902.
混合海气耦合模式中的ENSO循环及其形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无异常外强迫的情况下, 将混合海气耦合模式进行了45年的模拟积分.结果表明:模式能较好地再现类似ENSO循环的热带太平洋海洋、大气的年际振荡, 模式ENSO循环的主周期为4~5年; 探讨了ENSO循环的负反馈机制, 指出:暖态的消亡与El Niño发展过程中太平洋东部不断增强的东风异常所产生的冷水上翻的加强以及纬向向西的冷平流有关; 冷态的消亡主要由赤道波的时滞效应所致.  相似文献   
903.
The Clarion-Clipperton Zone (CCZ) hosts one of the largest known oceanic nodule fields worldwide and is regula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Seabed Authority. A baseline assessment of 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s is essential for reliable predictions of disturbed ecosystem response scenarios for sustained commercial activities in the future.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spatial patterns and diversity of phytoplankton communities were analyzed along with upper ocean biogeochemistry, in the licensed China Ocean Mineral Resources R&D Association (COMRA) contract area and the surrounding western CCZ between August 21 and October 8, 2017. Results indicated this was a typical low-nutrient low-chlorophyll a (Chl a) environment, characterized by low levels of phytoplankton abundance and diversity. In total 112 species belonging to 4 phyla were recorded (>10 μm), with species counts including 82 diatoms, 27 dinoflagellates, 1 cyanobacteria and 2 chrysophyte. Dominant taxa in successive order of descending abundance and occurrence included Nizschia marina, Cyclotella stylorum, Dactyliosolen mediterraneus, Rhizosolenia setigera, Pseudo-nitzschia delicatissima, Thalassiothrix frauenfeldii, Synedra sp., Chaetoceros simplex and Pseudo-nitzschia circumpora. The depth-averaged abundance and Chl a concentrations were (265±233) cells/L and (0.27±0.30) μg/L, respectively. Diatoms accounted for 90.94% of the community with (241±223) cells/L, while dinoflagellates accounted for 5.67% and (15±13) cells/L.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exhibited the same trend as abundance, Chl a and species richness, showing subsurface maximum levels at around 100 m, with stations near 10°N having higher levels than in the north. Cluster analysis was performed in two assemblages, relating to geographic locations to the south and north of 12°N. The subsurface maximum of abundance, Chl a, species richness, dissolved oxygen and nitrite were generally corresponding to the presence of high salinity North Pacific Central Water at depths of 50?120 m. Higher availability of nitrate, phosphate and silicic acid in the subsurface may account for the shift in phytoplankton distribution, as shown by redundancy correspondence and spearman correlation analysis. Diel variation in an anchor station demonstrated prominent species succession withou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oceanographic variables, among which diatoms succession resulted from the light limitation, while dinoflagellate diel variation mainly related to lateral transport of water masses. The observed patchiness in spatial phytoplankton distributional patterns was attributed to upper ocean environmental gradients in the CCZ. The baseline generated in this study could be analyzed using current conservation strategy programs associated with deep-sea mining.  相似文献   
904.
浮游植物拖网是海洋浮游植物调查的重要工具,不同网具可以导致不同的调查结果。为研究两种孔径网具对大洋浮游植物调查的影响,于2015年4~5月在西南印度洋分别用筛绢孔径为20和77 μm的两种浮游生物网在多个站位进行浮游植物采样。对采集的样品进行浮游植物鉴定,分析比较了两者浮游植物的物种数、细胞丰度、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种。结果表明,在相同采样站位,筛绢孔径为20 μm网采样品鉴定得到的平均物种数、平均细胞丰度和平均物种丰富度分别是筛绢孔径为77 μm网采样品的2.7、17和2倍,呈显著差异。但两种网采样品的平均多样性指数和平均均匀度指数都无显著差异。此外,筛绢孔径为20 μm网采样品中有9种优势种,而筛绢孔径为77 μm网采样品中有11种优势种,其中共同的优势种有6种。以上结果说明在寡营养海域使用20 μm孔径的网具可以获得更为全面的浮游植物信息。  相似文献   
905.
本文讨论海水质量守恒改正和等潮图的差异对计算负荷效应的影响,并研制海潮主要分波的球谐模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按Schwiderski全球1°×1°等潮数据计算中国大陆的海潮负荷效应时,须用我国更精细的近海潮汐资料对其进行修正,同时还应该进行海水质量守恒改正。用褶积和级数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倾斜海潮负荷潮的精度为0.04ms。  相似文献   
906.
讨论了西太平洋俯冲带的分布及特征、西太平洋Wadati-Benioff带的形态及俯冲带上的应力状态及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总结了地震层析成像结果;计算了俯冲板块在地幔中引起的P波速度异常,提出了俯冲板块与660km间断面相互作用的4种可能;研究了俯冲板块物理性质的变化、俯冲板块产生的负浮力及其影响因素;提出需要开展俯冲带对东亚大陆构造运动和演化的影响、俯冲带相互关系及演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907.
吴越楚  杨挺 《地震学报》2023,65(3):568-578
基于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噪声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可以通过水平到垂直分量的传递函数去除垂直分量的倾斜噪声。本文以2019—2020年磐鲲海底地震仪南海测试的数据为例,描述了该方法的原理和过程,并对比了去除倾斜噪声前后的地震波形以及瑞雷波的频散特征。结果表明:倾斜噪声的去除明显提高了海底地震仪的低频段地震波形的信噪比,使得地震面波更有利于海洋岩石圈深部结构成像;此外,尽管磐鲲海底地震仪的调平系统使地震计的倾角(1.0°)远小于其容倾角(2.5°),在底流作用下,海底地震仪还是产生了明显的倾斜噪声。因此,地震仪调平系统的性能对海底地震仪的数据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8.
海底碳封存是解决全球温室效应,提高碳汇的重要手段. 然而,海底碳封存会存在碳泄漏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对碳储层结构和海底碳泄漏进行监测. 其中,一种有效的监测手段是海底地震仪(OBS)多波多分量地震探测. 本文介绍了使用OBS探测技术对储层结构和海底地壳内流体的探测实例:主要包括二维、三维台阵OBS试验,使用的方法为走时反演、各向异性分析以及微地震方法. 使用OBS进行多波多分量地震探测有范围广、深度大、信噪比高、大偏移距的优点. 然而,目前二维和三维OBS探测建立的碳储层和碳泄漏模型分辨率还有待提高,可以通过使用密集台阵的方式来提高观测精度,或布设更优化的台阵来获得最佳分辨率. 随着碳中和目标的不断临近,各国碳封存的需求迫在眉睫. 因此,尽快发展OBS海底碳泄漏监测技术,保证碳封存方案的实施是尤为必要的.  相似文献   
909.
末次冰期以来南海南部千年尺度的古海洋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对南海南部MD05-2896柱状样22.8kaBP以来的深海沉积物进行了浮游有孔虫和颗石藻化石定量分析。通过转换函数、特定有孔虫属种含量及比值和颗石藻Florisphaera profunda百分含量等探讨了南海南部海水表层温度、上部水体结构、初级生产力以及碳酸盐溶解作用等变化趋势和周期性。结果表明:18kaBP以前及10kaBP以来,海水表层温度较高,碳酸盐溶解作用较强,温跃层营养跃层较深,初级生产力较低。18~10kaBP冰期时,海水表层温度最低,碳酸盐溶解作用变弱,营养跃层和温跃层变浅,初级生产力较高。频谱分析结果显示,22.8kaBP以来的气候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以类D/O事件的千年尺度周期为主,其中最主要的周期为1500年。  相似文献   
910.
1873年7月,法国传教士在上海徐家汇建成一座天文台。1904年1月22日,天文台开始地震观测,接着又陆续编辑出版地震观测报告、地震观测年报、地震记录等专集刊物。华人神父黄伯禄时任江南教区主教秘书,他应天文台测震主管之请,于1906—1909年间,编成中文《地震稿》8册;后又将其翻译成法文《中国重大地震目录》两卷,第1卷于1909年11月出版,第2卷于1913年10月出版,出版者同为徐家汇土山湾印书馆。这是中国学者编辑的第一部地理地震专著,第1卷列出了19个省所辖府、州、厅、县的地震年表;第2卷列出了按公历日期顺序编排的全国地震年表,并附有一幅全国地震城市分布图和139幅受震地点分布图以及一篇研究中国地震活动周期的学术论文。《中国重大地震目录》对翁文灏博士的地震研究多有启发,后来翁博士又选派李善邦到徐家汇天文台学习测震技术,李善邦学成归来,主持了北平鹫峰地震台。称上海徐家汇为中国近代地震科学的发源地,名正言顺,名副其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