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5篇
  免费   751篇
  国内免费   881篇
测绘学   148篇
大气科学   516篇
地球物理   1160篇
地质学   1504篇
海洋学   922篇
天文学   42篇
综合类   377篇
自然地理   47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201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257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252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205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233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rmDUCnONInthecultUreofbenthicdiatomsasfeedforabalone,itisnecesoptoaddsomnu-trientssuchasnitIngen,Phosphorus,ironandsilicontotheSeawatermwhum.Thecom-monraioofthenutrientswas(lO-25):(l-2.5):o.l:l(mg/L)(Chenetal.,1977).Anstinetal-(l99o)rePOrtedthatheratioofnibogenandphosphorusinfluencedthebio-massdensityofthePeriphyton,whichInainlyconsistedOfbenthicdiatomPOPulations.However,theirrestiltswerenotbasedonmonoalgalwwh,andtherewerenodetallsonthereasonableratioofthesenutrientsintheirreports-Ther…  相似文献   
992.
INTR0DUCnONErhailake,thesecondlargestlakeintheYUnnanPlateauinS0uthWstChina,islo-catedinDaliDefecthe25035'to25"58'N,looo05't0l(X)o07'E(Fig.l)-The40kInlong3-9kInwidelakeisnaInedafteritsearlikeshape.ItsbasicchimteristicsaregiveninTablel.EtheibeeisampicalriftlakeintheDalibasinwhichdeveloPedalongtheYuaniangHongheThewestsideofthebasinisformedbytheDiancangMountainwhichconsists0frock(PrecaInbrianschistandgneissandMiocenemetaInrphiclimestone).TheseisndcallystillactivemoUntainrangrisab0ut…  相似文献   
993.
Scrippsiella trochoidea (Stein) Loeblich III was grown in a nitrogen-or phosphorus-limited batch culture system in laboratory. Growth rates and cellular Chl-a were measured as functions of nitrate and phosphate concentrations. Growth rates were hyperbolic with both nitrate and phosphate concentration and fit the Monod equation. The minimum cell quota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and then the optimum N∶P ratio ofS. trochoidea were estimated in this study. Measurement of phosphate concentration in Jiaozhou Bay suggest that phosphorus is the limiting factor ofS. trochoidea growth. Contribution No. 3679 from the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roject 39790110 supported by NSFC, the study aslo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Climbing Project B (PDBG-7-2) and partly supported by an MF grant from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994.
温度对管角螺Hemifusus tuba(Gelin)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5个温度梯度(14、19、24、29、34℃),海水盐度为32,研究温度和规格对管角螺Hemifusustuba(Gelin)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4~29℃范围内,管角螺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29℃时达到最大值;14~34℃范围内,排氨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相同温度下,耗氧率和排氨率随单位软体部干重的增加而下降,管角螺软体部干重(W)与单位体重耗氧率(OR)、排氨率(NR)之间的关系分别符合幂函数方程OR=aW-b、NR=cW-d,W与OR、NR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95.
杨蓉华  李佳佳  贺新光 《热带地理》2022,42(12):2098-2109
基于长江流域148个气象站1980—2017年的蒸发皿观测数据,将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和模糊C均值聚类(FCM)相结合,对流域蒸发皿蒸发量(PE)进行分区,然后运用Modified Mann-Kendall检验和多元逐步回归等方法,分析各子区域PE的变化特征并识别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 REOF的前4个空间模态显示流域PE存在5个主要的异常敏感区,基于这4个空间模态,流域PE在空间上可划分为9个子区域。2)在年尺度上,各区PE呈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其中中部盆地区上升速率最大(111.28 mm/10 a),西部高原区上升速率最小(12.5 mm/10 a);而在季节尺度上,秋、冬季流域PE呈显著上升趋势,春、夏季PE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部分地区PE为下降趋势。3)影响PE变化的主要因子因地而异,但大多子区域的PE变化与平均气温和饱和水汽压差的变化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96.
本文主要利用珞珈一号夜间灯光数据和高分遥感影像数据,提出了一种对研究区按建成区高层区、建成区低层区和非建成区住房进行空置率分区块估算的方法,采用夜晚实地记录的方法对估算结果进行精度检验,并通过LISA聚集图分析其空间聚集情况.表明结果:①研究区整体住房空置率为17.88%,均方根误差为0.14,其中非建成区的住房空置率...  相似文献   
997.
青藏高原东缘活动构造   总被引:74,自引:0,他引:74  
青藏高原东缘由岷山断块和龙门山构造带构成。以活动构造地貌学为主线,在解析该地区主干断裂晚第四纪以来活动的地质地貌表现的基础上,对一批断裂运动学和史前强震活动的定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岷山断块中,虎牙断裂的平均左旋滑动速率为1.4 mm/a,垂直滑动速率为0.3 mm/a。岷江断裂的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介于0.37 mm/a~0.53 mm/a之间,左旋位错量与垂直位错量大致相当;在龙门山构造带中,茂汶-汶川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和彭县-灌县断裂的平均垂直滑动速率均在1 mm/a左右,且几条主干断裂的右旋位错量与垂直位错量相当。结合震源机制解结果和GPS测量资料,建立晚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东缘向南东方向逸出的构造变形模式。  相似文献   
998.
波浪破碎过程产生的湍流动量和能量垂向输运对于加快海洋上混合层中垂向混合具有显著效果.采用二维实验室水槽中对波浪破碎过程进行模拟.对采集的波浪振幅时间序列采用希尔伯特变换定位破碎波位置,波浪的破碎率随有效波高的增加而增大,波浪谱分析得到的波浪基本周期与有效周期结果相似.实验中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article ima...  相似文献   
999.
介绍了基于SEED波形文件运行率计算的技术和实现方法,介绍了SEED文件中标识时间的特殊掩码、时间片的具体格式和程序的实现,并给出了与其相关的部分源代码.  相似文献   
1000.
全新世长江泥沙堆积的时空分布及通量估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长江中下游、河口及口外、浙-闽沿岸陆架6个主要沉积盆地的40个晚第四纪钻孔及其年代学数据和长江口外、陆架的浅地层剖面,计算了全新世不同阶段各沉积盆地的沉积速率,并进行了近7 000年来泥沙堆积通量的估算。研究发现全新世早期距今10 000年至8 000年间长江口下切古河谷是长江泥沙的主要堆积中心,沉积速率可高达15m/ka。随着海平面上升,全新世中期长江中下游也成为长江泥沙的重要沉积盆地,其中江汉盆地的沉积速率可达10m/ka。近2 000年来,口外、陆架的堆积呈明显增加趋势,反映长江中下游盆地和河口可容空间日益减小。根据沉积速率估算,距今7 000年来长江中下游堆积泥沙约13 074×108 t,同期水下三角洲和陆架的泥沙堆积量约为9 470×108 t。研究还发现全新世以来有两个异常低沉积速率时期:距今8000-7 000年期间上述各沉积盆地沉积速率均显著低,未见长江泥沙的沉积中心; 距今4 000-2 000 年期间长江口呈现低沉积速率。 这两次异常的原因推测与海平面、气候波动事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