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19篇
  免费   2374篇
  国内免费   4713篇
测绘学   251篇
大气科学   2777篇
地球物理   2121篇
地质学   7071篇
海洋学   2882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948篇
自然地理   3834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190篇
  2022年   606篇
  2021年   551篇
  2020年   638篇
  2019年   773篇
  2018年   646篇
  2017年   607篇
  2016年   638篇
  2015年   672篇
  2014年   906篇
  2013年   826篇
  2012年   931篇
  2011年   927篇
  2010年   664篇
  2009年   866篇
  2008年   824篇
  2007年   892篇
  2006年   931篇
  2005年   821篇
  2004年   818篇
  2003年   723篇
  2002年   643篇
  2001年   538篇
  2000年   533篇
  1999年   486篇
  1998年   369篇
  1997年   367篇
  1996年   296篇
  1995年   255篇
  1994年   239篇
  1993年   176篇
  1992年   147篇
  1991年   109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4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152.
南海北缘东部盆地油气资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南海北缘东部的珠江口盆地及台西南盆地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油气资源,根据区域构造背景、盆地发育分布的特点及中、新生代的油气地质条件,结合含油气构造、油气田、油气井的分布规律,利用油气资源评价的理论、方法,对区内的油气资源进行了综合研究,并按照油气资源状况划分出油气富集区、油气潜力区、油气远景区,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划分出4条油气富集带、11条油气潜力带、8条油气远景带,充分显示了该区石油、天然气的分布规律和油气地质特点,为商业性的勘探开发和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3.
利用1994年8-9月期间,由台湾海峡两岸的4艘海洋调查船在南海东北部海域所获之CTD和ADCP资料,并结合1992年3月间在同一海域获取的CTD资料及部分历史水文资料,对该区域的海水特性以及黑潮水入侵南海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调查期间,本海区水团分布与冬末、春初(1992年3月)航次基本相似,即南海和西北太平洋海域的海水结构有着各自相对独立的温、盐度特性。虽发现有黑潮水穿越巴上海峡进入南海,但其势力甚弱。因此,在夏末秋初,黑潮亦无直接的分支深入南海,即使在巴士海峡北端进入台湾海峡的黑潮水,其影响也是十分微弱的。由等密度面、地转流分析和实测ADCP资料显示,在调查海区的东南海域存在一支较强的N向流动。它沿菲律宾西海岸北上,绕过吕宋岛西北角流向东北,在巴上海峡呈现与黑潮水混合的迹象,其水体在冬季明显呈高温、低盐的特性;夏季则为相对低温、低盐。故在冬季的几幅卫星图像上也有较好的体现,很有可能长年存在。  相似文献   
154.
The distribution and geochemical composition of suspended-particulate matter (SPM) in the East China Sea (ECS) were investigated during the summer period of high continental runoff to elucidate SPM sources, distribution and cross-shelf transport.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PM distribution (0.3–6.5 mg l−1) and geochemical composition (POC, Al, Si, Fe, Mn, Ca, Mg and K) in the ECS was pronounced during summer when the continental fluxes of freshwater and terrestrial materials were highest during the year. Under the influences of Changjiang runoff, Kuroshio intrusion, surface production and bottom resuspension, the distribution generally showed strong gradients decreasing seaward for both biogenic and lithogenic materials.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was enriched in surface water (mean ∼18%)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biological productivity, and was diluted by resuspended and/or laterally-transported materials in bottom water (mean 9.4%). The abundance of lithogenic elements (Al, Si, Fe, Mn) increased toward the bottom, and the distribution correlations were highly significant. Particulate CaCO3 distribution provided evidence that the SPM of the bottom water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study area was likely mixed with sediments originally derived from Huanghe. A distinct benthic nepheloid layer (BNL) was present in all seaward transects of the ECS shelf. Sediment resuspension may be caused by tidal fluctuation and other forcing and be regarded as the principal agent in the formation of BNL. This BNL was likely responsible for the transport of biogenic and lithogenic particles across or along the ECS shelf. Total inventories of SPM, POC and PN are 46, 2.8 and 0.4 Tg, respectively, measured over the total area of 0.45 × 106 km2 of the ECS shelf. Their mean residence times are about 27, 13 and 11 days, respectively. The inventory of SPM in the water column was higher in the northernmost and southernmost transects and lower in the middle transects, reflecting the influences of terrestrial inputs from Changjiang and/or resuspended materials from Huanghe deposits in the north and perhaps from Minjiang and/or Taiwan’s rivers in the south. The distribution and transport patterns of SPM and geochemical elements strongly indicate that continental sources and cross-shelf transport modulate ECS particulate matter in summer.  相似文献   
155.
东北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型式正显示出强大的发展势头,东北区作为我国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以其分布的广泛性、类型的多样性、资源的独特性在旅游开发中具有一定的地位.该区应该从本身的资源特点出发,以保护为基础进行合理的开发.  相似文献   
156.
渤、黄、东海陆架底质的形成分布与末次盛冰期之后的海侵密切相关。末次盛冰期结束、海侵开始以来 ,潮流是渤、黄、东海陆架上的永久性主导作用应力。为从长期沉积动力演变过程的角度 ,探讨渤、黄、东海陆架底质形成分布的有关成因问题 ,利用数值模拟手段 ,再现了末次盛冰期以来 6个时期渤、黄、东海陆架潮流作用下海底的冲淤格局及底质分布。结果表明 ,扬子浅滩南侧东海外陆架的砂质沉积基本上是自 - 80 m海面以来形成的。扬子浅滩形成于 -5 2 m海面之后 ,至 - 3 0 m海面时已有一定规模 ,全新世最大海侵之后 ,逐渐形成现在规模的扬子浅滩。南黄海中部泥自 - 5 2 m海面时就已开始形成 ,- 3 0 m海面时范围很大 ,侵入北黄海 ,全新世最大海侵以来 ,逐渐调整到现在的范围。渤海中央泥、北黄海西部泥、浙闽岸外泥、辽东半岛西侧与北侧的砂质沉积、西朝鲜湾与江华湾中的砂质沉积以及苏北浅滩是自全新世最大海侵以来逐渐形成的。海州湾中砂质沉积形成的盛期在公元 8世纪之后。济洲岛西南泥、南黄海东部泥很可能分别形成于 - 3 0 m海面、- 5 2 m海面以来。全新世渤、黄、东海陆架底质分布的演变过程大致分为 2个阶段 :全新世最大海侵之前为渤、黄、东海陆架底质分布宏观格局的形成阶段 ;全新世最大海侵至今为渤  相似文献   
157.
本文对南海深海和冲绳海槽二个柱状样进行了正构烷烃、甾烷和萜烷生物标记化合物分布特征的研究。由于它们所处的沉积环境和生源母质上的差异,反映在正构烷烃的CPI值、C_(17)和C_(18)的含量、轻重烃比值、化合物构型的转化、有机质的成熟度和17α(H)-22,29,30-三降藿烷与18α(H)-22,29,30-三降新藿烷的比值等地球化学参数上的差别。冲绳海槽沉积物的多源性决定了其有机组分的特殊性,如生物来源的C_(17)和C_(18)量占有优势,有机碳含量(1.0—1.3%)高于南海样(0.3—1.0%),重排甾烷量少,生物构型的ββ藿烷已转变成地质构型的αβ藿烷和βα型莫烷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8.
159.
杜渺 《海岸工程》2000,19(3):39-45
介绍了浙江东南沿海的台州市及所属玉环县、温州市及所属乐清市、瓯海区等地面实施海洋“蓝色工程”的丰富实践和新鲜经验。文中借鉴浙东南沿海大开发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东部沿海其它地区特别是苏北沿海的实际,提出了做出滩涂开发利用、发展海洋经济的总体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60.
通过电镜、电子探针和X射线等项分析,对东海沉积物中的有孔虫、腹足类、双壳类、苔藓、珊瑚、海胆等骨屑进行了矿物学研究,确定了矿物成分与生物属种的关系,并基于有孔虫壳体化学成分将壳体分为均质壳和异质壳,生物碳酸盐中镁主要富集在方解石及镁方解石中,锶在方解石和镁方解石中的分配系数(D)相似,为0.11—0.14;在文石质骨屑中D=1.09-1.20。碳氧同位素组成与生物属种有明显关系。据一些有孔虫壳体氧同位素偏差值计算的水温来看,本次测定的有孔虫属种的骨屑不能作为理想的骨屑温度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