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843篇 |
免费 | 3052篇 |
国内免费 | 192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1篇 |
大气科学 | 607篇 |
地球物理 | 619篇 |
地质学 | 8339篇 |
海洋学 | 703篇 |
天文学 | 5篇 |
综合类 | 372篇 |
自然地理 | 210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229篇 |
2023年 | 302篇 |
2022年 | 437篇 |
2021年 | 474篇 |
2020年 | 486篇 |
2019年 | 485篇 |
2018年 | 352篇 |
2017年 | 467篇 |
2016年 | 411篇 |
2015年 | 460篇 |
2014年 | 621篇 |
2013年 | 496篇 |
2012年 | 749篇 |
2011年 | 608篇 |
2010年 | 493篇 |
2009年 | 505篇 |
2008年 | 512篇 |
2007年 | 577篇 |
2006年 | 519篇 |
2005年 | 503篇 |
2004年 | 395篇 |
2003年 | 395篇 |
2002年 | 275篇 |
2001年 | 271篇 |
2000年 | 242篇 |
1999年 | 266篇 |
1998年 | 204篇 |
1997年 | 216篇 |
1996年 | 155篇 |
1995年 | 142篇 |
1994年 | 132篇 |
1993年 | 101篇 |
1992年 | 118篇 |
1991年 | 69篇 |
1990年 | 64篇 |
1989年 | 28篇 |
1988年 | 25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7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对吉林南部地区煤矿主采煤层中的As、B、Ba、Cd、Cu、Hg、Pb、Se、Sr等微量元素的分析结果表明,太原组与山西组由于成煤环境不同,微量元素组成及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太原组原煤中As、B、Hg、Pb、Se、Zn的含量明显高于山西组,山西组原煤中Ba、Cr、Cu、Mn、V的含量明显高于太原组。吉南煤区原煤中As、B、Hg、Pb、Se明显高于地壳元素平均值,呈富集状态,Co、Cd与地壳平均值接近,其他元素均亏损。与全国煤中微量元素相比,该区原煤中As、Ba、Co、Cr、Cu、Hg、Ni、Pb、Se、V、Zn的含量高于全国平均值,B、Mn、Sr含量低于全国平均值。微量元素赋存状态及相关分析表明,Fe与亲硫有害元素As、Cu、Hg、Pb、Se具有显著相关关系,说明煤中黄铁矿及其他硫化物是许多有害微量元素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972.
湘东北燕山期陆内碰撞造山带金多金属成矿地球化学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文章采用微量元素(包括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示踪方法,着重讨论了金大规模成矿的物质来源、含矿流体来源及含矿流体运移的能量问题。认为湘东北地区金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和含矿流体具多来源,大规模花岗质岩浆活动能为成矿元素的活化和成矿流体运移提供巨量能源;成矿物质一部分源于深部含矿热液,可能与富铅、富氯、中高温(320℃左右)、相对还原的酸性环境下的气成热液有关,而冷家溪群及相关地层金多金属成矿物质在热液活动和动力变质作用下的活化迁移有利于金多金属的大规模成矿。侏罗纪以来,岩石圈地球动力学转折及伴随的热液作用和动力变质作用对区内金多金属成矿起重要的作用,而岩浆作用、动力作用和/或热液活动影响程度的可能差异,导致了金多金属矿床具有不同的成矿特点。 相似文献
973.
974.
根据TAS图解 ,北京延庆北部地区后城组火山属于玄武粗安岩 流纹岩 (和粗面岩 )的双峰式组合。该套火山岩不属于典型的钾玄岩系列 ,在基性岩和中性岩中总体上以碱性系列和向碱性系列过渡的高钾钙碱性系列、钾玄岩系列为主 ,流纹岩类属于富钾质的拉斑系列。该套火山岩轻稀土元素明显富集。玄武粗安岩类岩石没有负铕异常或负铕异常不明显 ,而流纹岩存在明显的负铕异常。延庆北部地区后城组火山岩形成于燕山运动早期或中期阶段的造山变形事件趋于结束时的后碰撞构造环境中。 相似文献
975.
976.
产于西秦岭南缘的大水金矿是一个新型金矿床。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大水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的较系统研究认为,大水金矿床的方解石中的包裹体以气液包裹体为主。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的CH4、CO、H2的含量反映属氧化环境;液相成分中阴离子以SO42-为主,Cl-次之;阳离子以K+为主,Na+次之。Au在成矿流体中以AuSO42-络合物的形式迁移。矿床成矿温度为120℃~220℃,属中低温范畴。w(NaCleq)盐度为2.7%~9.1%,密度为0.875~0.970g/cm3。流体水的δD值为-101‰~-61‰,δ18O(SMOW)为-0.3‰~19.42‰,δ18OH2O为-4.32‰~8.33‰,显示早期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水,晚期成矿流体为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δ13C值趋向热液成因。综合分析认为该矿床为一层控—浅成-超浅成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交代型金矿床,为多次构造—岩浆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977.
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确保水库安全,充分发挥防洪和兴利效益,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我省病险水库现状,提出了一些加固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8.
大桥金矿地处南秦岭印支褶皱带北缘,位于合作—两当金锑汞成矿带东段。金矿化赋存于三叠纪下部建造层下岩组(Ta-1)硅质角砾岩中,硅质角砾岩均呈层状产出,层位稳定,沉积特征明显。金矿化严格受硅质角砾岩控制,金矿体呈层状和似层状。矿石结构主要有粒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填隙结构,矿石构造有浸染状构造、斑点状构造、脉状—网脉状构造、角砾状构造、纹层状构造和块状构造等。综合上述认为,该金矿具有明显的层控和岩控特征,属沉积改造型金矿。该矿床的发现对西秦岭地区金矿找矿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79.
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