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3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50篇
大气科学   132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127篇
海洋学   110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3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99 毫秒
791.
基于1990—2015年世界前20个排放大国碳排放量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主要排放大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协整分析得出大多数国家的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碳排放量和GDP的格兰杰检验结果显示,大多数世界排放大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发达国家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是碳排放的格兰杰原因,发展中国家则主要表现为碳排放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研究结果反映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碳减排问题上的阶段性特征,碳减排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明显大于发达国家。基于格兰杰因果分析结果,国际气候治理进程中关于要求发展中国家现阶段提出大幅减排目标的诉求不符合发展中国家发展阶段特征,可能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正常秩序和规律。发达国家基于历史排放责任、发展阶段和能力,都应该带头开展减排行动,并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转型、升级发展,降低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依赖。国际气候治理需要根据并考虑不同国家的发展需求和特征,形成国际合作制度安排,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协同。  相似文献   
792.
探讨传统文化在河道景观治理工程中的应用。首先,分析了国内有关河道景观设计的研究现状,引出了基于传统文化的河道景观治理理念;其次,以泗河---曲阜段的河道景观治理为例,依托其深厚的地域特色文化底蕴,以孔子提倡的儒家文化为纽带,以儒家“中庸”思想作为设计理念和依据,以“儒风”、“书院”、“英杰”、“六经”等史迹、史料为线索,借由抽象的方式表达出儒家“中庸”的思想本质,展现孔子时期传承教化的历史画卷以及先贤的古朴遗风,同时塑造出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标志性景观图式;结果表明:将传统文化的延续性与都市生活的现代性有机地融合,重现了河流原有的、多姿多彩的自然风情,实现了河流“生态性”和”城市性”的平衡统一,打造了“充满活力和文化的河流”,赋予了河流“生命和灵魂”。  相似文献   
793.
当前中国面临水资源、水灾害、水环境和水生态等多重水问题,其实质是治理危机。解决中国水问题的核心是治水模式的转型,并以此促进治水目标的实现。要突破水问题经常反弹的治水困境,必须充分吸取国内外河湖治理的经验教训,以实现"河长制"为契机,改变经验治理、分散治理和末端治理的现状,坚持"政府主导、一龙牵头、多龙协同、多规合一、一功多能、科技引领、系统治理、精准施策"的思路。在水问题治理进程中,不仅要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还要认识人和人类精神活动自身。水科学必须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有机融合。关键是树立正确的治水理念,确立科学的治水模式,强化科技引领与支撑,推行区域水问题综合治理,实现生态河湖建设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794.
长三角一体化不只是陆域的一体化,还应包括海域的范围.为找出影响长三角海洋资源环境状况的主要因素及一体化治理的重点领域,从而丰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研究,本文基于对长三角各沿海城市2009—2018年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核算,通过静态面板与动态面板的综合分析,研究了人类行为活动对长三角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795.
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乡村空间治理机制与路径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戈大专  陆玉麒 《地理学报》2021,76(6):1422-1437
城乡国土空间统-用途管制背景下,乡村空间治理成为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乡村空间治理的理论内涵出发,构建了乡村空间治理理论分析框架,探讨了乡村空间治理作用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内在机制和可行路径.结论 如下:①乡村空间治理是以乡村空间为治理对象,通过规划和协商等方式,实现乡村空间用途有效管制,空间权利有序配置,凸显...  相似文献   
796.
乡村空间治理是国土空间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实施乡村空间治理的重要手段。乡村空间治理从要素上是对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要素的治理,从功能空间上是对生态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的治理。以山东省沂源县流水片区为例,探讨基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乡村空间治理路径和方式。乡村生态空间治理,首先构建乡村生态空间网络,强化重要生态空间保护,注重山体、水系等生态空间修复;其次,优化产业发展布局,促进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再次,优化村落空间结构形态、完善街巷空间组织、增加公共活动空间、营造温馨庭院空间,使得人们能够“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  相似文献   
797.
On the occasion of the thirtieth anniversary of 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this principal supra-national institution remains paramount to the project of planetary climate planning and governance. Reflections on this anniversary should serve to recall the contestations through which this foundational institution was formed, and the delegate dynamics that continue to be reproduced in its wake. The contentious debates and political dynamics that afflicted the Intergovernmental Negotiating Committee tasked with crafting the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as well as dissension in the periphery, remain as relevant today as they were three decades ago. Reprising these dynamics through detailed historical and archival analysis, this article excavates the negotiations of the 1992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by the Intergovernmental Negotiating Committee, which met in 5 sessions during 1991–1992. The aim is to identify key fault-lines and conflicts in the lead-up to the finalization of the 1992 Convention,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whose epistemic and normative commitments came to be reflected in the final outcome and to show how the legacy of this process endures to date. I seek to render visible actors and proposals peripheralized in the formation of planetary climate governance to extrapolate normative boundaries and proffer heterodox lessons from the margi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