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4篇
  免费   293篇
  国内免费   349篇
测绘学   148篇
大气科学   80篇
地球物理   563篇
地质学   904篇
海洋学   20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87篇
自然地理   18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The stratigraphy of the Pedwardine inlier of Precambrian (Longmyndian), Tremadoc, and what are now shown to be upper Llandovery rocks is described. The inlier is surrounded by Silurian rocks, including upper Llandovery (two very small areas), Wenlock, Ludlow and Přídolí (Red Downton Formation). The Ludlow rocks provide a distal record of the mass movement recorded more fully in the Wigmore Rolls area to the east. The Pedwardine area lies along the Church Stretton Fault Zone. Though ill-exposed, it shows evidence of the history of faulting, including thrusting. © 199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33.
构造应力作用下流体运动的动力学分析——构造流体动力学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孙雄  洪汉净  马宗晋 《地球学报》1998,19(2):150-157
本文从流体动力学的基本规律出发,应用渗流力学、岩土力学及弹性力学的理论及方法,推导出了考虑应力状态的可变形介质中流体运动的动力学方程,由该方程可以看出:应力状态是影响流体运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通过3种方式来影响流体的运动,其一是:应力的作用改变介质的渗透性能,从而影响流体运动;其二是:平均正应力的变化速率影响介质的含流体能力,它以源汇项的形式反映在方程中;其三是:应力的作用影响流场的初始状态及边界状态,通过影响定解条件反映在动力学方程中,从而影响运动特征。构造应力场对流体运动的最终影响是这3方面作用  相似文献   
34.
西天山伊宁地块主褶皱幕鄯善运动的确立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层不整合接触是研究地质发展历史及鉴定地壳运动特征和运动时期的重要依据,主褶皱幕是一造山带多幕构造运动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最为重要的一次构造运动。天山的构造运动幕次多且因地而异,前人认识多有分歧,也没有确立主褶皱幕。伊宁地块伊什基里克山一带上、下石炭统之间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在岩石组合、沉积环境、古生物地理区系、构造样式、区域大地构造背景等方面差异最为显著,凸显了鄯善运动对区内构造格架和盆山演化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而是主褶皱幕。鄯善运动记录了西天山沟—弧—盆格局消亡,天山残余小洋盆终结,塔里木板块和准噶尔板块最终拼合在一起,形成了统一大陆的重要演化信息。  相似文献   
35.
通过高温高压实验及热释光测量建立了石英在100MPa和方解石在30MPa围压下剩余热释光强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以此为据,通过三轴摩擦实验前后样品的热释光测量,研究了相应围压、不同错动速率下摩擦滑动对石英和方解石剩余热释光强度的影响及其反映的温度变化。在此基础上,根据已有理论结果和实际资料,对利用热释光方法断代及推测断层活动方式的可能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6.
非开挖HDD地表变形数值模拟及DCRP识别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平贺  乌效鸣 《探矿工程》2010,37(10):61-64
采用非开挖水平定向钻进技术近地表施工时,由于地层及钻井液压力等原因易产生地表变形。结合美国梅萨市一处通信管道施工实例,对0-0.9 MPa钻井液压力作用下的地表变形程度进行了数值分析,得到地表最大隆起量为26 mm。采用DCRP技术及水准仪方法对该变形区域钻井液压力作用前后的地表进行位移检测,得到地表最大隆起量分别为28 mm和30 mm,表明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同现场检测结果比较吻合。同时,在现场所布置的26个检测点中,两种方法检测到的隆起量最大相差2.7 mm,表明其精度比较接近。此外,由于DCRP技术属于非接触式三维检测,受施工现场条件及人员操作限制少,故具有较为理想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7.
随着油气资源开发向深水区发展,迫切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去了解块体运动的特征以及分析块体运动对深水油气资源开发的可能性.本文阐述了东海陆坡块体运动地形分析方法以及多种数据处理技术的使用.多波束测深系统为人们提供了直观的海底地貌形态特征,地层剖面仪系统能探测海底以下沉积物性质和结构的变化.GIS、Fledermaus、Delph等软件系统可以定量分析海底微地貌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38.
中国大陆地壳垂直运动梯度图的编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量化地壳垂直运动速度梯度的方法,并用此方法编绘了中国大陆现代地壳垂直运动速度梯度图。  相似文献   
39.
对《地球演化》一书中的某些重要论点提出质疑。认为运用角动量守恒原理应考虑其适用条件,这一定律不适用于地球核幔体;核幔体与岩石圈之间能否作相对运动尚有待证实;地壳运动的总趋势是逐渐减弱而不是逐步增强。  相似文献   
40.
新近纪以来的构造运动是中国气藏形成的重要因素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王庭斌 《地质论评》2004,50(1):33-42
新近纪以来的构造运动是全球最新的地壳形变和造山运动的发展演化阶段。由于中国地处印度陆块、西伯利亚陆块与太平洋板块所围限的三角地带。是世界上新近纪以来构造运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以及天然气极易散失,也难以保存的特点,因此,新近纪以来构造运动特征是研究中国气藏形成和保存不可忽视的重要地质因素。总结中国天然气的成藏历程,虽然各类盆地有所不同,但都有上新世以来构造运动的影响。上新世以来的构造运动对于中国天然气的成藏及分布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促使一些盆地天然气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散失,但总体上以促进成藏、聚集作用为主:①在西部盆岭之间形成了一系列中国式的前陆型盆地,为形成大中型气田刨造了有利条件。并控制了盆地本部气藏的最终定型。②在中部的四川盆地形成了成排成带的背斜,是四川盆地气藏形成、定型的主要时期;鄂尔多斯盆地的整体快速隆升及进一步西倾,促进了从靖边至乌审旗气田群天然气的进一步聚集。③在东部,上新世末期的渤海运动为以渤中拗陷为主体的渤海海域晚期成藏刨造了有利的地质条件;在其他盆地也促进了二次生烃及次生气藏的形成;并形成了一批无机成因的二氧化碳气田。④在近海海域,既促进了有机成因气藏的形成,也促进了无机成因非烃气藏以及无机与有机成因天然气的混源,致使区内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气藏特征。总之,新近纪以来活跃的构造运动形成了中国天然气以晚期、超晚期生烃成藏、定型为主的成藏模式,是研究中国气藏形成不可忽视的重要的地质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