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6篇
  免费   606篇
  国内免费   1035篇
测绘学   349篇
大气科学   868篇
地球物理   817篇
地质学   1594篇
海洋学   379篇
天文学   492篇
综合类   182篇
自然地理   60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216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276篇
  2012年   232篇
  2011年   241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259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240篇
  2005年   235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215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6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考虑入渗和蒸发影响的土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47,自引:7,他引:47  
陈守义 《岩土力学》1997,18(2):8-12,22
本研究建议的一种分析方法假定斜坡非饱和土体的水分运动参数及剪强度参数与饱和度的依赖关系均可根据实验或经验确定。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妥任意给定的入渗和蒸发边界条件下斜坡土体的瞬态含水率分布及与其相对应的瞬态抗剪强度参数分布。在此基础上瞬态斜坡安全因数即可通过常规的稳定性分析方法求得。  相似文献   
102.
The Turpan-Harmi (abbreviated to Tuha below) Basin is a typical basin of coal-generated oil accumulation in China. The Middle-Lower Jurassic coal measures are considered the main source beds. Hence, both desmocollinite and suberinite are considered the contributors for coal-generated oil. Principal geochemical features of the crude oil in the Tuha Basin are rich in alkanes (70%—80%), high pristane/phytane ratio (6—8), abundant heavy carbon isotope (δ13C PDB= -26%–-23%) and absolute GP sterane predominance. The hydrocarbon generation process from the coal series is characterized by multistages, early generation and early expulsion.  相似文献   
103.
青藏公路沿线通信光缆埋设地段冻土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王家澄  吴紫汪 《冰川冻土》1997,19(3):240-244
青藏公路沿线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的总长度为760km,根据气温冻结指数和融化指数可估算最大季节冻结深度和最大季节融化深度。根据含水量划分出5种冻土类型和5个冻胀敏感性等级。提出了光缆埋设若干选线和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104.
福建及台湾海峡地震预警工程架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及台湾海峡是海陆板块碰撞到板内地震活动过渡带 ,东侧毗邻台湾板缘地震带 ,西侧为福建内陆板内地震活动区。这是得天独厚的观测研究大陆边缘地震构造带强震活动及板块动力学的良好地域。当前 ,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时期 ,为防御地震造成社会灾害 ,实现以人为本 ,防患于未然 ,势必需要建构一个实用化的地震预警工程及其机制。本文即是在对福建及台湾海峡近 30多年以来观测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应用现代空间技术、数字地震、计算机网络等技术架构地震预警工程与机制的一种设想。  相似文献   
105.
介绍了地—空界面天然中子流的来源和轻便型天然中子流测量仪器。论述了地—空界面天然中子辐射场的扰动。理论与长期观测表明,在地—空界面上天然中子流注量率随高程的增加而呈指数规律增加,而在近地表(20m内)却随距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呈指数规律减少;天然中子流注量率与大气压力呈负相关关系,气压系数为(-0.060~-0.064)中子计数/30min/kPa;地—空界面天然中子流的纬度效应与高空中更显著;天然中子流注量率异常与气象的变化密切相关;地表介质的含水率增高,则地—空界面上升快中子流明显降低。通过对地一空界面天然中子流测量,可以揭示气象的瞬态变化、确定地表介质的含水率的关系,以及在地震预报与环境电离辐射评价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6.
区域地球化学数据的归一化处理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大文 《物探与化探》2004,28(3):273-275,279
介绍了一种简单的勘查地球化学数据调整方法———归一化,该方法采用各批或各区块差异数据的平均值或中位数的衬值乘以参照值以获得元素的视含量,用于调整不同分析批次之间的系统误差,或不同背景区数据的差异;用2个实例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7.
冬小麦遥感冠层温度监测土壤含水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冬小麦主要生育期(2002年4月初到5月底),对不灌溉的冬小麦测定了冠层温度、地温、气温以及土壤含水量,计算了冠气温差且分析了冠层温度和冠气温差与不同土层厚度的土壤含水量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4:00的冠层温度能较好地反映2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变化,但与其它各土层相关性有较大的波动性;14:00的冠气温差能较好地反映40cm以上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变化,二者的相关性很高,在20cm、40cm土层,两者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8866、0.99389,这为用区域遥感数据反演主要生育期冬小麦的冠气温差进而监测区域40cm土壤含水量提供了实验性的依据;拔节期和灌浆期,用14:00冠气温差来拟合各土壤层的土壤含水量有较高的精度,从而为用区域遥感数据监测区域土壤含水量提供了经验性的模型。  相似文献   
108.
包气带中温度变化对水分分布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高180cm、宽50cm的砂槽中,做了温度对水分运移影响的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包气带一定深度以下,孔隙相对封闭,孔隙内液态水与气态水处于动态平衡,相对湿度接近或达到饱和状态。在此条件下,砂柱内温度场的任何微小变化都会导致孔隙系统内的水分发生蒸发或凝结。当包气带内温度场发生变化时,气态水在温度梯度作用下,向最低温度界面运移,蒸发或是凝结取决于最低温度界面的性质。在不发生聚集的开放性界面上出现蒸散,消耗包气带内水分。在聚集性封闭界面上则出现凝结,使包气带内水分增加。在温度场控制下,包气带中气态水凝结或蒸发是水分运移的另一重要形式,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水分的分布状态,尤其在温差巨大的地区,这种作用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9.
四川雅安地质灾害时空预警试验区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借鉴美国旧金山湾和香港地区的经验,提出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试验区建设和研究思路。经过近两年的工作,初步建成了四川雅安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试验区。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主要有:(1)根据现场考察和试验区地质灾害数据库,统计研究了降雨型滑坡的几何特征;(2)建成了由20台遥测雨量计构成的降雨观测网,取得了2002年4月~2003年8月的降雨观测数据;(3)结合历史降雨资料分析,初步研究了雅安试验区的年、日、小时和十分钟最大降雨特征;(4)研制了斜坡岩土体含水量野外监测仪,取得了桑树坡试验点2003年4月~8月的实时监测数据;(5)自上而下分4层研究了斜坡岩土层含水量变化,发现了岩土层含水量变化对降雨过程的滞后性;(6)基于区域地质灾害评价预警的递进分析理论与方法(AMFP),利用地质灾害因子分析结果,分别计算了雅安试验区地质灾害"发育度"和"潜势度";(7)利用2003年8月23~25日的过程降雨观测资料,对雅安试验区在该降雨过程中发生的地质灾害事件进行了时空预警反演模拟研究,计算出的地质灾害"危险度"分布比较符合实际,"危险度"可以作为预警指数使用。  相似文献   
110.
In this study, a capillary barrier system was designed and tested for an arid land environment. To simulate arid land conditions of high temperature and sub-irrigation systems, the barrier was subjected to thermal and hydraulic gradients in opposite directions; to test the barrier system under these severe conditions, an experimental apparatus was designed and fabricated. The multilayer capillary barrier consisted of three layers made of silica sand, a mixture of sand and bentonite in equal portions, and a mixture of clay (25%) and aggregate (75%). Several one dimensional coupled heat and moisture tests were performed. Temperature variations along the thickness of the barrier were recorded as a function of time, and at the end of each test, the barrier was sliced into small section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volumetric water content as a function of distance from the heat sourc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ere discussed in view of the barrier's intended purpose of its ability to store moisture for long time durations. Coupled heat and moisture flow equations were developed and solved numerically via a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Diffusivity parameters were calculated by using experimental results, a numerical model, and Powell's conjugate directions method of nonlinear optimization. The model was calibrated and the results were discussed. Good agreement between calculated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was obtained.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