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3篇
  免费   359篇
  国内免费   372篇
测绘学   531篇
大气科学   70篇
地球物理   220篇
地质学   1226篇
海洋学   146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49篇
自然地理   47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都市怀旧消费风潮已渗透至社会文化生活诸多领域。许多怀旧餐厅也应运而生,形成以城市怀旧为主题的特殊消费空间和文化空间。全球与地方在消费文化转化中相互促进,地方文化形态正在发生变化,不同怀旧消费空间的地方建构是否存在差异?本文选择广州太平馆、巴打怀旧茶餐厅两个不同特点的怀旧餐厅为案例,通过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和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收集相关媒体报道和网上讨论作为研究的文本资料。从物质空间和情感空间两个方面对比分析了怀旧餐厅的地方建构和认同。研究表明,透过记忆的呈现和展示,记忆凝视下的传统再造和怀旧消费导向下的再造传统都是适应全球文化潮流过程中不同的消费物质空间建构形式。从消费者角度来看,怀旧地方又是其情感空间的建构和地方记忆的再生产,表现在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等方面。由于怀旧地方建构中"真实地方"和"构想地方"交集的差异,其地方认同感也存在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方根植性、市场机制和后现代消费特征等因素的影响。本文有助于从新文化地理学视角理解怀旧消费空间的地方建构,对指导怀旧消费空间生产和实践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52.
953.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how the meaning of ‘home’ influences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bushfire in two Australian communities at high risk.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Australians are living in proximity to areas of high bushfire risk due to climate, vegetation and demographic changes. Land and Fire Management Agencies recognise an urgent need to understand what motivates residents to take action to mitigate bushfire risk, and individual decisions whether or not to evacuate when bushfire is imminent. In bushfire policy and management, the home is considered to be synonymous with the house and associated built structure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visual and ethnographic research methods, we ‘mapped’ residents’ understanding of ‘home’.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concept of ‘home’ embraces more than the private spaces of house and garden. Landscape practices such as gardening with indigenous plant specie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habitual walking extend the home territory beyond the house and garden and into public landscapes. Physical elements of the landscape such as mountains and locally significant species of trees form part of the ‘imaginary’ of home. These findings are important to the on-going study of the meaning of home. The implications are also significant for land and bushfire managers as they suggest that community education programs that focus solely on the house may fail to connect with people’s wider sense of home in the landscape.  相似文献   
954.
基于珠江三角洲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建设,探讨了省级节点平台标准体系、平台的网络结构、公共地理框架数据、软件体系等方面的建设,以及业务应用系统、移动端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55.
针对泉州市的实际情况,在研究建立数据库的关键技术基础上,结合泉州I市数字城管项目,详细阐述了泉州I数字城管数据普查与建库相关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956.
李昂 《北京测绘》2014,(3):31-38
村庄的发展变迁承载着重要的社会、历史与文化信息,印证着社会发展的脉落,记录着历史的发展足迹,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性,值得传承与保留。  相似文献   
957.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承建了大量基础设施项目,这些项目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目前国内主要采用统计调查等方法进行监管,缺乏直接的境外工程监管手段。遥感技术能为境外工程项目监管提供新方法、新手段,但地面调查数据难以获取是境外项目监管面临的重要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以迪拜哈翔清洁能源电站项目为例,结合遥感技术(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境外工程的遥感监管方法。① 针对生态环境影响和工程建设进度两项监测内容,建立了遥感监测技术指标体系;② 基于2016—2018年30 m 分辨率的Landsat 8影像和0.5 m分辨率的WorldView-2影像,利用像元二分模型原理、基态修正模型等方法,从植被覆盖度变化、生态空间占用、自然保护区域影响、工程设施建设、施工附属设施变化5个方面对项目生态环境影响和建设进度情况进行监测;最后通过时序影像和监测产品对比,分析了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工程建设进度情况。结果表明:① 该方法能反映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能准确地监测出迪拜哈翔清洁能源电站的建设进度,对“一带一路”其它境外项目建设的监管具有重要参考意义;②项目建设后无大面积植被覆盖度降低的现象,植被覆盖度总体由低区间向高区间转化;③ 项目施工占用沙地1.4780 km2,港口建设填海面积达0.1246 km2,0.0604 km2的湿地被改为施工沉淀池,没有占用耕地;④ 通过转移海底珊瑚、设置防淤帘、预留海龟产卵通道等措施有效地减少了该项目对Jebel Ali海洋生态保护区的影响;⑤ 工程设施和附属设施建设进展明显,建筑面积增加了0.14 km2,港口建设围堰总长达3.785 km。  相似文献   
958.
通过空间数据库管理软件+ARCGIS开发组件+VS.NET2008开发工具结合,进行GIS二次开发,集成整合相关矿业管理数据,建立集信息采集与动态监测、地图定位查询与分析、信息比对核查、信息综合分析功能于一体的县级矿产资源综合监管平台,实现县域内矿产资源管理和监管、地质灾害防治的信息化、可视化、智能化,实现国土资源管理行为、开发利用和市场监管的常态化、制度化,以及国土资源管理绩效的科学评估,提高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959.
主要探讨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测量学》课程建设,包括内容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建设。通过课程建设,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以应用为导向的思想。  相似文献   
960.
王伟凡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3,36(6):157-159,163,170
根据新农村测绘保障项目的建设要求,本文结合3维GIS的特点,论述了3维GIS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以展现农业特色产业为主线,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农村旅游资源开发等主题,提出基于Skyline平台的新农村3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思路,详细论述了系统的总体架构、数据设计、功能设计与运行环境设计,并介绍了在安溪县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