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11篇 |
免费 | 76篇 |
国内免费 | 4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95篇 |
大气科学 | 49篇 |
地球物理 | 105篇 |
地质学 | 101篇 |
海洋学 | 44篇 |
天文学 | 5篇 |
综合类 | 119篇 |
自然地理 | 1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30篇 |
2021年 | 45篇 |
2020年 | 55篇 |
2019年 | 43篇 |
2018年 | 43篇 |
2017年 | 60篇 |
2016年 | 51篇 |
2015年 | 54篇 |
2014年 | 69篇 |
2013年 | 55篇 |
2012年 | 49篇 |
2011年 | 40篇 |
2010年 | 31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32篇 |
2007年 | 42篇 |
2006年 | 45篇 |
2005年 | 27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25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基于互联网技术在产业领域全面渗透的发展形势,部分学者提出“网络空间邻近性将取代地理空间邻近性”的论断,而另一部分研究结论坚持认为网络信息技术与平台是线下产业转型升级的“催化剂”,同时提出线下实体产业自身及其关联产业之间的地理要素对线上虚拟平台的构建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此,文章从地理空间的视角,试图阐释体育场馆虚拟集群构建的地理学研究基础和关注重点,分析体育场馆地理聚集效应无法形成的原因,总结归纳产业虚拟集群具有促进产业聚集形态、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建立分工协作关系、带动合作与竞争氛围、形成柔性化创新模式等作用,提出构建虚拟集群是未来体育场馆产业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目前,中国体育场馆产业虚拟集群是横向各成员间合作与竞争的利益价值链,纵向是供需两端线上下产销价值链,共同构成了集群基本的结构体系;根据集群产业的主体规模、地理位置、产权属性和网络化程度等,场馆产业虚拟集群可分为单体型、连锁型、联盟型;而根据场馆产业集群的结构体系和功能特征,其发展过程需历经技术融合、产品改造、结构优化3个升级阶段。最终,建议通过正确认识场馆虚拟集群构建的地理性涵义,持续提升线下场馆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发挥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牵头结盟作用,建立场馆虚拟集群成员准入监督机制,为虚拟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72.
基于J2EE的移动定位服务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基于J2EE的移动定位服务(MLS)的体系结构,介绍了适于MLS的GIS应用服务器和信息设备地图可视化表达的关键技术,给出了GeoSurf的WAP和J2ME的两种解决方案,并阐述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3.
Mobile Agent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技术,具有移动性、智能性和异步计算的特点,已成为计算机网络和分布式系统最具活力的发展方向.现对Mobile Agent的概念、系统结构及其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4.
一种基于拍卖理论的移动Agent资源分配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 1种以区间值为价格的移动 Agent资源底价密封拍卖模型 ,并赋予资源所有者参与价格制定的权利 相似文献
75.
移动通讯数字地图系统的数据采集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龙江移动通讯数字地图系统的数据结构进行了分析,叙述了各类数据的采集流程及其质量控制,可为通讯部门的数据采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人口空间化是提升人口统计数据空间分辨率的常用手段,现有研究多基于统计建模思想建立多源数据与统计人口的数学模型以预测格网人口。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 POI)作为精细人口估算的重要数据源,通常以数量/密度型指标形式参与回归建模,该方式忽略了类型相同但个体规模不同的POI与人口之间数量关系的差异,特征均质化处理造成POI语义细节的损失,导致中心城区人口低估与远城区高估。为此,本文基于随机森林模型,提出一种顾及POI人口吸引力异质性的城市人口空间化方法。该方法在表征POI空间多尺度重要性的基础上,引入移动定位数据构建人口吸引力指标;并基于非欧式滤波修正格网人口权重,建模人口空间自相关,刻画水体等障碍物对局部空间连通性的影响。本文以武汉市为研究区域开展100 m格网验证,通过与POI密度型回归模型、公开人口数据集的对比和消融实验,展现了人口吸引力指标与权重修正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平均绝对误差为WorldPop、GPW及对比模型的1/4~2/3,在精细人口空间化场景具有精度优势。此外,本文还讨论了移动定位数据采样率及格网粒度对建模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7.
78.
“野外地质掌中宝”系统的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野外地质掌中宝”系统是以Windows CE为软件平台,以掌上电脑为硬件载体, 适用于野外地质勘探和国土资源调查的便携式工作平台。它包括前端工具软件包、后台伺服处理子外地质勘探和国土资源调查技术的一次重要实践,它的研制成功将为野外地质工作才提供面向21的高效、实用、方便的现代化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79.
T.W. Foresman T. Cary T. Shupin R. Eastman J.E. Estes N. Faust J.R. Jensen K.K. Kemp 《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1997,52(6):294-300
The Remote Sensing Core Curriculum (RSCC) was initiated in 1993 to meet the demands for a college-level set of resource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cross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campuses.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adopted the RSCC in 1996 to sustain support of this educational initiative for its membership and collegiate community. A series of volumes, containing lectures, exercises, and data, is being created by expert contributors to address the different technical fields of remote sensing. The RSCC program is designed to operate on the Internet taking full advantage of the World Wide Web (WWW) technology for distance learning. The issues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related to the educational setting, with demands on faculty, students, and facilities, is considered to understand the new paradigms for WW-influenced computer-aided learning. The WWW is shown to be especially appropriate for facilitating remote sensing education with requirements for addressing image data sets and multimedia learning tools. The RSCC is located at http://www.umbc.edu/rscc 相似文献
80.
归纳总结了内蒙古防沙治沙技术发展历程,并按照时间顺序划分了群众经验总结阶段、试验与观测研究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新发展阶段等4个阶段。重点介绍了8项典型沙障固沙技术和4项治沙造林配置模式等具体内容,展望了产业治沙技术模式、沙障新材料及其铺设装备以及沙障+乔灌草疏林型配置技术模式等流动沙地治理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