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10篇 |
免费 | 983篇 |
国内免费 | 175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12篇 |
大气科学 | 2112篇 |
地球物理 | 1009篇 |
地质学 | 2610篇 |
海洋学 | 629篇 |
天文学 | 29篇 |
综合类 | 379篇 |
自然地理 | 87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5篇 |
2023年 | 120篇 |
2022年 | 211篇 |
2021年 | 274篇 |
2020年 | 294篇 |
2019年 | 335篇 |
2018年 | 261篇 |
2017年 | 247篇 |
2016年 | 295篇 |
2015年 | 305篇 |
2014年 | 456篇 |
2013年 | 391篇 |
2012年 | 444篇 |
2011年 | 403篇 |
2010年 | 380篇 |
2009年 | 370篇 |
2008年 | 358篇 |
2007年 | 425篇 |
2006年 | 367篇 |
2005年 | 268篇 |
2004年 | 252篇 |
2003年 | 227篇 |
2002年 | 161篇 |
2001年 | 143篇 |
2000年 | 114篇 |
1999年 | 124篇 |
1998年 | 109篇 |
1997年 | 98篇 |
1996年 | 79篇 |
1995年 | 71篇 |
1994年 | 60篇 |
1993年 | 63篇 |
1992年 | 55篇 |
1991年 | 38篇 |
1990年 | 29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4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3篇 |
1976年 | 4篇 |
1974年 | 2篇 |
1973年 | 3篇 |
1972年 | 2篇 |
197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9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41.
文章基于2006—2018年中国11个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综合政府主导与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利用熵权法得到海洋环境规制强度;结合SBM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度了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对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环境规制能够促进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在长江流域以南、长江流域以北沿海地区之间存在异质性;环境规制通过影响海洋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可以影响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从深化环境规制改革和强化技术创新两方面提出促进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2.
以秦皇岛、京唐港、曹妃甸、黄骅4个验潮站的实测潮位和逐时风的数据为基础,以2013年河北省政府发布的风暴潮四色警戒潮位值为标准,统计了2008—2017年10 a河北省沿海的风暴潮过程,从警报级别、区域分布、时间分布、天气系统、经济损失5个方面分析河北省沿海风暴潮特征,并从地形、天文潮与天气系统配合、海平面上升、全球变暖引发的气候异常4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河北省沿海风暴潮的成因,分析得出:受天气系统的影响,7—10月是河北省风暴潮高发时段,且由于河北省岸线分布特点,沧州市沿海受到风暴潮影响的次数最多,唐山和秦皇岛次之,沧州和唐山地区的风暴潮过程多由东北向大风引起,而秦皇岛地区的风暴潮过程多由东南向风引起。 相似文献
43.
触地段(Touchdown zone, TDZ)是在役钢悬链线立管(Steel catenary riser, SCR)的关键部位,在复杂载荷作用下,极易形成损伤缺陷,其载荷寿命的评估是深海结构工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以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为平台,运用损伤管道实体单元与土弹簧阻尼单元相互作用的模型模拟触地段损伤海底管道在复杂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数值计算考虑了管-土相互作用过程中的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以及接触非线性。讨论了单一环向体积损伤位于触地段管道的不同位置时,触地段损伤管道在不同载荷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及特征点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管道所受内外压力以及管道提升端的竖向位移载荷会影响结构的自振频率;体积损伤部位的动力响应较完好部位更剧烈;体积损伤的位置和动力载荷频率对管道动力放大系数的影响很大;当动力载荷的激励频率越接近结构基频时,损伤管道的动力响应及动力放大系数越大。 相似文献
44.
From the experimental studies in recent years, it has become known that when a wave breaks directly on a vertical faced coastal structure, high magnitude impact pressures are produced. The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show that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such structures under wave impact loading is closely dependent on the magnitude and duration of the load history. The dynamic analysis and design of a coastal structure can be succeeded provided the design load history for the wave impact is available. Since these types of data are very scarce, it is much more convenient to follow a method which is based on static analysis for the dynamic design procedure. Therefore, to facilitate the dynamic design of a vertical plate that is exposed to breaking wave impact, a multiplication factor called “dynamic magnification factor” is herein presented which is defined as the ratio of the maximum value of the dynamic response to that found by static analysis. The computational results of the present study show that the dynamic magnification factor is a useful ratio to transfer the results of static analysis to the dynamic design of a coastal plate for the maximum impact pressure conditions of pmax/γH0≤18. 相似文献
45.
A. García-Gmez 《Ocean Engineering》2000,27(1):403
Four geosim families, with fully available resistance test results, have been re-analyzed to check the possible scale effect on the form factor. The form factor determined by Prohaska's method, with exponent n=4 and ITTC'57 correlation line, increases with the model size in all four cases analyzed. Because of its high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 linear variation of the form factor with the scale is assumed. It is possible to have a first estimation of the ship's form factor extrapolating for λ=1 in the regression line. Form factor Reynolds number dependency will always be associated with a friction line. Using the ITTC'57 correlation line, the following equation KS−KM=1.91·(λ−1)·10−3 can be used to estimate the scale effect on the form factor. Calculations carried out, for axisymetric bodies, with some CFD code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findings. 相似文献
46.
河南赵岭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赵岭金矿床是典型的受构造控制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位于外方山断隆与旧县-大章断陷盆地结合部位的东部.构造活动的多期性形成了构造岩的复杂性.脉动式、幔涌式的成矿作用导致金矿体在走向上、倾向上都具侧列再现、相互叠加等组合特征.每一次的脉动和幔涌形成的金矿体都表现了各自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元素组合特征,成矿微量元素在垂向上具有各自的规律性.为本区的地质找矿提供了一个明显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47.
48.
49.
50.
丝绸之路沿线的城市是丝绸之路文明演变的聚焦和投影, 研究历史时期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空间演变及影响因素是理解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发展的有效视角, 对解释丝绸之路沿线人地关系规律具有科学意义。本研究以兰州市作为丝绸之路沿线典型城市, 以历史文献资料为基础, 结合空间分析技术对历史时期兰州城市空间演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得出以下结论: 丝绸之路的兴衰与兰州城市空间演变的扩张呈现正相关性, 兰州的行政建制始于秦始皇三十三年(214 BC),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 A.D.)"兰州"首次见于诸史册, 兰州城市空间由隋唐时期(907 A.D.)的0.40 km2增加到2015年的132.67 km2。历史时期兰州城市空间演变包括4个主要阶段: 城市萌芽期的"缓慢发展", 军事职能主导下的"约束性"扩张, 王朝兴盛所带动的"年轮式"增长, 国家政策推动的"跨越式"扩展。影响兰州城市空间演化的因素涵盖丝绸之路兴衰、军事政治、交通贸易及自然环境等, 各种影响因素共同驱动着兰州城市由早期的黄河渡口、军事据点向西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演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