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7篇
  免费   466篇
  国内免费   1275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1993篇
地球物理   85篇
地质学   73篇
海洋学   428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6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The present study is carried out to examine the performance of a regional atmospheric model in forecasting tropical cyclones over the Bay of Bengal and its sensitivity to horizontal resolution. Two cyclones, which formed over the Bay of Bengal during the years 1995 and 1997, are simulated using a regional weather prediction model with two horizontal resolutions of 165 km and 55 km. The model is found to perform reasonably well towards simulation of the storms. The structure, intensity and track of the cyclones are found to be better simulated by finer resolution of the model as compared to the coarse resolution. Rainfall amount and its distribution are also found to be sensitive to the model horizontal resolution. Other important fields, viz., vertical velocity, horizontal divergence and horizontal moisture flux are also found to be sensitive to model horizontal resolution and are better simulated by the model with finer horizontal grids.  相似文献   
42.
一次与西南低涡相联系的低空急流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智  高坤  翟国庆 《大气科学》2003,27(1):75-85
梅雨期西南低涡的东移发展与长江中下游降水的加强有密切关系,作者采用中尺度模式对一次西南低涡及其伴随低空急流的发展演变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长江中下游大巴山地区低空急流先于西南涡东移发展;西南低涡及低空急流的生成发展在开始阶段与中层(400 hPa)的弱辐散密切相关;南风分量在西南低空急流的演变发展过程中起着更为主动的作用;南风分量增大中心位于南风分量中心的前方,促使南风分量中心东移;南风分量的动量方程收支分析表明水平平流项和产生项是促使南风分量变化的主要作用项,水平平流项和垂直平流项大部分相互抵消,科里奥利项的作用不可忽视,而其他项的值较小,在个别阶段和地区行星边界层项的作用在低层也较大.  相似文献   
43.
廖洞贤  孙岚 《大气科学》2003,27(2):203-211
分析了气压分离和不分离,在几种不同的层结情况下,垂直气压梯度的截断误差.结果表明:基本场取法不当,会引起巨大的截断误差,甚至和不分离时相当;反之,则较小.根据计算,提出了一种取基本场的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使气压偏差的垂直梯度的截断误差比不分离时的相应误差小一个量级,从而,可以取较小的垂直分辨率.  相似文献   
44.
次天气尺度及中尺度暴雨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37,自引:8,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了75年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在次天气尺度及中尺度暴雨系统领域的研究工作,这些领域主要包括暴雨、中尺度低空急流、低涡、梅雨锋结构及梅雨锋生、对称不稳定和涡层不稳定以及暴雨等灾害天气的天气动力学及数值模拟研究等;总结了在次天气尺度及中尺度暴雨系统研究的不同时期所取得的成就以及这些成就在防止和减轻中尺度暴雨灾害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5.
“2002.6.30”滇中低涡暴雨的中尺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荣芬  鲁亚斌 《气象》2003,29(2):29-33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和GMS卫星云图,3830—C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对2002年6月30日发生于滇中地区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和分析,发现暴雨过程由中低层低涡切变造成,暴雨区与垂直速度及涡度所表现的强烈上升区对应,并伴有高能高湿条件;同时卫星云图上有中尺度低涡云团发展。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分析表明,暴雨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中尺度系统,如中尺度辐合线、中尺度气旋、逆风区等,具有典型的对流型特征。  相似文献   
46.
2002年6月9日汉中区域性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俊辉  徐愫莲 《气象》2003,29(4):53-55
通过分析2002年6月8~9日汉中大暴雨的环流背景、物理量场的特征及其演变,表明热力、水汽条件在降水开始前24小时有一定的反映,中低层大的正涡度和高空的负涡度集中在非常狭窄的同一地区,是产生强降水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7.
热带气旋路径预报的MCE客观综合决策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元琴 《气象》2003,29(5):3-8
采用MCE(Multi-Criteria Evaluation)方法,在台风路径客观综合预报方法研究与业务实验中,根据多家预报的主要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分析,提出最佳客观综合预报结果以供决策者及预报员参照。取得初步结果:(1)对9711号台风进行了MCE客观综合决策方法的预报试验。结果表明,对于9711号台风生命史中几个关键点的预报,即登陆预报、台风转向北上预报及出海转向预报等以及全程预报,MCE方法取得较佳预报结果。(2)在综合平台上对近10年的疑难路径台风和2000年全年台风进行了MCE方法试验及多种预报结论的对比分析研究。MCE方法预报误差检验结果较好。(3)所提出的模拟预报员预报思维的联想智能模拟方法,以及可操作综合预警平台,为台风路径预报,包括分析、学习、回忆、对比、推理、联想直到形成综合预报结论提供了一个十分有用的工具。(4)讨论的自反馈函数对形成和推演多规则评估决策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8.
本文用-正压模式,采用滞后平均法(LAF)对2000年热带气旋进行路径集合预报试验,并与基于热带气旋初始结构扰动的集合预报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LAF方法对热带气旋路径预报具有较好的改进作用。但LAF的集合预报效果受模式本身误差的影响,在完美模式的假设下,LAF集合预报相对于控制试验的技巧水平20~40%。  相似文献   
49.
钟元  胡波 《热带气象学报》2003,19(2):147-156
提出一个综合评估环境场影响的热带气旋路径客观相似预报模式。模式应用热带气旋参数、初始和未来环境场,构造客观的相似判据。通过定义非线性的相似指数综合评估历史热带气旋样本在多元判据下的相似程度,从而找到相似样本。应用相似样本的历史路径进行坐标变换和相似指数的权重综合,得到预报路径。模式检验和预报试验表明该模式具有预报技巧。  相似文献   
50.
用雷达观测资料改进MM5初始场的初步试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同时调整热力学和动力学变量,并考虑湿度与温度的变化相协调的初始化方法,引进雷达资料改善MM5模式的初始场。试验结果表明:经过优化处理的初始场,显著提高了模式对降水特别是甚短时(0~6h)降水的落区和量的预报准确率。其中调整热力学变量对改进降水落区预报比动力学变量的调整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