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86篇
  免费   2104篇
  国内免费   3274篇
测绘学   642篇
大气科学   4636篇
地球物理   1820篇
地质学   3364篇
海洋学   1629篇
天文学   176篇
综合类   676篇
自然地理   1321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69篇
  2022年   382篇
  2021年   449篇
  2020年   477篇
  2019年   599篇
  2018年   476篇
  2017年   518篇
  2016年   513篇
  2015年   569篇
  2014年   722篇
  2013年   777篇
  2012年   763篇
  2011年   746篇
  2010年   572篇
  2009年   653篇
  2008年   577篇
  2007年   753篇
  2006年   570篇
  2005年   584篇
  2004年   446篇
  2003年   381篇
  2002年   315篇
  2001年   297篇
  2000年   268篇
  1999年   264篇
  1998年   252篇
  1997年   177篇
  1996年   154篇
  1995年   154篇
  1994年   148篇
  1993年   136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林纾 《干旱气象》2003,21(4):32-36
给出了甘肃省2002年5月的温度、降水、极端最低气温和雨日概况,分析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阶段性的异常、极涡的位置和强度以及水汽条件和冷空气条件,计算了甘肃省5月降水与太平洋海温的相关性,并与典型相似年份的前兆信号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52.
Constraining the process by which volcanoes become unstable is difficult. Several models have been proposed to explain the driving forces which cause volcanic edifices to catastrophically collapse. These include models for destabilisation of volcanic flanks by wedging due to dyke intrusion and the weakening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by pressurisation of pore fluids. It is not known which, if any, of the models are relevant to particular sector collapse events.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palaeomagnetic estimation of emplacement temperatures of volcaniclastic rocks have shown that even relatively low emplacement temperatures can be recorded by volcaniclastics with high fidelity. We have carried out a palaeomagnetic study of emplacement temperatures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igneous activity in the initiation of the 9,500 b.p. Murimotu sector collapse of Mt Ruapehu, New Zealand. This debris avalanche deposit has three fades which are stratigraphically superimposed, and the lowermost fades contains three lithological assemblages representing different segments of the edifice which were transported with little internal mixing within the flow. We have determined that some of the dacite-bearing assemblage 1, fades 1 was hot (∼350 °C) during transport and emplacement, whereas none of the other lithological assemblages of fades contained hot material. Our interpretation is that a dacite dome was active on the ancient Ruapehu edifice immediately prior to the Murimotu sector collapse. The partially cooled carapace of the dome and material shed from this part was incorporated into the avalanche deposit, along with cold lavas and volcaniclastics. We have not found evidence for incorporation of material at or close to magmatic temperatures, at least in the sampled locations. Our palaeomagnetic work allows us to develop a comprehensive, new palaeomagnetic classification of volcaniclastics. Published online: 25 January 2003 Editorial responsibility: D. Dingwell  相似文献   
953.
浙江省滑坡灾害预警预报的降雨阀值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根据浙江省降雨的特点,将降雨分为台风降雨和非台风降雨,采用统计方法研究了区域性滑坡灾害与台风区和非台风区降雨量及降雨强度的相关性,通过相关性分析确定了有效降雨量模型;得到了浙江省区域性滑坡发生的临界降雨量和降雨强度阀值,为实时时间预警提供了定量依据;将滑坡灾害的空间易发性与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相结合确定了滑坡灾害的空间预警区划指标和等级;最后初步研究了滑坡发生的滞后时间。  相似文献   
954.
近44 a中国冬夏气温变率及其对区域变暖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利用近44a中国85个测站冬夏季逐日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序列,研究冬夏季温度季节变率及其时空演变特征,探讨其对区域变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除高原、西南、东北以外的中国大部分地区,温度的季节变率存在显著下降趋势,是近期变暖的稳定区,其中变暖最为稳定、显著的区域是西北、华北地区,东北北部虽变暖幅度很大,但稳定性最差;夏季,长江中下游及其江南地区温度变率存在显著上升趋势,20世纪70年代后年际变幅明显增大,表明该地区80年代降温的稳定性差。  相似文献   
955.
海南岛抱板群岩石高温高压实验及金成矿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温高压实验岩石学是地质学、岩石学领域中的“硬科学”犤1999,王德滋,等犦。目前高温高压实验岩石学研究主要是针对单一岩石的熔化和融离实验,而针对多物源成因的花岗岩模拟其物源贡献大小的实验岩石学及同时发生的成矿作用研究基本上是一个空白。文章根据海南岛戈枕含金剪切带中元古代花岗岩的物源特征及与之有关的戈枕式金矿成因特点,通过高温高压实验岩石学模拟,初步探讨古中元古代抱板群岩石高温高压下的熔融行为及金的成矿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具原地-半原地性质的中元古代花岗岩很可能是由6份(或4份)石英绢云母片岩+1份斜长角闪片麻岩、在压力为1.879~2.143GPa、温度849~901℃的条件下部分熔融形成的,部分熔融过程同时还发生了金的聚集和活化迁移。  相似文献   
956.
温度对土壤水分运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温度对土壤水分运动的影响,温度影响的机理和考虑温度影响的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学模型,以及目前所用的实验研究方法,同时提出了本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957.
地震前低频事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了几种强震前超低频事件的观测证据,并通过实验,研究了产生和传播机理。初步结果表明,微破裂的集结和断层的破裂起始会出现超低频脉冲,并透射到空气中形成次声波。塑性体的冲击或超临界流体的膨胀比脆性破裂更容易激发(超)低频波,且不伴随明显高频辐射成分。这样可以较为合理地解释震前“平衡”背景下的(超)低频事件。对实验中破坏前的低频脉冲给出了断裂力学解释。断裂力学的实验和膨胀--扩容理论证明了震前会产生断层的张裂隙,从而为超临界流体提供了运移空间。流体在运移过程中突然涨缩会激发(超)低频辐射波。讨论了改进(超)低频事件的观测条件问题。  相似文献   
958.
对2001年8月27日至9月1日海南岛受热带风暴"菲特"的各个阶段影响而出现的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这次特大降水是由"菲特"的特征、路径以及海南岛的地形等因素造成了降水分布的时空不均匀。  相似文献   
959.
近十余年世界的我国隐蔽油藏勘探取得了巨大进展,其关键技术是高精度的三维地震及在此基础上的层序地层学研究,二者的结合已被油气产业部门当作勘探中的“权威性技术”。断陷湖盆在我国东部含油气资源的重要性居首位,控制层序形成演化的诸因素中,构造,古气候和在区域古地理格局中的位置对湖盆的类型和演化起着决定作用,需要按照断陷湖盆的沉积构造演化特征建立有预测功能的层序构成模式,在成熟的勘探区,重新建立等时层序地层格架,进行体系域精度的工业制图,阐明沉积体系的分布规律,使用高精度地球物理技术对圈闭定位,并对构造坡折带和低位域扇体给予重点注意,用这种技术方法指导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已经并必将有许多重要发现。  相似文献   
960.
对华北一次特大台风暴雨过程的位涡诊断分析   总被引:59,自引:23,他引:36  
于玉斌  姚秀萍 《高原气象》2000,19(1):111-120
通过对9608号台风低压及其外围暴雨位和等熵面上物理量场的分析,揭示了台风低压北上诱发暴雨过程的位涡场的结构及冷空气对暴雨增幅的作用,给出此次暴雨增幅过程的图像。分析表明:对流层低层中高纬度冷空气(高位涡)扩散南下在台风低压环流区附近的“侵入”作用是此次特大暴雨过程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等熵面位涡的分析进一步说明了中高纬地区冷空气的活动状况;对流层高层或平流层低层位涡的下传有利于位势不稳定能量的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