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76篇
  免费   2271篇
  国内免费   2928篇
测绘学   3370篇
大气科学   2412篇
地球物理   2377篇
地质学   6691篇
海洋学   1835篇
天文学   419篇
综合类   1407篇
自然地理   2564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390篇
  2021年   502篇
  2020年   521篇
  2019年   638篇
  2018年   456篇
  2017年   607篇
  2016年   559篇
  2015年   689篇
  2014年   842篇
  2013年   862篇
  2012年   968篇
  2011年   1088篇
  2010年   854篇
  2009年   917篇
  2008年   948篇
  2007年   1141篇
  2006年   1078篇
  2005年   1028篇
  2004年   962篇
  2003年   808篇
  2002年   804篇
  2001年   615篇
  2000年   594篇
  1999年   478篇
  1998年   467篇
  1997年   403篇
  1996年   336篇
  1995年   295篇
  1994年   280篇
  1993年   204篇
  1992年   148篇
  1991年   109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9 毫秒
461.
对华北地区石炭-二叠系、下第三系、中上元古界沉积物和油样的低环萜烷参数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油源对比,表明石炭-二叠系部分样品与该区轻质油的关系密切。进一步分析这套地层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后,提出壳质组含量和成熟度是决定石炭-二叠系能否生成轻质油的主要因素,并提出该区煤系地层生成轻质油的成熟度下限是镜质组反射率R0为1.1%。  相似文献   
462.
全国地质灾害趋势预测及预测图编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区域地质灾害预测是地质灾害研究的难题。本文运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风险评价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将全国剖分为2700个单元,对地质灾害进行现状评价,并与已数字化的地质灾害图件进行单要素叠加,编制了全国地质现状等值线图,在现状评价基础上,对地质灾害进行趋势预测,将降雨条件、区域地震活动、区域地壳稳定程度、区域岩组条件和人类工程活动等作为区域地质灾害演变的因素,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进行综合评判,编制了1:600万中国地质灾害趋势预测图。  相似文献   
463.
自然灾害研究中几个观念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人类生活环境系统的整体观角度讨论了自然灾害的两重性、关连性及人类圈之形成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认为自然灾害从短时间尺度和小范围看是灾变, 从长时间尺度和大范围看是一种自调节、自平衡过程;自然灾害与人类社会存在着双向效应关系;自然灾害的关联性(群发共生现象)是由其同源性、链发性和韵律性决定的;人类圈是地球演化进入新阶段的产物, 它具有进行层次深、作用强度高、活动领域宽和通过信息实现调控的特点。建立上述观念, 对灾害研究、减轻灾害损失,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64.
耿国仓  袁效奇 《甘肃地质》1996,5(2):11-20,T004
钻井资料证实,内蒙巴彦浩特盆地东部保存有较完整的石炭系,其中上石炭统羊虎沟组厚达459.6m。经72块岩样分析鉴定,共发现62属119种孢粉,含6个新种。可概括为上下两个孢粉组合,上组合称Densosporitesbelulus-Crassisporalatigranifer-Lycosporagranulata(简称BLG)组合,下组合称Crasisporalatigranifer-Camptoriletesreticuloformis-Vestisporacostata(简称LRC)组合。地质时限为晚石炭世中期羊虎沟组(维斯法期A—C)。  相似文献   
465.
本文提出延边地层区的晚石炭世地层有两种类型:一是原地系统的天宝山组;二是外来岩块,包括原山秀岭组。并建议停止使用山秀岭组一名。  相似文献   
466.
露天矿边坡实用型专家系统PESOPS V1.0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彰明 《岩土力学》1996,17(4):48-55
结合边坡工程和岩质边坡普遍存在的问题,建造了一个露天矿边坡实用型专家系统PESOPS V1.0。介绍了滑坡预报子系统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应用实例表明该子系统适用性强,预报可靠、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467.
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汪集Yang 《地学前缘》1996,3(3):96-100
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在自然界和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这类地热系统在阐明地区构造活动性、地热资源形成、分布以及水-岩相互作用和有用元素富集成矿等方面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重点介绍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的特点及其形成模式、在我国的分布,并以漳州地区为例作出实例剖析。  相似文献   
468.
流体成矿系统与成矿作用研究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贾跃明 《地学前缘》1996,3(4):253-258
对几乎所有金属矿床类型来说,其形成过程均与金属从源岩的活化、原始渗滤、矿质运移和金属沉淀富集成矿关系密切,这些过程主要是由流体的运动和作用完成的。因此,识别金属和流体的来源,追溯流体从源区将金属运载至最终成矿部位所经过的路径,以及查明金属和流体沿运移通道发生的物理、化学和时间上的各种变化及其特殊性质,可以为矿床评价与勘查提供很有价值的定量成矿信息。成矿流体的来源-运移-沉淀(-堆积)过程会以流体成矿系统的形式保留下来。对流体成矿系统和作用的全面了解可通过调查活动的和古代的两种系统获得。活动流体成矿系统是目前正在进行原始矿质搬运的系统,调查这些系统可对运移通道中的含矿流体进行取样和监测研究。古流体成矿系统包括各时代从含金石英脉到铅-锌矿脉系统的所有热液脉型矿床以及沉积喷气型和所谓层控矿床。对含矿矿物和岩石的广泛岩石学、化学、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研究将为定量评价与预测矿床的分布和变化提供至关重要的资料。流体成矿系统内具有一些重要特征,如各种地质要素的方向性、相关性和指示性变化。  相似文献   
469.
A core from the Cambay Shale Formation of the Cambay Basin, containing immature Type III organic matter, was pyrolysed at 300°C for different durations of time to different maturation levels. Fractionation effects were studied employing a three-step extraction technique after removal of the expelled pyrolysate. The extractable organic matter (EOM) obtained on extraction of the whole core is assumed to be that present in open pores, while that obtained on finely crushing the sample is assumed to be that present in closed pores. The EOM obtained from 1 cm chips is termed EOM from semi-open pores. The gross composition of the pyrolysates expelled during pyrolysis is not similar to the oils reservoired in the area, and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fractionation observed between expelled pyrolysates and unexpelled EOM. Our study indicates movement of fluids between closed, semi-open and open pores. In both systems, there is a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EOM in open pores than in semi-open and closed pores, and the fraction of EOM in open pores is much greater in the artificial system than in the natural system. Fractionation effects on n-alkane and isoprenoid hydrocarbon-based parameters were also studied. n-Alkenes are present in semi-open and closed pores of the immature core and in the core after it was pyrolysed to 300°C for 6 and 48 h, but are absent in the open pores. n-Alkenes are present in closed pores in the naturally matured core. Presence of n-alkenes in the pyrolysates expelled during the 6 and 48 h experiments, but their absence in the open pores of the core, indicates that expulsion also occurs through temporary microfractures during laboratory pyrolysis, whereas in the natural system expulsion from closed pores seems to be only via semi-open and open pores.  相似文献   
470.
于飞 《探矿工程》1996,(2):47-48
介绍了MD-50型钻机液压系统的设计原理和主要液压元件的选择依据,并通过对设计和实践的总结,谈了作者在全液压钻机液压系统设计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