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104篇
测绘学   48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160篇
地质学   290篇
海洋学   82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7 毫秒
121.
库车前陆褶皱冲断带自北向南可分为基底冲断带、箱状背斜带、梳状背斜带和挠曲褶皱带,东西方向上可分为西段、中段和东段。本文分段叙述了各变形带的变形特征,指出东段箱状背斜带不发育,秋里塔格山脉(构造带)东延未进入东段,因而总体看自西向东变形强度减弱,地形上趋于夷平。该冲断带的形成经历了两次重大的冲断活动,分别发生在中新世和早(-中)更新世;相应地,该带可分为南、北两个"盆""山"亚系统,两者在地层记录、变形期次和变形机制上尚有若干差异。库车前陆褶皱冲断带的发育,除了受南天山的冲断和向南扩展引起的近南北向挤压应力场控制外,还受到基底断裂在新生代的活化和膏盐层底辟的制约,前者以近北西向的构造变换带及其共轭发育的近北东向断层最为重要,后者既控制了秋里塔格山脉的形成(主要受垂直的挤压应力场作用),也在库车前陆褶皱冲断带东西方向的变形分段中起了重要作用。文章还讨论了变形与地貌发育的关系和在油气勘探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2.
The possibility of recrystallization is a long‐standing barrier to deciphering the genetic origin of dolomites. There is often uncertainty regarding whether or not characteristics of ancient dolomites are primary or the consequence of later recrystallization unrelated to the original dolomitization event. Results from 65 new high‐temperature dolomite synthesis experiments (1 m , 1·0 Mg/Ca ratio solutions at 218°C) demonstrate dolomite recrystallization affecting stoichiometry, cation ordering and nanometre‐scale surface texture. The data support a model of dolomitization that proceeds by a series of four unique phases of replacement and recrystallization, which occur by various dissolution–precipitation reactions. During the first phase (induction period), no dolomite forms despite favourable conditions. The second phase (replacement period) occurs when Ca‐rich dolomite products, with a low degree of cation ordering, rapidly replace calcite reactants. During the replacement period, dolomite stoichiometry and the degree of cation ordering remain constant, and all dolomite crystal surfaces are covered by nanometre‐scale growth mounds. The third phase (primary recrystallization period), which occurs in the experiments between 97% and 100% dolomite, is characterized by a reduced replacement rate but concurrent increases in dolomite stoichiometry and cation ordering. The end of the primary recrystallization period is marked by dolomite crystal growth surfaces that are covered by flat, laterally extensive layers. The fourth phase of the reaction (secondary recrystallization period) occurs when all calcite is consumed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stoichiometric dolomite with layers as well as a continued increase in the degree of cation ordering with time. Inferences of recrystallization, in natural dolomite, based on cation order or stoichiometry of dolomite, usually depend on assumptions about the precursor dolomite subjected to recrystallization. If it is assumed that the experimental evidence presented here is applicable to natural, low‐temperature dolomites, then the presence of mounds is direct evidence of a lack of recrystallization and the presence of layers is direct evidence of recrystallization.  相似文献   
123.
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土壤NO3-N深层积累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长期试验资料为基础,着重分析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系统中施肥、作物、降水、耕作措施以及土壤类型和特性对产生土壤NO3-N深层积累的影响.分析发现,氮肥的过量施用和400~800 mm降水量偏低是导致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NO3-N积累在100~300 cm土层的主要因素.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NO3-N深层积累显著增加;氮磷配施有助于降低其积累量.不同作物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效率也是影响NO3-N深层积累的因素,作物之间的轮作方式会有效降低NO3-N深层积累;休闲期种植合理植物可有效降低NO3-N深层积累.NO3-N深层积累主要产生在质地较重的土壤上,带正电荷粘土矿物对NO3-N吸附是导致热带土壤中NO3-N积累的主要因素.深入研究深层积累NO3-N的生物有效性、迁移变化机理、与作物根系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土壤性状和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4.
在中下扬子地区地壳区域性滑动层位岩石物性力学参数研究的基础上,对上扬子地区地壳的相应岩层进行了系统的定量测试。其滑动层位各种参量在塑性、韧性和粘性上所表现出特征的规律,在我国南方型数字地层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可比性。同时,也揭示了地壳的构造分层性,并可作为上扬子板块浅层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分析的重要依据和建库信息。  相似文献   
125.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断裂类型及油气勘探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柴西地区油气成藏及其与青藏高原隆升的关系,我们借助生长断层定性和定量分析,总结出该区断裂在演化上总体可归纳为两个主要形成时期和4种表现形式:早期形成时期(E1+2?N),中生代以来开始活动,多数终止于下油砂山组末(约14.9 Ma); 晚期形成时期(N?Q),上油砂山组开始活动,狮子沟组(约8.2 Ma)以来活动尤为剧烈,持续至今。在形式上主要表现为限于下或上构造层的生长断层; 贯穿下、上构造层的生长断层和后期断层4类。柴西地区的这种断裂构造特征,与青藏高原的分阶段隆升相对应,控制着该区的油气运移、成藏、保存及改造,对我们在柴西地区的油气勘探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6.
The stable growth condition of a segregated ice layer is studied by the use of the principle of mass and heat conservation. This condition evidently depends upon the properties of a thin transitional zone, which is believed to exist between the boundary of an ice layer and a 0[°C] isotherm. All probable models of the transitional zone are classified and the conditions for each model is derived. The effect of the small amount of soil minerals contained in an ice layer is also studied.  相似文献   
127.
抗拔型三重摩擦摆隔震支座是一种新型隔震支座。以框架结构为例,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6层和10层普通抗震结构和带该支座的基础隔震结构模型;通过模态分析,得到了结构的自振周期;通过地震响应分析,提取了6层框架隔震层和顶层的位移、加速度和剪力时程曲线,并提取了不同层数不同结构类型的各层间位移、加速度幅值。结果表明:与抗震结构相比,基础隔震结构周期显著增大;隔震结构的变形主要集中在隔震层,隔震层以上的结构基本为整体平动,结构的地震位移反应得到了有效的减小;采用抗拔型三重摩擦摆隔震支座能降低结构地震加速度反应;设置抗拔型三重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多层数隔震结构的能量衰减不如低层数的隔震结构迅速。  相似文献   
128.
非线性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利用作者给出的土的剪切动力本构关系的动态骨架曲线模型,结合显式差分数值逐步积分方法,给出了一种分析非线性土层地震反应的方法。反应计算中,地震效应视为基底剪切波垂直入射,且考虑了上部土层中能量向弹性基底辐射的效应。文章最后给出了本方法应用的一个算例,并给出了相应的等效线性化方法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29.
曹洁  张永生  宋天锐 《地球学报》2013,34(1):103-110
黑龙江东部盆地群是我国东部重要的中生代陆相含油气区,属东北含油气亚区的一部分。早白垩世以陆相湖泊沉积为主,但有多次规模不等的海侵事件发生,本次研究进一步对鸡西盆地鸡D7井下白垩统城子河组和穆棱组砂岩的结构构造、矿物排列、碎屑岩组分、胶结物、综合结构系数、重矿物等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在早白垩世地层发现了具典型滨海潮下带特征的双粘土层构造;该层位砂岩多为少石英或者石英含量在25%左右的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胶结物以碳酸盐为主;受海侵作用影响,城子河组砂岩综合结构系数平均值为20.16,穆棱组平均值为46.65,表明穆棱期比城子河期受海侵影响更为明显;并且在砂岩中发现重矿物20余种,呈条带状富集,尤其是特征矿物海绿石、自生独居石、莓状黄铁矿及自然金等具明显海侵相特征。本次研究为黑龙江东部盆地群海侵的存在提供了一系列沉积学证据。  相似文献   
130.
无限水深聚焦波完全非线性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势流理论提出一种新的高阶边界元方法对无限水深的聚焦波浪进行完全非线性数值模拟.自由水面满足完全非线性边界条件,模拟波浪的非线性效果可以达到更高阶.利用镜像原理,建立一种全新的格林函数应用到无限水深的数值波浪水槽中,以致于两无限深水槽侧壁的积分可以被排除.为了产生相应的入射波和吸收出流波浪,一个由点源组成的造波装置被布置于计算域内,同时人工阻尼层被用来吸引出流波浪,由波浪聚焦的方法得到极限波浪.通过开展线性和完全非线性聚焦波浪的数值实验及与理论解对比,验证本数值模型可以用来模拟无限深水域的极限波浪,且在出流边界没有反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