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9篇
  免费   547篇
  国内免费   1129篇
测绘学   192篇
大气科学   2150篇
地球物理   358篇
地质学   613篇
海洋学   252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17篇
自然地理   175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对能动断层概念史的研究,可以揭示出能动断层的核心意义以及与活动断层的区别和联系。能动断层的鉴定以确定未来地表或近地表断层错断可能性为目的,与地震地面运动相比是一种不可设计的厂址评价要素。因此,在厂址适宜性评价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2.
Quantifying the potential ash fall hazards from re-awakening volcanoes is a topic of great interest. While methods for calculating the probability of eruptions, and for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ephra dispersal and fallout exist, event records at most volcanoes that re-awaken sporadically on decadal to millennial cycles are inadequate to develop rigorous forecasts of occurrence, much less eruptive volume. Here we demonstrate a method by which eruption records from radiocarbon-dated sediment cores can be used to derive forecasting models for ash fall impacts on electrical infrastructure. Our method is illustrated by an example from the Taranaki region of New Zealand. Radiocarbon dates, expressed as years before present (B.P.), are used to define an age-depth model, classifying eruption ages (with associated errors) for a circa 1500–10 500 year B.P. record at Mt. Taranaki (New Zealand). In addition, data describing the youngest 1500 years of eruption activity is obtained from directly dated proximal deposits. Absence of trend and apparent independence in eruption intervals is consistent with a renewal model using a mix of Weibulls distributions, which was used to generate probabilistic forecasts of eruption recurrence. After establishing that interval length and tephra thickness were independent in the record, a thickness–volume relationship (from [Rhoades, D.A., Dowrick, D.J., Wilson, C.J.N., 2002. Volcanic hazard in New Zealand: Scaling and attenuation relations for tephra fall deposits from Taupo volcano. Nat. Hazards, 26:147–174]) was inverted to provide a frequency–volume relationship for eruptions. Monte Carlo simulation of the thickness–volume relationship was then used to produce probable ash fall thicknesses at any chosen site. Several critical electrical infrastructure sites in the Taranaki Region were analysed. This region, being the only gas and condensate-producing area in New Zealand, is of national economic importance, with activities in and around the area depending on uninterrupted power supplies. Forecasts of critical ash thicknesses (1 mm wet and 2 mm dry) that may cause short-circuiting, surges or power shutdowns in substations show that the annual probabilities of serious impact are between ~ 0.5% and 27% over a 50 year period. It was also found that while large eruptions with high ash plumes tend to affect “expected” areas in relation to prevailing winds, the direction impacts of small ash falls are far less predictable. In the Taranaki case study, areas out of normal downwind directions, but close to the volcano, have probabilities of impact for critical thicknesses of 1–2 mm of around half to 60% of those in downwind directions and therefore should not be overlooked in hazard analysis. Through this method we are able to definitively show that the potential ash fall hazard to electrical infrastructure in this area is low in comparison to other natural threats, and provide a quantitative measure for use in risk analysis and budget prioritisation for hazard mitigation measures.  相似文献   
63.

极移高精度预报对卫星实时定轨、深空探测器导航等应用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联合有效角动量(Effective Angular Momentum, EAM)与国际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服务组织(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 IGS)提供的超快解数据进行极移预报的方法.该方法基于IGS超快解数据得到的极移第1天预报值, 对引入EAM得到的极移预报结果进行校正, 获得联合预报值.首先, 基于LS(Least Squares)+AR(Auto-Regressive)模型实现了引入EAM的极移预报, 相对国际地球自转与参考系统服务组织(International Earth Rotation and Reference Systems Service, IERS)提供的公报A数据, 在超短期(第1~10天)预报跨度可以得到更高精度的极移预报结果, 其中大气和海洋角动量发挥了主要作用.其次, 鉴于IGS超快解数据精度高、更新快的特点, 以IGS超快解为基础数据, 基于LS+AR模型可以得到极移第1天预报值, 其精度显著优于IERS公报A的极移第1天预报值.最后, 利用第1天预报值对顾及有效角动量的预报结果进行校正获得了联合预报值, 进一步提高了超短期极移预报精度(尤其是第1~5天).2020年7月24日—2022年1月30日间的联合预报结果表明: 第1~20天的预报值总体优于IERS公报A的预报值.其中, 第1~10天的预报精度显著提升, 在预报第1天, XY方向预报值相对公报A预报值的精度提升分别可达39.5%~62.3%和24.5%~51.9%;在预报第10天, 相对公报A预报值的精度提升分别可达28.0%~28.9%和21.9%~23.4%.

  相似文献   
64.
通过对黑龙江亚板块及其临近区域的不同时段地震活动图像研究分析,发现了中强震前地震活动图像的一些特点,再回归到地震动力学环境中去,建立了理论解释模型和两条判据假说。以此为基础并结合近年来地震活动图像综合分析后,我们在2005年下半年黑龙江省地震趋势会商意见中提出:松嫩盆地是5级以上中强震的主要孕震区。2005年7月25日林甸Ms 5.1地震对此给予了验证。本文对此过程阐述并作进一步分析,希望这种综合预报方法对地震预报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5.
对中国地震局原分析预报中心测震学科1988~1999年度划定的南北地震带强震(M≥7)危险区进行了回顾和分析。 结果表明, 从过程角度研究前兆地震活动图像及其演变是年度和中短期强震预测的有效途径, 这为南北地震带强震震情跟踪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66.
67.

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对地震活动大数据进行挖掘,识别出一些过去认识不到的异常,提高地震预测的准确性,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科学问题.本文基于川滇部分地区(24°N—32°N,98°E—106°E)地震目录,采用滑动的时空窗口,选取16个反映地震时空强度分布特征的地震预测因子,建立了长短时记忆(LSTM)神经网络,对研究区域9个子区块未来一年的最大地震震级进行预测.通过设置训练集:测试集=8:2和训练集:测试集=7:3两个不同的训练测试模型,对过往发生的地震进行了回溯性预报.结果表明:训练集:测试集=7:3模型能够利用1970年1月至2004年9月的地震目录进行学习,成功回溯性预报2008年汶川地震;训练集:测试集=8:2模型利用1970年1月至2009年5月资料进行训练,回溯性预报2010—2019年间6级以上地震的R评分为0.407,回溯性7级地震预报时准确率高达92.31%.本文还探讨性给出预测意见:2022年2月前研究区西部、中部、东部、西南部存在发生5.1~5.3级地震的潜在危险性.

  相似文献   
68.
本文分析了部分地震学指标的物理意义。通过对华东地区1970年以来14个指标的全时间扫描,并使用华东地区Ms≥5.0地震进行对应,结果表明,选取Rm值、b值和AC值进行同步异常分析,能显著提高华东地区的有震报震率,但有漏报。对目前华东地区异常集中区(南黄海及其沿岸地区)进行时间扫描,结果显示该异常集中区未出现同步异常,认为该区域短期内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69.
Bayes判别分析法与地震短临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晓青  石绍先  丁香 《地震》1999,19(1):33-40
建立了一套完整的Bayes判别分析方法,并提出了明确的衡量综合预测结果所冒风险大小的风险代价比Kdn该方法可用于不同时间尺度的地震综合预测。选取云南地区1994~1996年的水氡观测资料,采用X2统计检验法识别前兆异常,利用Bayes判别分析方法对云南地区的强震活动性进行了内符检验和外推预测。在风险代价比Kdn取4的情况下,内符检验的R值可达0.54,外推时空占有率0.07,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0.
太阳X-EUV成像望远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太阳X_EUV成像望远镜用来监测和预报影响空间天气变化的太阳活动,专门服务于空间天气预报研究. 望远镜工作在4~100?的X射线波段和195?极紫外谱段,视场角45′,角度分辨5″,提供全日面、高分辨的成像观测. 文中分析了太阳X、EUV波段的成像观测应用,介绍了X_EUV望远镜的基本设计,分析了望远镜对不同温度日冕等离子体的敏感性、对不同太阳活动现象的响应及反演日冕等离子体参数过滤片的组合利用. 太阳X_EUV成像望远镜集成了掠入射望远镜和正入射望远镜两套系统,扩展了单一X射线望远镜的成像功能,能够观测更多的太阳爆发先兆现象或者伴生现象,是目前国际上同类仪器中最新的太阳成像监测仪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