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933篇 |
免费 | 3604篇 |
国内免费 | 133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767篇 |
大气科学 | 1438篇 |
地球物理 | 2640篇 |
地质学 | 3988篇 |
海洋学 | 1311篇 |
天文学 | 54篇 |
综合类 | 1048篇 |
自然地理 | 162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3篇 |
2024年 | 356篇 |
2023年 | 401篇 |
2022年 | 540篇 |
2021年 | 671篇 |
2020年 | 724篇 |
2019年 | 654篇 |
2018年 | 492篇 |
2017年 | 659篇 |
2016年 | 677篇 |
2015年 | 659篇 |
2014年 | 760篇 |
2013年 | 882篇 |
2012年 | 839篇 |
2011年 | 793篇 |
2010年 | 650篇 |
2009年 | 722篇 |
2008年 | 739篇 |
2007年 | 805篇 |
2006年 | 685篇 |
2005年 | 661篇 |
2004年 | 558篇 |
2003年 | 463篇 |
2002年 | 412篇 |
2001年 | 347篇 |
2000年 | 293篇 |
1999年 | 247篇 |
1998年 | 248篇 |
1997年 | 200篇 |
1996年 | 147篇 |
1995年 | 131篇 |
1994年 | 115篇 |
1993年 | 84篇 |
1992年 | 85篇 |
1991年 | 39篇 |
1990年 | 38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依据灾害系统理论,从生态环境脆弱性、气候变化影响风险性及社会经济暴露性三方面出发,构建中国大陆沿海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体系。采用乘法计算模型,即风险=脆弱性×危险性×暴露性,求得自然灾害综合评价指数。分析探究中国大陆53个沿海城市自然灾害风险特征,识别高风险、高脆弱性区域。 相似文献
92.
利用三维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建立数字地球模型,采用专题制图仪影像与三维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结合方式进行遥感地质解译,描述了地质遥感影像特征,确定出山东省的旅游地质资源分布范围和具有开发远景的旅游地质资源十多处。建立了旅游地质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三维多功能一体化管理与应用。为山东省旅游地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及科学研究提供了详实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3.
卢莹;颜惠庆;杨俊凯;段晓晔 《测绘地理信息》2018,43(6):106-109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具有全天时、全天候、高分辨率等优势,已经发展成为矿区开采沉陷的新型监测手段,其中以二轨差分干涉处理方法最为常见,由于该方法需借助外部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elevationmodel,DEM),DEM的精度将直接影响地表形变的监测精度。因此,有必要研究不同分辨率、不同精度DEM对地表变形监测的影响。实验以河北某矿为例,对比分析了不同分辨率DEM对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监测精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RTM-1比其他3种外部DEM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更适合作为外部参考DEM。 相似文献
94.
讨论了多余观测值在一定条件下按设计目标函数与多余观测数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行平面变形监测网优化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以某抽水蓄能电站平面监测控制网为例,采用COSA软件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和对比分析,说明了平面监测控制网优化设计的必要性和所产生的效益。 相似文献
95.
李志伟;李克昭;赵磊杰;王云凯 《测绘地理信息》2018,43(3):36-40
将灰色MGM(1,n )模型和马尔科夫理论有机结合,构建了多变量灰色马尔科夫预测模型。以某建筑物的沉降实测数据为基础,进行了灰色GM(1,1)、MGM(1,n )和新模型的预测结果计算比较。结果表明,新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灰色GM(1,1)和MGM(1,n )模型,新模型使预测结果更加准确、可靠,具有实际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6.
程滔;李广泳;陶舒;周旭;毕凯 《测绘地理信息》2018,43(3):103-107
提出了一种基于矢栅协同的地表覆盖变化信息提取方法,并详细分析了其关键技术。在变化检测指标设计中,提出顾及遥感指数量化范围拉伸的变化发现算法;通过选取试验区,利用统计计算与空间叠置分析,提取出地表覆盖变化发生区域与变化类型信息,对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该方法以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本底数据作为基础,可获得高精度的地表覆盖变化信息,能够为地理国情监测提供一种适用而有效的、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变化信息提取模式。 相似文献
97.
文中给出了现场液化监测和现场液化试验的基本概念,综述了40多年来国内外土壤液化领域在现场液化监测和现场液化试验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其优势和不足。其中,重点介绍了近15年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支持的NEES(Network for Earthquake Engineering Simulation,NEES)计划(2004-2014年)和NHERI(Natural Hazards Engineering Research Infrastructure,NHERI)计划(2015-2019年)中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目前,我国大陆地区在现场液化监测方面的成果尚属空白,在现场液化试验方面的进展也十分缓慢,亟需发展。同时指出,开展可重复、易操作、多工况的现场液化试验,是未来土壤液化研究中值得关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8.
城市居住单元环境质量的高分辨率遥感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由于其较高的空间分辨率使得在居住单元的尺度上进行城市环境质量的遥感评价成为可能。所研究的评价方法在选取传统的环境评价指标如绿地景观结构参数、建筑容积率参数基础上,提出了平均可视面积、影像地物交替复杂度以及山体、水体、绿地、道路等外界地物影响力等指标,进一步研究了相关指标的分析方法。最后采用模糊评判的方法得到各参数指标的评判矩阵,进一步获得各居住单元综合指标评价的最终结果。使用厦门市QuickBird遥感影像进行了相关评价方法的实验,对8个典型居住单元的环境评价实验研究表明,利用高分辨率影像进行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是一种成本较低、简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0.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MS7.0级地震发生后,在灾区应急获取了多种高分辨率航空和无人机遥感影像,并快速解译提取了灾区建筑物震害信息.采用地震烈度遥感定量评估方法,利用2008年汶川8.0级地震等震后震害遥感解译和现场调查研究确定的经验震害遥感定量评估模型,获得了芦山地震灾区126个主要居民点的地震烈度遥感评估结果,并据此圈画了地震烈度分布遥感评估图.结果显示,本次地震Ⅸ度区面积约150km2,Ⅷ度区面积约900km2.该结果在第一时间(4月21日晚)提供给了中国地震局地震现场应急指挥部.对比分析显示,地震烈度遥感快速评估结果与中国地震局4月25日公布的地震烈度图,以及与笔者在现场实地进行的建筑物震害详细调查结果基础上评定的地震烈度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表明强烈地震发生后,借助于快速获取的灾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可以快速估计地震烈度分布,对地震灾区灾情估计和抗震救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