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7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123篇
测绘学   108篇
大气科学   61篇
地球物理   113篇
地质学   264篇
海洋学   77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03篇
自然地理   6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从动力学的角度讨论了板块运动的驱动机理,并提出了计算板块扩张速度的公式,然后求出了不同类型板块的扩张速度。用此公式所计算出的板块扩张速度与实际观测速度很符合。  相似文献   
72.
深埋隧道外水压力计算的解析-数值法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在高水头富水区,抗水压衬砌设计的关键在于外水压力的计算。深埋隧道排水时,沿轴线方向上流入隧道的水量来自于隧道掌子面的前方,当隧道施工足够长度后,可以认为已施工断面的地下水只从隧道两侧向断面内运动,此时可将三维问题处理为二维。对于深埋隧道,当其断面远小于水头时,可处理为一个点井;隧道全断面排水时,隧道断面线可处理为定流量边界。首先建立隧道排水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采和经验解析法预测隧道的涌水量,然后将涌水量代入隧道围岩渗流的剖面二维模型,模拟隧道排水时围岩渗流场的分布,再采用作用系数的方法计算出隧道衬砌的外水压力。  相似文献   
73.
藏北高原土地沙漠化现状及其驱动机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董玉祥 《山地学报》2001,19(5):385-391
作为青藏高原主体的藏北高原是我国土地沙漠化三大分布区之--青藏高原分布区的代表性地域,是研究现代土地沙漠化过程及其形成机制的重要地区。本文从沙漠化土地的类型、面积与分布等方面详细分析了藏北高原土地沙漠化的现状,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探讨了该区现代沙漠化过程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其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藏北高原是我国重要的沙漠化土地分布区、沙漠化土地面积大、类型多、程度重、分布广、危害重,其形成与发展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自然过程与人为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气候变化是其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74.
东北平原西部沙地近10年的沙质荒漠化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李宝林  周成虎 《地理学报》2001,56(3):307-315
东北平原西部沙地位于欧亚大陆中纬度巨型沙带的东部边缘,为我国沙质荒漠化土地的东缘,是我国自然环境最好的沙区,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沙质荒漠化景观日益明显,尤其是南部的科尔沁沙地,沙质荒漠化已十分严重,已经超过与其相邻的西部环境条件更差的沙区,利用RS和GIS,根据NOAA/AVHRR数据建立的沙质荒漠化监测指标,对东北平原西部沙地沙质荒膜化现代过程进行了动态监测,在此基础上利用TM数据对沙质荒漠化的发展方式与成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区域沙质荒漠化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5.
On arable land changes in Shandong Province and their driving force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ntroductionAlmost all the provinc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 in China have experienced decrease of arable land in the process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opulation growth and urbanization. The situation is more serious in Shandong Province because of the big population and being an agricultural province. From 1949 to 1999, the arable land was decreased by more than 2 million ha in this province accompanied by rapid population growth. The total population in the province in 1999 was twice of t…  相似文献   
76.
Mt. Qomolangma (also known as Mt. Everest), the world’s highest mountain, is situated over the world’s highest plateau, the Tibetan Plateau. Because of its height and because of its distance from industrialized areas, the environmental state of the Mt. Qomolangma region can normally be considered “undisturbed”. It is interesting to investigate how this “undisturbed” state has been changing with time and whether it has been influenced by large environmentally disruptive events such as the Kuwait oil fires of 1990 and 1991 (Small, 1991). In order to do this, riv-er 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Rongpu River at Rongpu Temple Station in the summers of 1992 and 1993, as was done in 1975, and aeroso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the summer of 1992 at the same station as was done in 1980. River water samples were analyzed usin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AAS) at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erosol samples were analyzed using proton-induced x-ray emission (PIXE) at the University of Fudan in Shanghai.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chemical species in the river water at Rongpu Temple Station were much higher in the summer of 1992 than they were in 1975 and 1993, and the concentrations of atmospheric chemical species were much higher in 1992 than they were in 1980. The environment of the north slope of Mt. Qomolangma was therefore heavily polluted before and/or during the summer of 1992, possibly due to the Kuwait oil fires in 1990 and 1991.  相似文献   
77.
重力学反问题中零外部位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斐 《地球物理学报》1996,39(4):512-521
对重力学反问题研究中零外部位密度的数学性质及物理意义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分析.首先从基本定义及条件的描述入手,推演出其数学表示和限制,由此揭示重力学反问题的非适定性形态,进而论及其与非零外部位密度之间的数学关系.由此证明对应于给定外部位的场源函数可以分解成零外部位密度与调和密度的直和.通过对其物理意义的讨论,为地球物理反演非零外部位场源及物理大地测量学构制等效场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8.
本文对GPS基线向量网的可靠性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作为相关观测值的单个基线向量的可靠性指标和粗差检验方法,并通过对实测网和模拟网的计算与分析,得出了一些有关GPS基线向量网可靠性设计的建议和结论。  相似文献   
79.
    海洋构造地球物理或构造物理学是海洋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它是构造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一门很有前景的新兴边缘学科。80年代这一新兴学科有较明显的发展,90年代这一学科在板块运动、驱动机制的定量研究以及在巨型断裂、造山带与盆地形成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将有重要的突破,我国在90年代应加强对南海这一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的构造地球物理研究。  相似文献   
80.
王乐洋  朱建军 《四川测绘》2006,29(4):147-149
反演模型质量的好坏对反演结果及后期的反演解释影响很大.本文给出了大地测量反演模型准外部检验的基本理论,提出了观测数据的划分方法和反演模型准外部质量控制的标准,当没有先验信息对模型进行检验和约束且数据量很大、很复杂时,该法是一种很有效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