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09篇
  免费   2342篇
  国内免费   2476篇
测绘学   1125篇
大气科学   1322篇
地球物理   3986篇
地质学   5797篇
海洋学   1148篇
天文学   2010篇
综合类   922篇
自然地理   1517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184篇
  2022年   341篇
  2021年   378篇
  2020年   434篇
  2019年   534篇
  2018年   380篇
  2017年   441篇
  2016年   486篇
  2015年   538篇
  2014年   619篇
  2013年   730篇
  2012年   715篇
  2011年   727篇
  2010年   573篇
  2009年   853篇
  2008年   818篇
  2007年   973篇
  2006年   891篇
  2005年   745篇
  2004年   687篇
  2003年   657篇
  2002年   592篇
  2001年   533篇
  2000年   534篇
  1999年   523篇
  1998年   480篇
  1997年   372篇
  1996年   339篇
  1995年   278篇
  1994年   273篇
  1993年   255篇
  1992年   192篇
  1991年   131篇
  1990年   135篇
  1989年   119篇
  1988年   93篇
  1987年   69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11篇
  1976年   3篇
  1972年   2篇
  1954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基于人体心脏电场信号的生命探测仪是目前最先进的生命探测仪,其困难之处在于从地震废墟中提取微弱的心脏电场信号。本文主要分析地震废墟中可能出现的对人体电场有干扰的信号情况,提出如何接收废墟中微弱的超低频心脏电场信号,并根据人体心脏电场的特征设计特殊滤波器滤除干扰信号,只保留因人体心脏跳动而产生的360度扩展的超低频非均匀电场。  相似文献   
992.
根据青海省南部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629a树木年轮年表序列,依据相关等方法,分析了该年表与树木生长时气温、降水、地面加热场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 该年表对高原年地面加热场强度反映敏感,由其重建了该区域地面加热场强度的历史序列,并应用交叉检验方法对校准方程进行了检验,证明重建方程稳定,所重建的年地面加热场强度变化比较可靠,具有一定的区域代表性。通过对重建序列的进一步分析得出,重建序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青藏高原年地面加热场强度年际的历史变化。1374年以来在年代际尺度上,持续时间较长的年地面加热场强度特强时段有4个,即1396~1416年、1684~1699年、1816~1826年和1875~1889年; 持续时间较长的年地面加热场强度特弱时段有4个,即1374~1384年、1417~1436年、1802~1812年和1897~1909年。在629a中共出现22个极端强年和8个极端弱年,15世纪出现7个极端强年和5个极端弱年。15~17世纪是年地面加热场强度的多变时期,18~20世纪是年地面加热场强度的相对稳定时段。  相似文献   
993.
994.
2014年12月-2015年4月期间,新疆布尔津县喀纳斯湖举行了冰上旅游项目。为监测冰层生长、发育和融化状况,分别对喀纳斯湖(湖边、湖中)A、B、C三点进行温度监测,利用监测得到的冰层温度数据绘制湖冰从上到下温度分布状况图。根据湖边与湖中的冰层结构特点,从冰层的天然结构角度分析湖冰结构对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冰层中温度传递系数并不是一致不变的,既受冰上气温、冰下湖水温度的影响,也受到冰层自身结构状况的影响,并进一步阐述了湖面冰层的温度分布规律与变化成因,为分析温度对冰层强度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5.
李希霍芬与黄土的风成学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继敏 《第四纪研究》2005,25(4):438-442
第四纪古气候重建在最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对陆相黄土地层,特别是中国黄土-古土壤序列的研究,以及对深海沉积氧同位素的研究密不可分。现在我们已经可以在黄土-古土壤序列的基础上,建立起260万年来地球轨道尺度的古气候变化。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这些进展都是在黄土风成成因的基础上,结合土壤地层学、年代学、磁性地层学、古生物学等方面的进展逐渐发展起来的。只有解决了黄土的风成成因,才可能将堆积于各地的黄土,通过搬运粉尘的风力系统与区域、甚至全球的古气候变化联系起来。文章回忆了黄土的早期研究历史,回顾了黄土风成成因的奠基人李希霍芬教授在黄土成因方面的杰出贡献以及其后黄土成因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996.
Several theoretical, empirical and semi-empirical methods are available in the literature to predict settlement of drilled shafts in sandy soils. In the Arabian Gulf countries, specifically in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equations and procedure from the rest of the world are being used in analysis and design of drilled shafts without proper validation. It is the aim of this study to assess the applicability and evaluate the accuracy of two well known, and commonly used methods for pile prediction in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UAE), namely Vesic (1977) and Poulos (1979), via comparison with data from field pile load tests conducted on shafts drilled in the region. Some of these tests were conducted for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hile others were made available through the courtesy of International Piling Contractors who are active in the region (e.g. Bauer International and Swiss Borings). Pile load test data were analyzed to back-calculate the model parameters related to settlement under different loading stages. Geological data and soil properties were obtained from studies conducted at the relevant sites. An effort is made to correlate soil properties with the prediction models. Statistical analysis is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accuracy of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two method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loading via those obtained from pile load tests. Moreover, a detailed parametric study is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the related parameters on the predicted pile settlement and the estimated settlement at different stages of loading. The study concluded with a recommendation of the most appropriate models and procedures to be followed for predicting the settlement of drilled shafts in the UAE, together with useful charts and correlation relations. Results showed that settlement values predicted by Vesic (1977) and Poulos (1979) overestimates the true values.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997.
发展中的板块边界:天山-贝加尔活动构造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冯锐  马宗晋  方剑  吴宣 《地学前缘》2007,14(4):1-17
亚洲内陆的强地震密集地发生在天山-贝加尔一线,但该处并不存在一条连续的大断裂,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长期相左。文中分析了这条地震带的时空分布、分区特点、应力状态和活动周期,计算了欧亚大陆的布格重力异常场、均衡重力异常场,反演了上地幔的密度分布和剪切波速分布。发现在这个部位的70~250km的深部有一条北东向的密度、速度陡变带,它是新生代的冷地幔和热地幔的交界带,与浅部构造存在立交关系,对亚洲大陆的现今构造运动和应力场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这个带的地震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板缘地震和板内地震,是一种因为深浅构造不同而造成的结构性地震,性质上为大陆内缘地震。文中还就深浅构造的空间立交关系、时间镜像关系进行了讨论,指出在南北地震带和伊朗东侧地震带的立交结构也与上地幔构造有关。天山-贝加尔活动构造带是正在发展中的板块边界,是大陆内部的一个典型构造,北侧为稳定的俄罗斯-西伯利亚次板块,南侧为活动的中国-东南亚次板块。  相似文献   
998.
大兴安岭呼中火山岩区中生代古构造应力场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大兴安岭火山岩带北段呼中火山岩区,在中-晚侏罗世时期,最大主压应力轴方向为NW266°~316°,早白垩世最大主压应力轴为NE12°~50°,显示侏罗纪与白垩纪应力场的应力状态是截然不同的,但都处于拉张环境下。中-晚侏罗世由于NNE-SSW向的拉伸应力场的作用,在本区北部发生构造岩浆活动,形成了上黑龙江断陷盆地如NWW向展布的劲涛-蒙克山中基性火山喷发带,派生的NEE向张扭性应力使前中生代基底构造重新活动,形成大面积火山喷发。而早白垩世在NE-SW向拉伸应力场作用下,"额尔古纳地块"东部形成拗陷带,火山基底构造为NE-NNE向。   相似文献   
999.
张咸恭 《地球科学》1989,14(2):109-115
本文回顾了我国工程地质及其分支学科的发展和现状,指出了我国工程地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极坐标系下的艾里应力函数法,求解出在集中力作用下水平岩层中各应力分量。山体对其下伏岩层可作为分布载荷,对集中力作用下水平岩层中各应力分量积分,便求得山体对下伏水平岩层的附加应力。已有研究成果表明,当由外载引起的附加应力小于由重力引起的静止侧压力的20%时,则可以不考虑外载的影响,这样便导出了地形对自重应力影响深度所满足的函数关系式。此外,本文举例说明了如何求得地形对水平均质各向同性水平岩层的自重应力场的影响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