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8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381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268篇
地球物理   239篇
地质学   883篇
海洋学   112篇
天文学   222篇
综合类   79篇
自然地理   12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91.
全球变暖和极端气候事件频发背景下,人们更加关注农林业生产面临的灾害风险。构建灾害预警指标,开展风险预警并提前防范,对于有效防灾减灾减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新疆1981-2020年霜冻灾情、气象因子、香梨种植面积资料,计算香梨花期霜冻灾害危险性指数、暴露度和脆弱性指数,构建了霜冻灾害风险评估综合模型,并基于格点预报开展了香梨霜冻风险预警,对评估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过程最低气温、降温幅度、低温持续时间是霜冻灾害的主要致灾因子。春季霜冻危险性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北部高、南部低的特点。香梨遭受春季霜冻的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北疆西部、天山北坡的西部和中部以及南疆巴州北部、阿克苏市及其南部部分区域。基于气象实况和果园灾害调查结果表明,霜冻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和格点预报相结合,能较好地预报香梨霜冻风险分区、影响等级,与香梨霜冻灾害实际发生区域、受冻百分率基本一致,霜冻指标和风险预警模型具有合理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2.
由于海底电缆敷设环境复杂,水文气象条件多变,海缆运行安全受环境影响较大。本文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解析了海底电缆保护中多源环境监控数据。通过对海底电缆运行环境的可视化表达、船舶动态监控及风险评估,实现了海底电缆运行环境监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有效提高了航行船舶对海底电缆破坏风险预警的可靠性及效率。  相似文献   
193.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中的精密空间对地观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勤  黄观文  杨成生 《测绘学报》2017,46(10):1300-1307
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环境恶化和人类活动剧烈,地质灾害呈现频发态势,精密对地观测技术成为其监测预警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介绍了常见地质灾害特点和监测方法,并对InSAR、LiDAR、高分遥感和GNSS 4种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中的技术特点及应用进行了阐述,其次对高精度空间监测技术融合进行了综述和展望,最后对未来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趋势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的各个环节均取得了可喜的发展,对减轻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繁荣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需清醒地认识到,在灾害规律演变、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各类自然灾害对国家公共安全仍存在很大的威胁;我国目前灾害监测预警能力与国家防灾减灾“三个转变”需求以及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本文简要论述了气象、海洋、地质、地震、生物五大自然灾害对国家公共安全的影响,并根据我国目前监测预警状况和存在问题,提出未来5~10 a我国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科技发展战略要从加强预测预报基础理论研究、提升综合监测能力、构建高效自然灾害预警系统以及发展减灾避灾和救灾技术四个方面着手推进。  相似文献   
195.
江西省早稻雨洗花灾害指标构建与灾损评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构建早稻雨洗花灾害指标及适于早稻产量估算的灾损评估模型,对开展早稻雨洗花灾害监测、损失评估、灾害保险等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江西省早稻为研究对象,利用1981-2015年14个水稻气象观测站逐日气象资料和农业气象观测资料,筛选出基于早稻抽穗扬花期间过程降水量、最大降水量、降水日数及实际产量的雨洗花灾害样本78个,在此基础上,利用相关分析、正态分布以及主成分回归法,建立了雨洗花灾害指标和灾损评估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抽穗扬花期降水对雨洗花灾害形成有显著影响,其主要影响时段为抽穗扬花普遍期前后5 d内,关键时段为抽穗扬花普遍期前后3 d内。日降水量40 mm可作为早稻抽穗扬花期雨洗花灾害临界指标。以该指标为基础,统计日降水量不低于40 mm的降水日数及其对应的累积降水量,当累积降水量为40~170 mm时,为轻度雨洗花灾害,早稻一般减产小于15%,平均减产10%;当累积降水量不小于170 mm时,为重度雨洗花灾害,早稻一般减产不低于15%,平均减产22%。指标验证结果与历史实际灾害发生情况有较好的一致性。雨洗花灾损评估模型检验结果表明:雨洗花年模拟产量与实际产量吻合度较高,平均相对模拟误差为4.3%,78.0%的资料相对误差在5%以内,可利用该模型对雨洗花年的早稻减产率进行模拟和预测。  相似文献   
196.
魏瑞江  王鑫 《山东气象》2021,41(4):73-81
设施种植的主要气象灾害有低温(冷冻害)、寡照、风灾、雪灾及其复合灾害等,从国内设施种植气象灾害指标、灾害监测预警、灾害风险及灾害影响等方面对前人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归纳总结。灾害指标的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人工控制试验或对历年实际发生的灾害样本进行分析总结;灾害监测预警方法一般是用设施内小气候或设施外气象条件作为灾害指标,将灾害指标植入计算机系统,对灾害进行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多是从灾害的危险性角度去研究,确定灾害的风险概率、风险指数等;灾害影响的研究多集中在对作物生理生态反应等方面。同时从设施种植气象灾害研究存在的薄弱环节出发,提出设施种植气象灾害指标、灾害监测预警评估方法及灾害的影响等方面仍是今后一段时间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197.
通过智能物联网技术实时获取积水监测实况数据,利用天津市气象精细化格点预报产品和城市自动雨量观测站实况数据,以机器学习、神经网络模型和天津市城市内涝风险等级划分原理为基础,研究基于用户实时位置的城市内涝预报预警技术,研发天津市城市自动化积水监测预警系统。结果表明,该系统具备一定的城市内涝风险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并在2018—2020年多次重大天气过程中应用,积水深度预报结果与监测结果基本一致,应用数据表明验证结果良好,系统可以为政府防灾减灾决策、指挥调度提供精准、及时的气象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98.
199.
We have computed cross-sections and rate coefficients for rovibrational transitions in HD, induced by collisions with atomic and molecular hydrogen. We employed fully quantum-mechanical methods and the potential of Boothroyd et al. for H–HD, and that of Schwenke for H2–HD. The rate coefficients for vibrational relaxation v =1→0 of HD are compar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values for H2. The influence of vibrationally excited channels on the rate coefficients for rotational transitions within the v =0 vibrational ground state of HD is shown to be small at T =500 K, where T is the kinetic temperature. The rate coefficients, for 100 T 2000 K, are available from http://ccp7.dur.ac.uk/.  相似文献   
200.
42 hours of A-array VLA data and 18 days MERLIN data at 1.4 GHz have been combined to image a 10 arcminute field centred on the Hubble Deep Field (HDF). This area encloses both the Hubble Deep and Flanking Fields. A complete sample of 87 sources have been detected with flux densities above 40 μJy. All these have been imaged with the MERLIN+VLA combination to produce images with 0.2, 0.3 and 0.5 arcsecond resolution. These are the most sensitive 1.4 GHz images yet made with rms noise levels of 3.3 μJy/beam in the 0.2 arcsecond images. About 70% of the microJy sources are found to be starburst type systems associated with major disk galaxies in the redshift range 0.4–1. Some 20% are found to be low-luminosity AGN systems identified with field ellipticals at redshifts close to 1. The remaining 10% are associated with optically faint systems close to or beyond the HDF limit; many of these may be dust-shrouded starbursts at high redshift. We propose to extend this study to include VLBI data of comparable sensitivity to investigate the compact radio structures found in the microJy source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