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19篇
  免费   1232篇
  国内免费   1151篇
测绘学   169篇
大气科学   663篇
地球物理   2558篇
地质学   3731篇
海洋学   888篇
天文学   49篇
综合类   306篇
自然地理   1138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99篇
  2021年   274篇
  2020年   289篇
  2019年   281篇
  2018年   265篇
  2017年   299篇
  2016年   277篇
  2015年   293篇
  2014年   426篇
  2013年   559篇
  2012年   347篇
  2011年   403篇
  2010年   370篇
  2009年   448篇
  2008年   517篇
  2007年   434篇
  2006年   470篇
  2005年   341篇
  2004年   321篇
  2003年   292篇
  2002年   273篇
  2001年   249篇
  2000年   226篇
  1999年   230篇
  1998年   195篇
  1997年   172篇
  1996年   145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16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1961-2010年青海高原蒸发皿蒸发量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61-2010年青海省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青海高原近50年蒸发皿蒸发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并采用偏相关及主成分分析法,探讨了青海高原蒸发皿蒸发量变化的气候成因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 a来青海高原蒸发皿蒸发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它是热力、水分、动力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三类因子中,动力及水分因子对蒸发皿蒸发量的影响较大,而热力因子相对较小;区域分析表明,影响东部农业区和柴达木盆地蒸发量的主导因子是平均风速和相对湿度,三江源区为相对湿度,而唐古拉山区为气温日较差。通过分析黄河上游可能蒸散量与地表水资源的关系发现,蒸散量对地表水资源的负效应十分显著,其中夏季蒸散量对于平均流量的影响最为显著,而秋季平均流量对蒸散量的响应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992.
气象业务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增长,对广域宽带网络系统提出更高要求,不但要求传输的数据量大,时效性强,而且要求其可靠性高。目前各省级气象局的宽带网可靠性设计,大都采用降级备份,无法做到双链路自动切换、无缝备份,难以满足气象业务7×24 h从不间断的实际需求,网络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双向转发检测 (BFD) 和策略路由技术的网络可靠性设计方案,应用该方案不仅使网络结构和带宽有大幅提升,还能实现业务分流、链路冗余和故障自动切换,提高气象宽带网的可靠性水平。该方案经严格测试后,已依托广东省气象宽带网得以实现并投入业务运行,效果良好。同时,该设计对其他省级气象网络建设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3.
Two cases of on-ice and off-ice air flow characterizing the opposite weather situations over the ice-edge zone in the northern Baltic Sea are analysed on the basis of aircraft observations, and modelled using atwo-dimensional mesoscale model. The stable boundary layer (SBL) during theon-ice flow exhibited little thermal modification, but a low-level jet (LLJ) was generated at the 250-m high top of the SBL. In the model, the LLJ was associated with inertial oscillations in space, while the baroclinicity explained the shape of the wind profile well above the SBL. Although the observed LLJ was most pronounced over the ice, the modelling suggests that it was not generated by the ice edge but by the coastline some 400 km upwind of the ice edge, where a much more drastic change in the thermal stratification and surface roughness took place. The generation, maintenance, and strength of the LLJ were very sensitive to the parameterization of turbulent mixing in the SBL. In the case of the off-ice flow,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air ma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 convective boundary layer (CBL) both over the ice and open sea were reasonably well modelled. Sensitivity runs suggested that it was essential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effects of subgrid-scale leads, a forest in the archipelago (which was crossed by the air flow), and water vapour condensationinto ice crystals. The heat flux from leads wa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the heatbudget of the CBL, and the observed growth of the CBL was partly due to theeffective mixing over the rough and relatively warm forest.  相似文献   
994.
地面感热对青藏高原低涡流场结构及发展的作用   总被引:22,自引:9,他引:22  
考虑热带气旋类青藏高原低涡为受加热和摩擦强迫并满足热成风平衡的轴对称涡旋系统,通过求解线性化的柱坐标系中涡旋模式的初值问题,分析了地面感热对高原低涡流场结构及发展的影响,给出了高原低涡眼壁内、外侧水平流场和垂直流场的结构特征,讨论了低涡发展与其水平尺度、垂直厚度、所处纬度以及热量总体输送系数和加热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地面感热对低涡的生成及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这种作用是否有利于低涡的发展与低涡中心和感热加热中心的配置有关.  相似文献   
995.
夏季青藏高原低涡的切向流场及波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功  李国平 《气象学报》2011,69(6):956-963
从大气动力学原理出发,将高原低涡视为受热源强迫的边界层内涡旋,建立了柱坐标下满足梯度风平衡的低涡控制方程组,分析高原低涡切向流场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求解线性化涡旋模式,得出高原低涡中各类波动的频散关系及其特征,同时定性讨论了热力作用对混合波动的影响以及混合波动与高原低涡流场特征的联系.使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分...  相似文献   
996.
风云三号D气象卫星搭载10个载荷: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Ⅱ、微波成像仪、微波温度计Ⅱ、微波湿度计Ⅱ、红外高光谱大气探测仪、近红外高光谱温室气体监测仪、广角极光成像仪、电离层光度计、空间环境监测器和全球导航卫星掩星探测仪。这10个载荷每天连续对地球探测,并获取数据,卫星将载荷探测数据经过实时空对地广播链路向全球用户广播;同时,通过延时空对地广播链路将全球延时数据对国内的广州、乌鲁木齐、佳木斯、喀什,北极及南极站进行数据下传,这四个国内站及两个极地站收到全球数据后,在45 min内,通过地面商用通信链路将数据传送到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对收到的数据进行汇集、分包、质量判断、预处理、产品生成等处理后,通过专线或互联网将数据发送给用户;同时,各气象、海洋及其他用户还可以通过用户利用站进行数据的接收及应用。  相似文献   
997.
利用平面照相法,以江苏南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Q2号烟囱为研究对象,进行了500次拍摄,通过风向风速、云量、太阳高度角等气象数据,确定了不同稳定度下南京北郊大气扩散参数的特征。与P-G扩散曲线对比发现,在强不稳定A、弱不稳定C、中性D层结中,南京北郊的大气垂直扩散参数在距离排放源200 m范围内更不稳定,而在200—1000 m范围内更稳定。其中,不稳定B层结的扩散曲线与P-G扩散曲线一致,较稳定E、稳定F层结出现于白天的频率很低。对比垂直扩散参数幂函数表达式σ_z=γx~α的系数值γ和α,本研究中α值分别比国家标准增加了28. 6%(A层结)、56. 4%(C层结)、30. 4%(D层结),而B层结的α值却比国家标准减少了22. 9%。此外,通过高斯扩散公式计算得到SO_2和NO_X扩散到观测点的浓度,发现该计算值仅占气象楼污染气体监测平台实测SO_2和NO_X浓度的0. 82%和0. 69%。结合风场发现,SO_2和NO_X实测值受观测点东部工业污染物排放的叠加效应影响较大。其中,NO_X的实测值在受到偏东风和偏南风的影响时具有较大值,且在0. 5~1. 5 m·s~(-1)的较弱风速影响时,NO_X的实测值将达到60μg·m~(-3)以上。  相似文献   
998.
梅雨锋对引发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赵玉春 《大气科学》2011,35(1):81-94
针对梅雨锋(湿度锋)上或附近偏南暖湿气流一侧中尺度对流系统不断发生发展和长时间维持而引发长江流域暴雨的观测事实,利用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WRF(V3.1.1)设计了一系列三维理想数值试验,研究了梅雨锋两侧自身水汽差异效应,探讨了基本气流和风垂直切变对梅雨锋上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的影响,揭示了梅雨锋对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组织...  相似文献   
999.
本文为一次沿海岸边翻越二维山丘的扩散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假若两层空气的湍流强度和尺度的比值不大,当烟羽从上层侵入到下层较强混合气层时,不一定产生燻烟型扩散,仅表现为扩散参数在一定水平距离上的跃变.本文同时介绍了两组风洞实验的结果,其目的在于说明扩散参数跃变存在的事实.  相似文献   
1000.
何建中  郭品文 《高原气象》1993,12(4):361-366
本文在半地转近似下讨论了纬向切变基流中的非线性正压Rossby波,给出了存在波解的切变基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