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130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西藏拉屋铜锌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拉屋铜锌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区申扎—旁多铜银铅锌金成矿带内重要的矿床。文章总结了该矿床的形成机制,认为矿化早期形成于喷流沉积,后期得到了岩浆热液的叠加富集,F3是一条持续活动的同沉积断层,后期又是热液活动通道,是导矿储矿构造,二长花岗岩体及岩脉对早期形成的矽卡岩及矿体的形态起着破坏作用。拉屋矿床矿体为典型的喷流沉积后期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床。据此成矿理论指导,近年在该区实际找矿勘查中,圈定了八个重点综合异常,控制了铜、锌(333以上)资源量达13.56万吨,实现了找矿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92.
基于矿床地质特征,初步分析了江西广昌头陂硅藻土矿床的成因,提出了下一步勘查方向。头陂硅藻土矿赋存于新近系头陂组上段,呈层状和似层状,平面上呈面型展布并延伸至矿段外。上部矿层以圆筛藻属硅藻为主,下部矿层以羽纹目硅藻为优势。新近纪以来,头陂淡水湖泊盆地在温暖、湿润气候条件下,硅藻快速繁殖生长;中新世中晚期以来,盆地外围大面积的铝硅酸盐岩化学风化作用和少量火山灰飘落于水体中为硅藻土形成提供物质条件;硅藻死亡后,其硅质骨骸则保存下来形成硅藻淤泥,经过初步成岩后,便形成了硅藻土层。头陂地区硅藻土矿找矿标志为新近纪新地层和水平层理发育的浅色沉积岩。  相似文献   
93.
陕西地震监测台网在汶川地震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陕西地震监测台网及运行情况,总结分析该台网在四川汶川8.0级地震速报、震型判定、余震预测和地震烈度划分、抗震救灾等方面的作用,探讨了地震监测台网建设及防震减灾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4.
对地震发生时快速错动的断层两盘产生的科里奥利力的研究做了简短回顾,以此理论与方法对中国大陆外的部分震例,包括中国台湾地区及中亚土耳其地区发生的大地震的余震进行讨论,并简短讨论了地震破裂的科里奥利力效应预测余震强度用于全球的普适性问题。  相似文献   
95.
总结九十年代以来广西气象服务工作取得的成绩,结合预报服务管理工作实践,就进一步加强广西决策气象服务工作方面作些浅探。  相似文献   
96.
在河北赤城井井下30 m、53 m、58 m处分别安装了3个温度传感器,进行水温微动态观测。通过对2004年12月以来全球发生的22次M_S≥8.0地震时赤城井不同深度水温观测数据的变化进行研究发现,井下30 m处水温均无明显同震变化;而7次大震时53 m、58 m处水温有明显的同震变化,53 m处水温同震初始变化形态均为上升,58 m处均为下降。同时,对水温变化机理进行探讨发现,井下30 m处水温日变幅度偏大是记录不到地震的主要原因;水温同震初始变化是由井孔水体对流引起的,53 m处水温同震初始变化形态均为上升是由于该处位于负温度梯度带,井孔中水体受震荡激发而加速对流与掺混是导致58 m处水温同震初始下降的主要原因,赤城井水温同震初始变化的后效恢复过程为热传导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7.
地理信息产业是以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的新兴高增长产业。一直以来,人民对地理信息产业的概念和内涵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本文从地理信息产业的本质内容出发,分析了地理信息产业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提出了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供读者商榷。  相似文献   
98.
安徽铜陵大团山石英闪长岩岩石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团山石英闪长岩体位于安徽铜陵狮子山矿田内,属于燕山期侵入岩.岩石的主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w(SiO2)=57.5%~64.1%,w(Na2O K2O)=6.94%~7.71%,K2O/Na2O=0.57~0.97,属于高钾碱钙性岩系;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具有高Ba,Sr,低Y,亏损Nb,Ta和Ti的特点;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显示轻稀土富集而重稀土亏损,Eu负异常不明显.研究成果表明,大团山石英闪长岩的形成环境类似于火山弧型花岗岩,可能与富Ba,Sr的基性岩浆的底侵作用有关,成岩物质主要来自于富集地幔,在上升过程中受到了地壳物质混染.  相似文献   
99.
钠长石是我省的一个新发现矿种。钠长石产于石英闪长岩体的外接触带九里坪组的流纹质晶屑玻屑凝灰岩层位中 ,矿体呈似层状产出。其成矿主要受侵入体、地层层位及构造控制。矿床成因类型属岩浆期后热液交代蚀变型层控矿床 ,成矿时代属燕山晚期  相似文献   
100.
电气石是一种以含硼为特征的硅酸盐矿物,矿物中硼含量在2.78%~3.4%之间,但电气石中的硼被束缚在稳定的晶体结构中难以溶出而被植物吸收,从而影响电气石中硼在农业上的应用。本文通过一系列实验与检测分析,对电气石中硼的溶出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高温煅烧十活化剂"相结合的方法能有效地将电气石中硼的溶出,并初步选定Na2CO3为理想的活化剂,为开发电气石硼肥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