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2篇
  免费   371篇
  国内免费   760篇
测绘学   422篇
大气科学   457篇
地球物理   459篇
地质学   1547篇
海洋学   451篇
天文学   617篇
综合类   186篇
自然地理   16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非线性中立型时滞微分方程解的振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几类非线性中立型时滞微分方程解的振动性质 ,利用 Riccati不等式和某个不等式得到了保证方程振动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42.
SeaWiFS航空模拟器(SAS)是专门为在水面之上测量水体表观光学参数的现场设备。文章在介绍SAS现场测量以及数据处理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2002年黄海试验SAS的应用效果,并与剖面法测量数据进行了比对。  相似文献   
43.
本文选择酒石酸消除海水基体对铜信号的干扰,用塞曼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海水中的铜。从Cu的原子化曲线可知,加入酒石酸后,背景值减小,Cu原子吸收信号增强,且出现时间提前,表明酒石酸是有效的海水基体改进剂。用P.E.Z3030光谱仪测得双蒸水及海水中的元素Cu的特征质量(m。)分别为12.5pg及12.7pg;检测限分别为0.18μg/L和0.19μg/L,表明基体效应已消除,符合海洋监测要求。可用纯Cu标准溶液作校正曲线,以国家海洋局的两个标准海水样品中的Cu评定本法的准确度,相对偏差为0及-4.6%,与经典的经富集后的FAAS法的结果相比,相对偏差在3.0—6.5%范围内。用不同类型的光谱仪测定了30个海水样品,回收率在89—104%范围内。本法操作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44.
本文研究一类二阶非线性微分方程 X+q(t)φ(X,X)+p(t)g(X)h(X)=0的解的振动性。文[1]研究了方程 X+q(t)φ(X,X)+p(t)g (X)X~α=0的解的振动性,而文[2]研究了方程 X+p(t)g(X)h(X)=0的解的振动性。本文所得的结果包含了文[1]的全部结果及文[2]的部份结果。  相似文献   
45.
This in situ study reports on the relevance of intact phospholipids as new biomarkers and highlights the limits of the classical fatty acid analysis after the hydrolysis of the polar lipid fraction. The analysis of polar lipid fractions revealed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of marine macrophytes with either non-phospholipid compounds (sulfoquinovosyl diacylglycerol) or with both non-bacterial phospholipid classes (phosphatidylcholine) and non-bacterial phospholipid molecular species (some molecular species of phosphatidylglycerol). The analysis of intact phospholipids showed also the predominance of gram-negative bacteria in sediments whereas the analysis of fatty acids alone cannot confirm such information. Lastly, as regard to the effects of petroleum hydrocarbons on the sedimentary bacterial communities, we observed a higher degree of saturation of the fatty acyl chains of the phospholipids extracted from sediment exposed to a massive and chronic crude oil contamination. Such a result was interpreted as an adaptive response resulting in higher membrane rigidity of the bacterial communities.  相似文献   
46.
海水基体对Cr有增感作用。本文研究了抗坏血酸、柠檬酸三铵、酒石酸、乙酸铵等有机基体改进剂对消除基体干扰效果。前二者均有效地消除基体干扰,但1%抗坏血酸 1%柠檬酸三铵混合试剂的效果更好,它不仅可以消除基体干扰,还可降低背景及噪声,Cr的吸收峰也较平滑。本法准确,相对偏差在0.7—4.4%范围内。回收率在92—109%范围内。若海水Cr含量低于定量下限时,可采用多次进样法。  相似文献   
47.
应用^57Fe穆斯堡尔谱学的方法研究了四个不同生长期合浦珠母贝铁的化学状态和Fe^2 /Fe^3 的值,它们的Fe^2 和Fe^3 的相对含量分别为4.1%~29.4%和76.6%~95.9%,Fe^2 /Fe^3 值的变化为0.043~0.42。3个月龄的Fe^2 /Fe^3 值大于10个月龄,从10个月龄到22个月龄的Fe^2 /Fe^3 值呈增加的趋势,这可能反映了不同生长期合浦珠母贝对不同价态的铁的需求。  相似文献   
48.
The use of an optical oxygen sensor to measure dissolved oxygen in seawater was investigated. The sensor is based on the dynamic quenching of an oxygen-sensitive fluorochrome embedded in the tip. Dissolved oxygen in seawater samples collected from eight stations at depths ranging from 3000 to 6000 m was analyzed both with the optical sensor and by the Winkler titration method. The two sets of data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The stability and simplicity of the method and the good agreement of the results with those of the titration method indicate that the sensor would be useful for fieldwork.  相似文献   
49.
在紫外线老化前后,利用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分别添加金红石型和锐钛型纳米TiO2的氯醚树脂。研究发现,氯醚树脂中氯、氧元素具有表面富积现象——趋肤效应,而钛和碳元素在内层聚集;添加颜料粒子越小,在表面含量越大;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紫外屏蔽性好,减缓树脂老化;而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具有显著的光催化活性,加速树脂老化。因此,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将是一种有前途的紫外线吸收剂。  相似文献   
50.
研究水的声吸收所引起的光声脉冲幅度的变化。脉冲声波由激光通过光击穿机制产生。文中给出了光声脉冲峰值声压与传播距离和声吸收系数之间的理论关系式。实验测量结果和理论曲线所描述的变化规律相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