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123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61篇
海洋学   21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4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基于历史地图与遥感影像的近百年来长江荆江段河道演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基于实测的军事地形图和Landsat遥感影像,重建了20世纪30年代至2015年的近百年长江荆江段河道演变空间数据集,并以此为基础使用计盒维数法在ArcGIS 10.2平台上测算得出河道分形维数近百年来的变化过程。研究表明:荆江河道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河道分维数值在1.074 7~1.049 1之间变动,平均值为1.061 3。近百年来荆江河道演变可以划分为2个阶段:20世纪30~50年代和1976~2015年,其分维均值分别为1.074 3和1.052 6。近百年来荆江河道处于逐渐趋于稳定的过程中。各时间断面下荆江的分维值都高于上荆江,下荆江的河流复杂程度大于上荆江,且荆江河道分维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下荆江。近百年来荆江河道分维下降的原因主要是1949年后荆江河道大规模治理和人工截弯取直。  相似文献   
92.
针对测绘学科从传统测绘到数字化测绘,再到信息化测绘的发展,分析了当前测绘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将车载测量系统新技术引入到本科生教学。分析了课堂进行车载测量系统学习的前沿性和可行性,并根据其原理进行课程和试验的模块化设计。结果表明,测绘新产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提高专业技能,符合测绘教育的现代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93.
张晓明 《北京测绘》2019,33(1):45-48
本文论述了无人机测绘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并以CX河道水环境治理项目为例,研究了无人机测绘技术在识别河道水环境问题、水污染情况、岸线防洪情况中的应用,并运用无人机梯级测绘技术,分别对河道点源污染、面源污染、防洪影响区进行了测绘分析,对各层级测绘成果叠加合成最终测绘成果,论证了无人机测绘技术在各类别测绘要素分类研究、梯级测绘成果综合研究中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与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4.
中国钾盐5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钾盐工作走过了不平凡的 5 0年历程。 1949~ 1977年为第一阶段 ,在察尔汗盐湖取得了找钾零的突破 ,以袁见齐教授为代表的钾盐工作者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为我国的钾盐地质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78~ 1999年为第二阶段 ,找钾工作继续得到发展 ,理论研究日趋深入 ,找钾领域进一步拓宽 ,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和世界钾盐资源相比 ,中国仍严重缺钾。 2 1世纪应继续重视中国钾盐工作  相似文献   
95.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推进教育创新、专业建设水平的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通过对测绘工程专业系列精品课程建设分析,总结在精品课程建设与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对提高专业建设水平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6.
通过对桂林岩溶盆地内第四纪粘土砾石层调查研究,认为:①粘土砾石层成因不属冰川沉积或湖相沉积,而是山地河流相沉积和再沉积产物。前者时化属中更新世,后者成因复杂,已发现坡积相、洪积相,时代属晚更新世;②漓江溯源侵蚀过程中发生多次袭夺;③岩溶盆地的发育与漓江袭夺控制和影响粘土砾石层的沉积和再沉积。  相似文献   
97.
建国 5 0年来 ,我国化工地质及矿山工作得到迅速发展 ,除钾之外 ,化工矿产资源基本保证了我国化肥和化工生产的需要。但与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相比 ,化工矿产资源及矿山生产建设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面对新世纪 ,化工地质及矿山行业应围绕“两个转变”和“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制定适合自已的发展道路。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 ,在确保新增磷、硫、硼等矿产资源量的同时 ,争取与泰国共同开发沙空那空盆地钾盐资源 ,以实现我国化工地质与矿山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8.
农田蒸散发量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朝华 《水文》2005,25(3):35-37,55
根据冉庄水资源实验站大型地中蒸渗仪在种植小麦、玉米情况下的农田蒸散发量实测资料,分析了农田蒸散发量的时程及深度变化规律,提出了在实验条件下农田蒸散发量的数值范围。  相似文献   
99.
海底沉积物在应力-应变过程前后的微区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自1925年太沙基提出的“蜂窝状结构”概念以来,有关土和沉积物微结构分类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1-3].高国瑞[4]则研究分析了我国沿海海相沉积物的微结构类型和工程性质,梁元博等[5]提出典型堆垒结构和颗粒孔隙取向的海洋沉积物微结构模式,卢博等[6-7]对南海海底沉积物微结构影响物理力学性质以及提出的微结构分类研究,丰富了我国海底沉积物结构和微结构的微区分析研究.本文试图通过沉积物在应力一应变过程中的微区变化特征分析研究,为海底工程地质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100.
黄淮海平原河道基本环境需水研究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王西琴  刘昌明  张远 《地理研究》2003,22(2):169-176
针对我国北方地区水环境中最突出的污染问题,以满足河流最基本的稀释自净功能为目的,提出了一种计算河道基本环境需水量的方法,即月(年)保证率设定法,并以黄淮海平原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是黄淮海平原总的河道环境需水最小为2176亿m3,约占多年平均径流量的15%,其中海河流域309亿m3、黄河下游52亿m3、淮河流域片1347亿m3。通过Tennant法验证,说明计算结果可靠。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生态(环境)需水的理论内涵,为河道生态(环境)需水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为研究区水资源规划、水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