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123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61篇
海洋学   21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4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中国港口分布格局的演化与发展机理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王成金 《地理学报》2007,62(8):809-820
长时间序列的港口分布格局的演化规律, 一直是国内外交通地理学有待解决的问题, 而考察港口体系的长期演变规律, 有助于对目前港口体系发展阶段的判断, 并为未来优化提供科学支撑。基于国内外港口体系研究现状的评述, 本文从内河和沿海两个方面, 对秦汉时期以来中国港口分布格局的发展过程与空间特征进行系统解析, 认为存在秦汉至南北朝、隋唐至南宋、元朝至明中叶、明中叶至鸦片战争、鸦片战争至1949 年和1949 年至今等六个阶段, 各阶段呈现不同的分布特征。并且, 本文从产业布局、政治经济空间关系、大宗物资运 输、国际贸易、外来势力和现代交通等多角度出发, 深入分析了中国港口分布格局演化的基本机理。同时, 本文从空间格局演化轨迹、首要港口变迁、驱动机制、港口体系开放性、港口区位和发展阶段等角度, 系统总结了中国港口分布格局的基本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302.
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对立统一的学说。文中论述地图投影、地图比例尺、专题制图、地图概括、地图现势性的演化和地图制图过程等地图学中的对立统一问题,说明对立统一在地图学中普遍存在,从而在哲学层面上阐释地图学发展演进的动力机理。  相似文献   
303.
摄影测量基础课程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摄影测量基础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和组织实施过程,分析了实际教学效果,尝试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相似文献   
304.
新时期测绘工程专业《摄影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近几年我国各高等院校的测绘及其相关专业都开展了很多课程教学改革。随着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新形势下摄影测量学课程建设也逐步需要改革。笔者根据学校测绘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和多届的课程教学经验,对摄影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学内容的整和优化、教材的选用、教学形式和方法尤其是双语教学的尝试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05.
塔里木河流域中下游胡杨典型叶片光谱响应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光谱的研究是遥感模型构建的基础和前提。由于塔里木河两岸横向与纵向生态供水的差别,导致胡杨的生存环境有所差别。为了研究胡杨叶片是否对环境具有标识作用,选择中下游的5个实验点胡杨典型叶片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①同一实验点不同树龄叶片在近红外和短波红外波段差异明显,而不同实验点不同树龄叶片光谱在波段1 270~1 290 nm和1 600 nm附近可以进行有效区分;而且随着距河道垂直向距离的增加"红边"呈"蓝移"趋势;②不同断面、不同实验点叶片在825 nm,1 270 nm和1 605 nm光谱差异较大,红边由中游到下游呈"蓝移"趋势;初变黄的叶片随着水分的流失光谱曲线在各波段有增大的趋势,当水分流失减速时,光谱曲线在400~1 000 nm之间时变化仍较明显。综上,胡杨叶片光谱具有可分性,对生存环境能够起到标识作用。  相似文献   
306.
随着时代发展和技术演进,地图学的内容不断丰富和演化。《地图学》是很多地学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思索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