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250篇 |
免费 | 2861篇 |
国内免费 | 327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55篇 |
大气科学 | 1190篇 |
地球物理 | 4421篇 |
地质学 | 7565篇 |
海洋学 | 2157篇 |
天文学 | 2040篇 |
综合类 | 741篇 |
自然地理 | 26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6篇 |
2023年 | 296篇 |
2022年 | 578篇 |
2021年 | 578篇 |
2020年 | 641篇 |
2019年 | 713篇 |
2018年 | 577篇 |
2017年 | 590篇 |
2016年 | 636篇 |
2015年 | 686篇 |
2014年 | 796篇 |
2013年 | 726篇 |
2012年 | 830篇 |
2011年 | 894篇 |
2010年 | 723篇 |
2009年 | 1056篇 |
2008年 | 960篇 |
2007年 | 1020篇 |
2006年 | 1014篇 |
2005年 | 871篇 |
2004年 | 874篇 |
2003年 | 881篇 |
2002年 | 695篇 |
2001年 | 639篇 |
2000年 | 610篇 |
1999年 | 527篇 |
1998年 | 580篇 |
1997年 | 356篇 |
1996年 | 339篇 |
1995年 | 307篇 |
1994年 | 282篇 |
1993年 | 244篇 |
1992年 | 203篇 |
1991年 | 123篇 |
1990年 | 85篇 |
1989年 | 106篇 |
1988年 | 63篇 |
1987年 | 68篇 |
1986年 | 40篇 |
1985年 | 20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10篇 |
1978年 | 4篇 |
1977年 | 5篇 |
1976年 | 5篇 |
1954年 | 1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81.
塔西南缘铅锌矿带典型矿床的矿石组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位于西昆仑北带奥依塔格-库尔良晚古生代(弧后)裂陷盆地塔西南缘铅锌矿带典型矿床矿石结构构造特征进行研究,总结出该矿带各个矿床(点)之间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矿物共生组合(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以及相似的组构特征。主要结构包括草莓状结构、骸晶结构、自形晶结构、固溶体分离结构、交代结构及揉皱结构等;构造包括浸染状构造、流动构造、条带状构造、脉状构造及角砾状构造等,这些组构特征的共性表明成矿作用均具有多期多阶段的特征,并指示出热水沉积成矿兼有后期热液改造的结构构造特征。结合野外地质特征,该区铅锌矿床形成经历了同生沉积与后期改造过程。 相似文献
82.
冠层型水草轮叶黑藻在富营养情况下,生长迅速,覆盖水面,对于草甸型水草密刺苦草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为控制轮叶黑藻的竞争优势,于湖北省鄂州市团头鲂原种场的一个池塘进行了原位围隔(10 m×10 m)实验,研究不同密度(0、0.5和1尾/m2)团头鲂牧食作用对轮叶黑藻和密刺苦草群落结构的影响,并通过无人机数字图像处理获取水草覆盖度信息.实验过程中,沉水植物总覆盖度未发生变化.研究发现,团头鲂选择性牧食使得密刺苦草生物量和覆盖度显著增加.随着牧食强度的加大,团头鲂对轮叶黑藻的控制效果显著,放养密度为1尾/m2的围隔中轮叶黑藻比例降幅最明显.群落中轮叶黑藻与密刺苦草的生物量之比迅速下降,由6.14减少至0.002,覆盖度之比由4.88左右减少至约1.44.图像处理结果与实际采样情况相吻合,且通过误差矩阵得到图像分类平均精度达到90%以上,表明无人机数字图像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作为获取沉水植物覆盖度的一种有效辅助手段.实验结束后,1尾/m2组的围隔中密刺苦草成为优势种,其植株密度、株高、株重和单株叶片数均显著增加,草甸更加密实.实验结果表明,放养1尾/m2密度的团头鲂可以有效控制轮叶黑藻并维持密刺苦草种群优势,结果为团头鲂对湖泊沉水植物群落的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3.
选取云南省区域台网46个地震台从2007年11月—2009年10月的宽频带噪声数据, 通过互相关方法获得经验格林函数, 采用自适应时频分析方法获取相速度频散曲线, 并且反演得到8—40 s的相速度分布图. 研究结果表明: 云南地区短周期相速度低速异常与地表断裂带分布和沉积层厚度密切相关; 在短周期相速度分布图上, 红河断裂南北段呈现差异, 表明红河断裂南北段周边介质存在物性差异, 这可能是造成地震活动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 长周期相速度分布图显示, 红河断裂和小江断裂带存在低速异常, 可能是切穿地壳的超壳断裂, 该低速异常可能与深部热作用有关; 红河断裂和小江断裂带交汇地区存在高速异常, 该高速异常体对川滇块体深部介质向南运动可能起到了阻挡的作用. 本文结果为下一步反演云南地区的三维剪切波速度结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4.
85.
地震数据是利用地震学方法探测地下结构的基础条件,然而传统地震仪器难以获得极端环境地区(水下、高原等)的长时间、高密度连续数据。较之国际仪器厂商,国内的DAS研制相对较晚。自2016年起,国产DAS逐步应用于石油测井和城市区域地下结构探测,而运用在极端环境下的探测工作尚未见报道。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与青藏高原研究所经过多年合作研究,于2021年4月将自主研发的DAS系统首次应用于青藏高原的野外数据采集。本次试验同时记录了地面和水下的连续背景噪声和重锤数据。该研究利用背景噪声成像技术,获得了西藏易贡湖地区地表70 m以内的横波速度结构。本次研究为极端环境下的低成本、高密度数据采集和地下结构探测提供了理论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86.
基于数字摄影的钢结构变形监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基于数字摄影的钢结构变形监测系统研究所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并论述了整个系统的流程。 相似文献
87.
88.
89.
本文基于出露的前寒武纪变质岩系、中、新生代岩浆活动以及新生代玄武岩中上地幔包体的岩石学与地质压力计研究,结合地球物理测涤资料与高温高压下岩石中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实验成果,提出了华北大陆三个地区(河北平原、太行-五台、鄂尔多斯)的地壳-上地幔岩石学结构,讨论了界面性质及其演化。在强调v_p、vb、σ结构与岩石学结构共同约束的基础上,有效地识别了不同地区硅铝质陆壳在物质组成上的差异和上地幔低速层或矿物相转变等特征。本文提出壳-幔岩石学结构及其演化,密切地与陆壳主要形成时期的太古-早元古构造岩浆事件相关,又与显生宙构造岩浆事件对它的改造程度有关,壳-幔岩石学结构是我们追索大陆的构造性质及其演化的一个重要记录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