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84篇 |
免费 | 576篇 |
国内免费 | 43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26篇 |
大气科学 | 273篇 |
地球物理 | 482篇 |
地质学 | 1209篇 |
海洋学 | 244篇 |
天文学 | 36篇 |
综合类 | 116篇 |
自然地理 | 20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45篇 |
2023年 | 33篇 |
2022年 | 66篇 |
2021年 | 65篇 |
2020年 | 65篇 |
2019年 | 66篇 |
2018年 | 70篇 |
2017年 | 82篇 |
2016年 | 84篇 |
2015年 | 80篇 |
2014年 | 102篇 |
2013年 | 122篇 |
2012年 | 135篇 |
2011年 | 106篇 |
2010年 | 124篇 |
2009年 | 156篇 |
2008年 | 134篇 |
2007年 | 139篇 |
2006年 | 126篇 |
2005年 | 109篇 |
2004年 | 116篇 |
2003年 | 102篇 |
2002年 | 76篇 |
2001年 | 78篇 |
2000年 | 63篇 |
1999年 | 65篇 |
1998年 | 53篇 |
1997年 | 67篇 |
1996年 | 45篇 |
1995年 | 52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33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8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变形特性水分入渗规律及地基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的湿陷变形特性、水分入渗规律以及地基处理合理方法等问题,选择典型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进行了布置沉降观测点和埋设水分计的浸水试验以及挤密桩、DDC(孔内深层强夯)桩地基处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分入渗过程中,深度22.5~25.0 m以上土体易发生湿陷,该深度以下土体则含水率增加缓慢,达不到湿陷起始含水率,不易发生湿陷,因此该深度考虑可作为现场湿陷性评价的临界深度,也可作为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地基处理时可参考的地基处理下限深度。DDC桩间距为1.0~1.4 m时,无论从挤密系数还是湿陷系数都能满足规范要求;挤密桩15 m试验区域沉降量较小,但其剩余湿陷量任未满足要求,这也佐证了关于22.5~25.0 m深度难于发生湿陷的结论。试验成果可作为今后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工程建设以及黄土规范进一步修订的参考。 相似文献
52.
�ö�ά����Ԫ�о���ؿ��嶫��Ե�ؿǵ�ˮ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2001??2001~2004????????????????嶫???GPS?????????вο?????任??????????????????????????????????????????????????????????????????????????????????????????????????????????????α??λ?????????????????????????任?ο???????????????????????????????????????????????????????????????????????????????????????????????????仯????????????????????????? 相似文献
53.
用巯基棉富集水中痕量汞,用饱和氯化钠的盐酸溶液解吸,冷原子吸收法测定。当水样取1 L时,最低检测浓度可达0-003 μg/L,方法相对标准偏差为3-8 % ~6-9 % ,巯基棉汞平均回收率为91-1% 。该法操作简单、快速、富集倍数大,适用于天然水中痕量汞的分析。 相似文献
54.
55.
机械钻速、钻头进尺和每米钻探成本通常称之为是钻探工程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这些技术经济指标均与选用的钻头、所用钻进规程参数和操作技术紧密相关。选用的钻头应与所钻地层的硬度、研磨性(可钻性)相适应。操作技术主要取决于司钻人员的技术、经验和水平。而钻进规程参数的选取和确定及其合理配合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不可忽视。提出了临界钻进规程的概念。临界规程是一条红线,不可逾越,否则就会发生事故。正常钻进规程时,钻压和钻头转速应该合理配合,冲洗液量宜保证岩粉处于正常规程状态,以得到理想的钻探工程技术经济指标。建议根据功率表读数变化来调整钻压和钻头转速的合理配合,利用流量计监控孔底的冲洗液数量,严格控制临界规程的形成,把经验打钻和科学打钻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6.
57.
特低渗透裂缝型储层注水开发中后期地应力场变化及开发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特低渗透裂缝型储层油田开发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入手,从理论上研究了注水开发中后期地下储层水平应力场“均一化”的发展趋势,认为注水开发中后期井区局部视水平最小主应力,随着注水开发周期的延长将会无限接近水平最大主应力。在此基础上描述了特低渗透储层发育天然裂缝和不发育天然裂缝时注入水的流动规律。最后根据水平应力场注水开发中后期“均一化”理论,提出针对特低渗透裂缝储层注水开发中后期的调整对策。此项技术在大庆头台油田茂11区块进行应用,取得了比较好的调整效果,并对同类油田开发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8.
L. G. Luk’yanov 《Astronomy Letters》2005,31(8):563-568
We consider the conservative two-body problem with a constant total mass, but with variable individual masses. The problem is shown to be completely integrable for any mass variation law. The Keplerian motion known for the classical two-body problem with constant masses remains valid for the relative motion of the bodies. The absolute motions of the bodies depend on the center-of-mass motion. Hitherto unknown quadratures that depend on the mass variation law were derived for the integrals of motion of the center of mass. We consider some of the laws that are of interest in studying the motion of close binary stars with mass transfer. 相似文献
59.
Microbial degradation technologie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restore ground water quality in aquifers polluted by organic contaminants effectively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in course of the degradation, the formation of biofilms in ground water remediation technology can be detrimental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a ground water remediation project. Several alternatives are available to a remedial design engineer, such as 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s (PRBs) and in -situ bioremediation, Hydrogen Releasing Compounds (HRCs) barrier, Oxygen Releasing Compounds (ORCs) barrier etc. which are efficient and cost- effective technologies. Excessive biomass formation renders a barrier ineffective in degrading the contaminants, Efforts are made to develop kinetics models which accurately determine bio - fouling and bio - filn formation and to control excessive biomass formation. 相似文献
60.
棉花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快速、准确地提取棉花的种植面积和分布信息,对于优化棉花种植空间格局、科学指导棉花生产及提高其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探讨多时相中高分辨率影像在棉花种植面积监测中的可行性,本文以江汉平原为研究区,根据棉花物候特征,选取2012年、2014年江汉平原棉花生长关键期的多时相HJ-1A/1B卫星数据,通过分析研究区棉花不同生育期的光谱特征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序变化特征,对分类影像进行阈值分割、掩膜处理,最后利用决策树算法提取研究区2012年、2014年棉花种植面积。通过计算混淆矩阵评价分类精度的方法和提取面积精度方法对棉花提取结果进行评价,总体精度达到95.96%,Kappa系数为0.93,以农业局统计数据为参考,2012年、2014年HJ数据提取的棉花种植面积精度分别达到了97.91%、91.27%。因此,在不受云和降水等因素的影响下,基于江汉平原区域关键时相HJ卫星CCD影像数据,可利用该方法进行棉花种植面积监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