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1篇
  免费   412篇
  国内免费   790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1137篇
地球物理   649篇
地质学   701篇
海洋学   193篇
天文学   686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27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228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3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Africa’s landscape is dominated by a manifold of second-order epeirogenic structures superimposed on a first-order bimodal topography. B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Africa’s surface topography shows that this is a complexly folded surface with regionally elevated areas in southern and eastern Africa, and a topographically low northern and western Africa. The apparent spati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se features are analysed using anomaly correlation between surface topography and free-air gravity anomalies. Occurrences of positively correlated features between gravity and topography in Africa are found to be limited to second-order epeirogenic features. Geophysical modelling and geologic evidence indicate that Africa’s bimodal topography is genetically distinct from these second-order features, and linked to sources as deep as the sublithospheric mantle. The age, measured and modelled elevation of the bimodal topography require that topographic uplift of south-central Africa be episodic. We infer from our findings together with relative sea-level changes, that the near-bimodality of Africa’s topography is an ancient feature inherited at least from upper Paleozoic times. Our reconstructed paleotopography suggests that Africa was largely a low-lying continent dominated by its cratons, and that basement distribution disregards the present-day uplift patterns of Africa.  相似文献   
52.
HUBEX强化观测期雷达测雨在水文过程模拟中的应用(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全球能量与水循环亚洲季风试验区的淮河黄泥庄水文站控制的史河流域(805 km2)为研究区域,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生成栅格水流流向,构建数字流域及空间拓扑关系;然后,将阜阳雷达观测数据经过订正校准后作为研究区内每一栅格单元上的雨量输入,并在每一栅格上应用新安江模型构建产流模型;再根据每一栅格至流域出口断面-黄泥庄水文站的距离,运用Muskingum方法进行汇流演算,从而获得黄泥庄站的流量过程。计算结果显示,从1998年5月31日-8月3日的强化观测期内模型确定性系数为92.41%,其间4场洪水的确定性系数分别为85.64%、86.62%、92.57%和83.91%,高于应用地面雨量计观测的数据计算的结果。这说明雷达测雨数据具有较高的时空分辨率,当它应用于水文过程模拟时优于地面雨量计资料,基于栅格的水文模型为充分利用雷达数据提供了良好平台。  相似文献   
53.
青藏高原上中尺度对流系统(MCSs)的个例分析及其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995年7月25—28日高原上连续数日出现MCSs的现象进行了红外云图特征及其演变、大尺度环境背景场和对流有效位能的分析。可以发现,所有这些MCSs有着相似的日变化演变过程;它们的初始对流在中午由于日射加热开始活跃,之后迅速发展,这些MCSs在后下午形成,在傍晚达到最强,之后逐渐减弱。其中26日MCS最为强大,它是在单一的强大的近于圆形的高原反气旋高压背景下受强的低层热力强迫和条件不稳定的驱动而发生的。这些发生条件都与高原本身的热力作用紧密相关,所以它的发生发展主要与高原特有的较为纯粹的热力因子相联系。28日MCS是另一个很强的MCS,它明显地受到中纬度西风槽的斜压区的影响,这二个很强的MCS有着不同的发展机制和显著不同的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54.
实验速度场测量技术及对流边界层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流槽中对对流边界层(CBL)温度场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尝试通过实验技术测量速度场并分析研究CBL中的速度场特征。在应用PIV测量技术时选用铝粉作示踪粒子。实验证明了在混合层中速度分布明显具有对流边界层热泡特性;混合层顶部的速度分布很好地反应出夹卷层的结构特征;湍流速度特征量的垂直分布合理,与野外实测结果和类似的对流槽实验结果接近;误差分析表明示踪粒子的跟随性良好,粒子速度的测量结果能真实地反应流体的运动特征,从而得证了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5.
通过对1994~2002年间9次由冷锋云系中尺度对流云团分析,发现广西前汛期冷锋云系中尺度对流云团的源地主要是黔西南和黔中;移动方向是东或东南;当环境云场强度指数≥28有利对流云团的发展,≤26时不利对流云团的发展;初步研究了中尺度对流云团生命史不同阶段的卫星云图形态特征,给出了中尺度对流云团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56.
“96.8”特大暴雨的中尺度对流云团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杜青文  张迎新 《气象》1997,23(10):39-43
1996年8月3-5日河北省的西南部地区出现了特大暴雨过程。此次特大暴雨,主要是8608号台风登陆后减弱为低气压西北上,副热带高压加强西进,低层从东北部有弱冷空气扩散南下,在暴雨区域形成湿斜压锋区,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致使台我低压北方形成3个中尺度对流云团所致。  相似文献   
57.
杨燕  纪立人 《大气科学》1997,21(5):533-534
用数字滤波方法对观测资料序列进行处理,得到初始场用于T42L9全球谱模式的月预报,以去除误差增长较快的高频扰动对低频过程的影响,并且利用多时刻的观测资料提取低频过程的信息。对冬季和夏季两个不同个例进行了实例,并比较了取不同长度的观测序列,截取不同周期的过程作为初值对预报效果的影响。结果说明,经过滤波后对低频分量和平均场的预报都有显著的改进。而且对于较长时效的预报,应保留更低频的过程(比如10d以上  相似文献   
58.
碳酸盐与陆源碎屑的混合沉积研究至今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文献屈指可数。扬子西经缘龙门山地区盆纪发育了了这类良好的混合沉积。作者根据实际材料,首次从这一思路出发,识别该区泥盆纪Emsian期到Givetian早期的混积相四种,混积亚相约14种,阐明了其优势混积作用;根据混积作用特征、沉积背景关系,划分出两大混积类型,即泥质背景下的混积1型和砂灰质背景下的混积Ⅱ型;对混积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不同级次  相似文献   
59.
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汪集Yang 《地学前缘》1996,3(3):96-100
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在自然界和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这类地热系统在阐明地区构造活动性、地热资源形成、分布以及水-岩相互作用和有用元素富集成矿等方面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重点介绍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的特点及其形成模式、在我国的分布,并以漳州地区为例作出实例剖析。  相似文献   
60.
地质学家重视研究深部(变质)CO_2对古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焰新  文冬光 《地学前缘》1996,3(4):274-281
地质学家重视研究深部(变质)CO2对古气候的影响贾跃明(中国地质矿产信息研究院,北京,100037)近几年来,随着过去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地质学家越来越重视地质历史时期影响大气CO2浓度的因素的调查。不少人认为,变质作用和火山活动可能是过去大气中C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