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3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80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91篇
海洋学   26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6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利用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采用单因素、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听力残疾致残原因区域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听力残疾的致残原因呈现城乡、区域、省际分布差异,农村地区遗传性原因、传染性疾病、非传染性疾病、原因不明与其他致听力残疾现患率高于城镇地区。先天性原因致听力残疾比例较高的为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和南部沿海地区非传染性疾病导致听力残疾比例最高。听力残疾的致残原因省际分布具有地域聚集性。另外,城乡地区不同年龄人口面临着不同的听力残疾致残风险。我国听障防控政策应针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72.
左昌虎 《地质与勘探》2016,52(2):251-260
康家湾铅锌矿是一个大型多金属矿床,矿区内发育有大面积角砾岩。本文在详细地质工作的基础上,参照前人研究成果,探讨了该角砾岩成因及其与成矿的关系。根据角砾成分和空间分布等特征,矿区内角砾岩可划分为层间硅化角砾岩(Qb)、岩溶角砾岩(Kb)、崩塌角砾岩(Ba)和断层角砾岩(Bf)四种类型。分析认为角砾岩主要由构造与热液双重作用形成,分别经历构造破碎、热液交代及后期岩溶改造三个阶段。矿体主要赋存于层间硅化角砾岩中,少量角砾状矿石赋存于岩溶角砾岩中。据上认为,该套角砾岩成因与康家湾铅锌矿具有密切成因关系。  相似文献   
73.
由于山体的特殊地质背景及人类工程活动,四川省南江县陈家湾滑坡在平面位置上以中间山梁为界分为Ⅰ号、Ⅱ号滑坡及潜在不稳定斜坡。通过地质灾害勘查,研究了滑坡特征及其地质成因机制,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仅Ⅰ号滑坡在暴雨工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根据滑坡地形特征、稳定性分析结果,结合保护对象,对Ⅰ号滑坡提出了“抗滑桩+截水沟”和“预应力锚索+抗滑短桩+截水沟”两种防治方案。通过对比分析,推荐“抗滑桩+截水沟”为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74.
城岗矿区处于欧亚大陆板块与滨西太平洋板块消减带内侧的华夏板块中的罗霄地体与武夷地体的结合部位,区域上受大余至兴国深大断裂控制。区内发现7条萤石矿体,长100~1100m,厚1~17.7m,矿石类型为石英-萤石型,易选。估算333+334类资源量矿石量2654.3kt,CaF_2 1438.9kt,平均品位53.6%。通过工作阐述了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了成矿条件和成矿机理,建立了成矿模式,对成因进行了探讨。对矿区进一步找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5.
烟台四十里湾海域红色裸甲藻赤潮发展过程及其成因   总被引:35,自引:9,他引:35  
对1998年8月中旬至9月中旬烟台四十里湾发生的大规模赤潮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此次赤潮发生面积约为100km^2,其原因种为红色裸甲藻Gymnodinium sanguineum,密度高达1560ind/ml,是我国首次记录的由该种生物引起的规模赤潮。大量衰亡赤潮生物的分解消耗水体的溶解氧,引起下层水体严重缺氧,导致养殖的扇贝大批死亡。赤潮的成因主要是大量陆源有机物、营养盐类的排入和大规模贝类筏式养殖的自身污染,为赤潮生物的暴发性增殖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适宜的水文气象条件亦为赤潮的发生提供良好的物理环境。  相似文献   
76.
"百合"台风近海加强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毅  刘爱鸣  刘铭 《台湾海峡》2005,24(1):22-26
利用卫星云图、常规观测资料对“百合”台风减弱为低压后在台湾海峡南部海面强度再次加强,又发展成强热带风暴的过程分析诊断结果表明:“百合”台风近海加强的主要原因是台风上层强辐散流场的叠加,加强了台风环流的垂直上升运动;台湾海峡南部的暖洋区的增暖增湿、中低层辐合流场的加强和低层适度冷空气的侵入对台风的加强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7.
台风Rananim登陆后引发强降水成因和暴雨分布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2004年第14号台风Rananim登陆后造成的强降水过程按主要影响系统进行了划分,指出第一阶段的降水是由台风本身环流产生的,第二阶段的降水则是台风残留低压与中纬度西风带环流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然后针对暴雨在台风登陆点南北两侧非对称分布的特点进行了重点分析,结果表明,台风暴雨的非对称分布与台风本身的非对称结构、南北两侧不同的水汽输送以及中尺度地形有密切关系。同时利用湿位涡分析方法诊断了台风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发现湿位涡负值中心与暴雨中心存在较好对应关系,而且其中心数值的绝对值大小与1 h降水强度存在正相关关系,从而说明湿位涡负值中心可以作为降水时空分布的重要指标,为台风暴雨预报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78.
王文儒  白山 《气象》2010,36(9):42-46
锋面滑升运动是形成锋面降水的重要原因,弄清锋面滑升运动的物理机制对锋面降水的预报是必要的。依据大气动力学原理,对锋面滑升运动的物理成因进行了研究。已知暖空气沿锋面的滑动与暖空气垂直于锋面的风速(u_w)和锋面移动速度(c)之差有关。当暖空气垂直于锋面的风速小于锋面的移动速度(u_wc)时,暖空气向上滑动;当暖空气垂直于锋面的风速大于锋面的移动速度(u_wc)时,暖空气向下滑动。因为锋面的移动速度小于锋后冷空气垂直于锋面的风速(cu_c),所以,暖空气沿锋面的滑动与锋区中垂直于锋面方向的风速的分布有关,当锋区中有(?)u/(?)u0时,暖空气必定向下滑动;暖空气若向上滑动,锋区中必为(?)u/(?)x0。本文依据大气动力学原理给出了锋面坡度公式,通过演绎该式,得到了分析锋区中(?)u/(?)x的公式,结果表明:(1)当锋面坡度增大时,大气沿锋面向上滑动,反之向下滑动。(2)锋面强度加强时,大气沿锋面向上滑动,反之向下滑动。(3)暖平流时上滑,冷平流时下滑。(4)当锋面上出现气旋式涡度增大时,大气沿锋面向上滑动,反之向下滑动。(5)当垂直于锋面方向的地转风沿锋面由下向上增大时,大气沿锋面向上滑动,反之向下滑动。  相似文献   
79.
巴州果树冻害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巴州地区接连不断的发生了几次较大的果树冻害事件,对巴州林果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本文搜集了巴州地区建国以来果树冻害资料并对其进行了整理和统计,从果树生理、果园管理、气象条件角度对历年来果树冻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巴州地区果树冻害发生的频率加快,冻害温度指标上升,与气候变暖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80.
本文以甘孜州2009年“7.23”特大泥石流灾害为例,应用常规气象资料对灾害的气象成因及其灾害的诱发因素进行了分析。表明:短时强降水是引发这次特大泥石流灾害的直接原因。其地貌、地表及土壤结构状况本身以及大量地兴修水利,挖掘沙土,破坏生态平衡成为这次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的诱发因素。根据地质气象灾害的成因分析对防灾减灾提出具体的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