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51.
基于海道测量数据库系统的运行特点,分析了数据库可能产生的故障及原因,并通过研究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各种备份方案,提出了实用的海道测量数据库备份与恢复策略。  相似文献   
52.
在实时测量系统中,系统软硬件的可靠性是系统设计的重要部分。介绍了某型综合调查船测量控制系统的热备份软硬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采用网络技术、心跳监测和数据库技术,实现了系统的故障检测、实时报警和自动切换,保证了不间断的高质量数据采集和测量系统的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53.
作者应用联合剖面、电测深和静电α卡测量等综合物探方法在青岛地区进行地下水源勘查。本文列举了三个不同地质条件地下水源点的探测过程,说明青岛地区地下水源开发利用是有前景的。指出对当地水文地质资料进行深入研究,采用综合物探方法与地质钻探相配合是勘测地下水源行之有效的一套工作方法。此外对物探工作方法技术的合理选择进行了论述。物探资料的推断解释已通过钻探结果所验证。  相似文献   
54.
目前,基层气象台站主要使用地面综合观测业务软件(简称ISOS软件)作为业务测报软件,有效存储、保护测报数据是台站的重要工作之一,使用计算机技术备份测报数据成为有效保护手段。因此,针对ISOS测报数据特点,本文利用Python语言和Tkinter等工具包设计不同备份策略,开发人机交互页面的系统对不同的测报数据进行备份。经实验,本文设计的系统可对ISOS测报数据实现自动化备份,有效保护数据安全,系统可用作基层台站的备份工具。  相似文献   
55.
随着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测绘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测绘地理信息档案数据量也在急剧增长,对这些海量数据安全、有效、长期的保存是测绘档案工作人员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以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兼国家测绘档案资料馆)档案数据存储为例,对国家测绘地理信息档案数据存储策略、介质管理和数据迁移等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6.
浅谈无级地名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柳  王桂敏 《测绘科学》2006,31(3):109-110
建立没有比例尺概念的无级地名数据库,并开发相应的无级地名数据库管理系统,对于高效地查询检索地名数据库及同步更新地名信息、维护地名信息的安全性、快速制作各种专题地名信息,提供了理论和现实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7.
在分析P2DR2模型的基础上,阐述了发展网络安全动态防御体系的重要性,讨论了其功能需求,提出了改进的IDS分析响应系统模型,并以其为核心构建了网络安全动态防御体系,还讨论了实现的关键技术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58.
港口后勤区域形成演化机理——以上海港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双波  曹有挥  吴威 《地理研究》2011,30(12):2150-2162
立足当前国内港口后勤区域的发展现实,着重从格局与过程耦合的角度,把各种类港口后勤区域作为一个整体,对其形成演化机理进行理论探讨,揭示出全球供应链发展与港口功能演化、外部规模经济与企业合作推动、港口自身规模经济与边缘挑战、区域交通网络布局与资源禀赋以及城市发展需求与发展政策导向是推动港口后勤区域演化的重要驱动力,并归纳演...  相似文献   
59.
Detecting the dynamics of urban structure through spatial network analysi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in large cities is becoming ever more complex as populations grow in size, engage in more travel, and have increasing amounts of disposable income that enable them to live more diverse lifestyles. These trends have prominent and visible effects on urban activity, and cities are becoming more polycentric in their structure as new clusters and hotspots emerge and coalesce in a wider sea of urban development. Here, we apply recent methods in network science and their generalization to spatial analysis to identify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city hubs, centers, and borders, which are essential elements in understanding urban interactions. We use a ‘big’ data set for Singapore from the automatic smart card fare collection system, which is available for sample periods in 2010, 2011, and 2012 to show how the changing roles and influences of local areas in the overall spatial structure of urban movement can be efficiently monitored from daily transportation.

In essence, we first construct a weighted directed graph from these travel records. Each node in the graph denotes an urban area, edges denote the possibility of travel between any two areas, and the weight of edges denotes the volume of travel, which is the number of trips made. We then make use of (a) the graph properties to obtain an overall view of travel demand, (b) graph centralities for detecting urban centers and hubs, and (c) graph community structures for uncovering socioeconomic clusters defined as neighborhoods and their borders. Finally, results of this network analysis are projected back onto geographical space to reveal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urban movements. The revealed community structure shows a clear subdivision into different areas that separate the population’s activity space into smaller neighborhoods. The generated borders are different from existing administrative ones.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from 3 years of data, we find that Singapore, even from such a short time series, is developing rapidly towards a polycentric urban form, where new subcenters and communities are emerging largely in line with the city’s master plan.

To summarize, our approach yields important insights into urban phenomena generated by human movements. It represents a quantitative approach to urban analysis, which explicitly identifies ongoing urban transformations.  相似文献   

60.
首先分析了现有的GIS数据存储的特点、备份策略及其不足。在分析的基础上并结合SVG格式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适合SVG格式时态GIS数据的改进增量备份模型。模型将完全备份和增量备份相结合,不单独保存增量备份产生的差异脚本。由于一个增量脚本文件中包含多个版本的差异脚本,完全备份和对应的增量脚本文件可以还原多个版本,且脚本可以复用,不存在冗余且效率明显提高。模型包含两个子算法,即差异脚本生成算法和恢复算法,实验验证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