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5篇
  免费   986篇
  国内免费   1617篇
测绘学   501篇
大气科学   1551篇
地球物理   651篇
地质学   2552篇
海洋学   441篇
天文学   148篇
综合类   266篇
自然地理   298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238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245篇
  2018年   218篇
  2017年   202篇
  2016年   231篇
  2015年   247篇
  2014年   311篇
  2013年   294篇
  2012年   328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263篇
  2009年   273篇
  2008年   268篇
  2007年   311篇
  2006年   295篇
  2005年   284篇
  2004年   237篇
  2003年   210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1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王亮  张应文  杨建辉 《贵州地质》2009,26(3):209-214,217
对1:5万高精度磁异常原始资料数据处理,进行化极、延拓计算7个不同上延高度异常,分析对比所有资料,结合地物化资料,对磁异常平面进行特征分区。又根据已知的白马洞(区内)-杉树林(区外)铅锌矿床成矿带及区内异处的铅锌、铜、锰等矿床(点)的成矿规律和分布特点,圈定了8个异常成矿靶区,19个大型的浅层局部负磁异常,均为有一定找矿意义的磁异常,并推测它们可能为岩体与矿致磁异常(铅锌、铜、锰、铁)等综合引起,在岩体(浅表隐伏的花岗岩珠或岩枝)与围岩接触带、层间破碎带上,应是赋矿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982.
高温高压实验及原位测量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简述了高温高压实验技术及其发展现状,主要涉及高温高压实验装置及高温高压原位实验测量技术两方面内容。重点介绍了:(1)金刚石压腔、大体积压力机、高压釜等静态高压实验技术和动高压实验技术及其特征;(2)拉曼、红外、X-射线衍射及同步辐射等高温高压原位谱学研究;(3)超声波、布利渊散射、核共振非弹性X-射线散射等高压物质弹性波速原位测量技术研究现状及其进展;(4)金刚石压腔、大压力机中高温高压电导率的原位测量技术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相似文献   
983.
高温高压下水流体pH值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温高压下水流体的pH值是影响矿物-水流体相互作用平衡和动力学过程的一个重要参数。确定高温高压流体pH的方法主要包括电位势测量、化学分析与热力学计算及电导率方法。电位势测量在化学领域应用广泛,也被用来测量了洋中脊的热液流体的pH值。人们尝试了各种形式的电极,如氢电极、钯氢化物电极、金属-金属氧化物电极和钇稳定的氧化锆(YSZ)电极。玻璃电极只取得了有限的成果,通常用来测量常温及低温下的流体的pH值。对金属-金属氧化物电极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了研究,但它需要利用合适的参比溶液来校正,与玻璃电极一样都表现出较大的偏移和误差以及不可回测性。陶瓷薄膜电极,如钇稳定的氧化锆(YSZ)电极,为测量相对较高温度下的pH值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方法。利用高温淬火水的化学分析和常温下的pH的测量,通过求解络合反应质量平衡与所有组分质量平衡的联立方程,来计算指定温度压力下pH值和水溶液种类的分布,是获得高温pH值的另一个重要而常用的方法,但热力学数据中的数值误差和不确定性以及分析误差能够影响计算出的高温溶液的pH值的精度。对高温高压超临界水流体的电导测量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就,它被用来作为确定溶液内部离子反应平衡常数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通过获得的这些反应的平衡常数,就可以得到在高温高压下流体的就位物质组成,这个方法可以测量更高温度压力下流体的pH值。  相似文献   
984.
应用近代微束矿物学分析测试技术,对在中国陨落的随州、寺巷口和岩庄等三块球粒陨石中矿物的冲击熔融和分离结晶作用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查明存在有硅酸盐单矿物熔体、硅酸盐矿物混合熔体和全岩熔体三种组成不同的冲击熔体。研究结果显示:(1)三种熔融相与未熔相之间在主成分和微量元素组成上没有明显差别,说明它们是原地熔融的产物,但在较大的冲击熔块中,也发现冲击熔融作用引发了一部分元素,如亲铁元素、硒元素和轻重稀土元素的分异现象;(2)查明Al2O3、Cr2O3、Na2O和CaO等优先进入从冲击熔体结晶的辉石常压相或辉石的高压相——镁铁榴石(属地幔过渡带矿物)中;(3)Al元素能进入阿基莫石(即辉石的钛铁矿结构相,属下地幔矿物)中,以固熔体形式稳定下来。ELNES的测定查明,其氧化铁组分中Fe3+/∑Fe的比值高达0.67(3);(4)陨石全岩熔体中硅酸盐相与金属-硫化物相之间为完全不混熔,后者以孤立的共结体团块产于硅酸盐熔体之中,除Zn、Na、Cr、Co和Cu在硫化物相中和Na在金属相中有明显富集外,其他元素的浓度则无明显变化;(5)在寺巷口陨石熔脉的金属-硫化物共结团块内发现了FeNi金属-硫化铁-磁铁矿组合,进一步证实了S和O等轻元素可以加入到以Fe-Ni金属为主要组成的地核成分中去;(6)在岩庄陨石的FeNi金属-硫化铁共结体团块的硫化铁内发现了Na、Mn和Fe的磷酸盐矿物小球体,说明P和Na、Mn等元素也能成为地核的组成元素。以上研究在行星演化、地幔矿物学和地球化学,以及陨石学研究上均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985.
庐江-枞阳矿集区深部结构与成矿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为探测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庐江?枞阳白垩纪火山岩盆地和铁、硫矿集区深部构造和地壳结构, 探讨成矿深部控制条件, 作者完成了穿越火山岩盆地的深反射地震剖面(记录30 s)和罗河铁矿区浅层高分辨反射地震剖面, 揭示了矿集区全地壳精细结构, 同时开展区域构造测量和应力场反演研究, 获得了新的认识。证实“耳状”的庐?枞火山岩盆地是一个沿北东向罗河断裂向东发育的非对称火山盆地, 排除了另一半被断在西侧红层之下的判断;罗河断裂是一条切穿MOHO的深断裂, 倾向南东, 是引导地幔流体和岩浆上涌和喷发的通道;鉴别出多层界面, 火山岩?侏罗系砂岩厚约4?5 km(其中火山岩厚度约3 km), 三叠系?震旦系变形层底界深度大致18?20 km, 变质基底组成中下地壳, MOHO平缓向西北倾, 深度33?31 km;追踪郯?庐断裂带的深部产状, 陡立延伸到MOHO, 宽约10 km。  相似文献   
986.
中国南阳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灾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南阳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豫西南山区。地貌类型以中、低山为主,地表多出露变质岩及侵入岩,岩体风化强烈,多赋存基岩裂隙水,地质构造发育,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园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通过野外调查及评价,园区处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和泥石流。针对地质公园这一特色旅游,提出地质灾害防治对策,保障当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87.
已建成投产的西藏高天水泥有限公司2000t/d级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规模最大的采用窑外分解技术的水泥生产线,也是天津院承担设计的高海拔地区第一条2000t/d级水泥生产线。设计方案适应当地海拔高、缺氧、四季昼夜温差大的气候及原、燃材料等条件。年平均大气压为65.1kPa,约为平原地区的62%,工程设计面临很多困难条件,无国内外经验可借鉴,天津院依托自身技术优势,勇于创新,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海拔新工艺、新装备,如高原型预热器、分解炉、熟料冷却机等并供货。回转窑、原料粉磨、水泥粉磨、煤磨、石灰石破碎机均由天津院设计。燃烧器、选粉机、风机、空压机等所有系统配套的机械、电气设备及元件在设计选型时均进行高原校正。同时针对高海拔地区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开发工作,降低工程投资,达到了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改善环境、提高产品质量、激发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88.
在温州某垃圾填埋场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于有地下水渗流的砂层中,高压旋喷注浆单管法与三重管法试桩进行了对比试验与分析,高压旋喷注浆成桩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供同类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9.
王俊卿  李靖  李琦  陈立 《岩土力学》2009,30(7):2114-2118
黄土高边坡稳定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对高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非常必要。通过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对影响宝鸡峡引水工程黄土高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体的内摩擦角和黏聚力对其稳定性影响最大;采用正交实验分析可知,除土体的内摩擦角、黏聚力和坡高外,地震作用对黄土高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也较大。以上分析表明,抗剪强度指标是影响黄土高边坡稳定的主要敏感性因素,提出了在黄土高边坡稳定性分析时应尽量使抗剪强度指标的选取准确、合理,同时也应考虑边坡高度和地震的影响,进而为黄土高边坡类的工程设计和运行管理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90.
Abstract: Erlangshan Pluton from Urad Zhongqi, central Inner Mongolia,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segment of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Plate. The rocks consist mainly of diorites with gneissic structure. Pet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reveal that the diorites belong to metaluminous, high-potassium calc-alkaline series, with chemical signatures of I-type granites. They are characterized by low SiO2 contents (56.63%–58.53%) and A/CNK (0.90–0.96), high Al2O3 contents (17.30%–17.96%) and Na2O/K2O ratios (1.20–1.70), enrichment in large ion lithophile elements (LILE, e.g., Ba=556–915 ppm, Sr=463–595 ppm), and relative depletion in high field strength elements (HFSE, e.g., Nb, Ta, Ti) in primitive mantle-normalized spidergram, and right-declined rare earth element patterns with slightly negative Eu anomalies (d?Eu=0.72–0.90). They have Sr/Y ratios (20–25) evidently less than Kebu Pluton (49–75) to its east. Sensitive high resolution ion micro-probe U-Pb zircon dating of the diorites has yielded an intrusive age of 270±8?Ma. This leads us to conclude that Erlangshan diorites were formed by mixing between the middle or lower crustal-derived magma and minor mantle-derived mafic magma, followed by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which was trigged by crustal extension and fault activity in post-collisional sett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