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5篇
  免费   986篇
  国内免费   1617篇
测绘学   501篇
大气科学   1551篇
地球物理   651篇
地质学   2552篇
海洋学   441篇
天文学   148篇
综合类   266篇
自然地理   298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238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245篇
  2018年   218篇
  2017年   202篇
  2016年   231篇
  2015年   247篇
  2014年   311篇
  2013年   294篇
  2012年   328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263篇
  2009年   273篇
  2008年   268篇
  2007年   311篇
  2006年   295篇
  2005年   284篇
  2004年   237篇
  2003年   210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1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51.
选取中国重力台网14台gPhone弹簧重力仪组成2个观测剖面,对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Ms9.0特大地震前(3月1日至10日)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沿海各台站统一出现了喇叭口状的“重力异常扰动”现象,且扰动异常随震中距的增加呈衰减趋势。  相似文献   
952.
从高硅含铝原料霓辉正长岩中提取氧化铝时,硅以水合硅酸钠钙的形式排出。实验研究了水合硅酸钠钙渣的高效利用技术。利用水合硅酸钠钙自身的水解作用和在NaOH溶液中使之分解两种方法来回收其中的Na2O,所得NaOH溶液经蒸发浓缩后可循环利用。回收碱后剩余的固体渣用来制备硅灰石粉体。实验得出回收碱的优化条件为温度180 ℃,起始溶液的Na2O浓度为20 g/L,液固比为4∶1,洗涤6~7次。在此条件下,碱回收率可达90%以上。对回收碱后所得固体渣进行差热-热重分析,确定制备硅灰石粉体的煅烧温度。在820 ℃下煅烧2 h,制得颗粒尺寸为50~100 nm的α-CaSiO3纳米粉体,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53.
近临界特性的地层水及其对烃源岩生排烃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利用特制的地层孔隙热压模拟实验装置, 开展了模拟地层孔隙空间高压液态水热体系烃源岩生排烃模拟实验.模拟实验施加的流体压力为38±2 MPa, 温度为290~390 ℃.模拟实验结果显示了有关高压液态水及其与之相联系的流体压力和孔隙空间等因素对烃源岩生排烃影响作用的一些重要现象, 实验发现高压液态水介质条件有利于液态油的生成和保存, 不利于液态油向气态烃的转化, 而且干酪根的生烃潜力和排油效率有一定的提高.这些新的实验现象可能主要与近临界特性的高压液态地层水的作用有关, 进一步推断近临界特性的高压液态水参与干酪根向油气的转化反应, 增加了水对油气的溶解能力.在地下实际烃源岩生排烃的温压(100~200 ℃, 30~120 MPa)条件下, 岩石孔隙中的地层水是一种相对低温高压压缩液态水, 这种地层水可能具有近临界特性, 对烃源岩生排烃过程有重要影响.但目前对这种现象的机理和石油地质意义还知之较少.因此, 加强高压地层水近临界条件下烃源岩生排烃热压模拟实验研究, 对进一步深入理解地层条件下的近临界水介质、流体压力、孔隙空间因素对生排烃过程的影响, 深化烃源岩生排烃机理的探讨, 建立地质尺度上的烃源岩生排烃动力学模型, 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54.
符策简 《岩土力学》2010,31(Z1):193-197
高含盐粉土不仅含盐量较高,而且黏粒含量极低,粉粒含量高,级配不均匀,导致难以压实,强度低。为了了解此类特殊粉土的力学特性,在室内物理化学性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原位旁压试验和原状土样的三轴试验,充分分析了高含盐粉土的力学性质。高含盐粉土的可溶性盐含量高达2.9%,主要是高硅、铝,水溶盐以Cl-和Na+为主,属氯盐碱性土。旁压试验结果表明,临塑压力可取350 kPa、极限压力可取500 kPa、旁压模量Em可取1 750 kPa、剪切模量Gm可以700 kPa作为参考值。室内力学试验进一步分析表明,该土体具有较强的剪胀性,在轴向应变达到12%左右时,试样达到稳态状态。围压150 kPa下的峰值强度能达到600~800 kPa,残余强度也能达到450~550 kPa。  相似文献   
955.
赵洪宝  尹光志  李小双 《岩土力学》2010,31(4):1143-1146
对40块粗砂岩试件高温后的密度、纵波波速和抗拉强度变化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后粗砂岩的密度随试验温度的升高减小幅度很小,几乎可忽略不记;高温后试件中纵波波速的传播随温度升高基本呈线性降低,而减小率呈二次曲线规律变化;存在一个温度点R,使高温后试件的抗拉强度呈开口向下抛物线关系变化,且在R温度作用后试件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当试验温度大于700 ℃后,试件的抗拉强度变得很小,且当温度升高时变化幅度也很小。高温后纵波波速与抗拉强度关系复合2次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956.
陡坡寺中微风化料的大型三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明  陈金锋  宋二祥 《岩土力学》2010,31(8):2496-2500
随着西部山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入迅速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多的高填方工程正在或将要兴建,而对填料力学性质的认识也就成为决定这些高填方工程安全性的重要因素。通过一系列大型三轴试验,对分布于云南等地的陡坡寺中微风化料的剪切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陡坡寺中微风化料与典型堆石料的力学特性有很大不同,其强度较低,并且应力-应变关系、强度和刚度等特征都比较接近于细粒土。另外,水对陡坡寺中微风化料的力学特性有着显著的影响,其遇水后强度大为降低,因此,在设计和施工中必须予以充分考虑。对试验数据的拟合表明,邓肯-张模型能较好地模拟陡坡寺中微风化料在不同围压下的应力-应变关系。  相似文献   
957.
带加强层超高层建筑结构基于能力谱法的抗震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带加强层结构在加强层处的刚度发生剧变,从而引起侧向荷载下结构内力分布及变形的相应变化,地震作用下此类结构容易形成薄弱层,因而抗震性能较差。同时,带加强层的建筑物很多属于超限复杂高层建筑结构,无法直接套用规范方法进行抗震设计。根据带加强层高层建筑结构的受力变形特点及国内外研究者的研究成果,结合模态推覆分析理论和能力谱抗震设计方法,本文对带加强层高层建筑结构的受力变形性能作了详细的分析,提出此类结构基于能力谱法的抗震设计方法。此法采用受力层间侧移角作为性能指标,并针对加强层和普通楼层采用了不同的性能水准量化值,根据结构特点以底部和加强层上部两层楼作为薄弱层进行验算,最后通过算例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58.
爆炸荷载下土石坝动力响应特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石坝在爆炸荷载下的力学响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力学问题,相关研究甚少。在LS-DYNA软件框架内,以两河口土石坝为研究对象,把坝体材料简化为混凝土、心墙、反滤层与堆石体等4种,用500 kg TNT在坝顶接触爆炸时的瞬态荷载作为荷载源,针对不同材料建立适合于爆炸高加载率特征的本构模型,用数值方法分析了土石坝在潜在爆炸荷载下的破坏与损伤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由于土石坝材料组成的多样性,应力波传播规律异常复杂,土石坝的力学响应呈现出显著的分区特征。  相似文献   
959.
平潭海域地震层序及地层层序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是进行浅部地质勘探较经济有效的方法,应用DAS-1型高分辨率数字地震仪对平潭海域地层层序进行了探测研究.通过地震资料的解释,根据地震反射波及反射界面特征,共划分出T01、T11、T02、T03、T04、T05及Tg等七个反射界面,其中以角度不整合界面T03为界将本区的沉积地层划为两大套,二者之间曾经发生过一次规模较大的构造运动;Tg为地震勘探的声波基底.依据地震层序划分原则和方法,自上而下将基底反射界面以上的地震反射层划为不同的七个地震层序,即:Ⅰ(海底面~T01)、Ⅱ(T01~T11)、Ⅲ(T11~T02)、Ⅳ(T02~T03)、Ⅴ(T03~T04)、Ⅵ(T03、T04~T05)及Ⅶ(T05~Tg)层序.经与研究区内以及相邻海域已知地质资料的对比分析,大致确定该海域七个不同地震层序的地质年代分别为:Q3~Q4、Q2、N2、N1、E2、E1、K2,研究区域的沉积基底可能由中生代(J3~K1)中酸性火山岩系及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或混合岩组成.  相似文献   
960.
LN-3A水位仪记录的高采样率大震水震波特点及仪器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海南前兆台网水位仪对苏门答腊M_S 8.7地震和我国四川汶川Ms 8.0地震的高采样率水震波记录情况,从中可较明显地看到地震波引起的井水位详细变化,但也存在水震波的丢头、仪器时间存在误差,第一代仪器水震波相互覆盖等现象,提出了在水位仪中增加在线缓存记录、自动定时校时功能等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