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79篇
  免费   5846篇
  国内免费   8771篇
测绘学   3688篇
大气科学   10350篇
地球物理   7698篇
地质学   13831篇
海洋学   4113篇
天文学   1178篇
综合类   2284篇
自然地理   5054篇
  2024年   249篇
  2023年   670篇
  2022年   1139篇
  2021年   1440篇
  2020年   1591篇
  2019年   1910篇
  2018年   1339篇
  2017年   1725篇
  2016年   1662篇
  2015年   1760篇
  2014年   2284篇
  2013年   2621篇
  2012年   2285篇
  2011年   2339篇
  2010年   1891篇
  2009年   2345篇
  2008年   2242篇
  2007年   2517篇
  2006年   2331篇
  2005年   1886篇
  2004年   1686篇
  2003年   1444篇
  2002年   1149篇
  2001年   1038篇
  2000年   929篇
  1999年   825篇
  1998年   792篇
  1997年   709篇
  1996年   590篇
  1995年   508篇
  1994年   463篇
  1993年   407篇
  1992年   288篇
  1991年   241篇
  1990年   167篇
  1989年   172篇
  1988年   125篇
  1987年   67篇
  1986年   63篇
  1985年   57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24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20篇
  1976年   25篇
  1973年   17篇
  1971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711.
1957-1996台风对中国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台风活动中国气候的重要特点之一,它能带来大量降水并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在一些地区,台风降水甚至可以在总降水量中占很大比例。本文目的是研究那些对中国产生影响的台风并重点关注台风对中国降水的影响。文中涉及四个方面的工作。首先,研究了影响中国台风的频率,结果表明台风影响的主要季节为5-11月,尤其以7-9月频繁;在过去40年中影响台风的频率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第二,对台站台风降水的气候特征分析结果显示,海南和东南沿海地区受台风的影响最大,而且长江以南大部地区每年都受到台风的影响;另外,影响区域大部分地区的台风降水在过去40年中表现出下降的趋势,但是只有东北地区南部这种趋势是显著的。第三,对台风个例的分析表明,个例降水总量和影响面积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线性关系。最后,对台风造成的中国范围降水总量进行了分析,初步结果显示台风降水总量在1957-1996年间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712.
王天舒  牛生杰 《大气科学》2017,41(1):121-131
利用内蒙古东胜、锡林浩特两站2004~2006年春季(3~5月)积分浊度计的观测资料,结合同期PM10质量浓度、大气能见度等资料,分析了背景、扬沙、沙尘暴、强沙尘暴等不同强度沙尘天气气溶胶散射系数的分布特征,讨论了不同强度沙尘天气过程中散射系数、PM10、能见度的日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强度沙尘天气过程中散射系数与PM10质量浓度、散射系数与能见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散射系数能够很好地反映沙尘天气强度;随沙尘天气强度增强,散射系数日变化从双峰型向单峰型转变;沙尘天气强度较弱时,PM10与散射系数的日变化不相似,强沙尘暴过程中PM10与散射系数的日变化有一定的相似性;能见度与散射系数日变化趋势相反;散射系数与PM10质量浓度呈正相关性,沙尘天气越强,相关性越好,背景、扬沙、沙尘暴、强沙尘暴相关系数分别为0.201、0.809、0.898和0.953;散射系数与能见度有指数相关关系,随沙尘天气强度增强二者相关性逐渐增强,背景、扬沙、沙尘暴、强沙尘暴相关系数分别为-0.773、-0.870、-0.918和-0.940。  相似文献   
713.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 1°×1°格点分析资料,对2013年春季北方一次大范围沙尘暴过程天气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沙尘暴过程是在前期降水稀少、地表疏松、气温偏高的气候背景下,由槽后冷空气补充南下,伴随地面冷锋移动引发的。强冷空气由西北路径入侵,蒙古气旋的发展,配合强冷空气形成的密集气压梯度区,为大风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地面气象要素的剧烈变化,往往超前于沙尘暴的暴发,可作为沙尘暴预报的重要依据。强烈的上升运动和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为起沙提供了动力条件。沙尘暴区螺旋度分布为高层负值、低层正值,中低层螺旋度正值中心区与沙尘暴发生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冷暖平流之间的转化使地面气压发生变化,产生变压风,风力加大导致锋面附近激发出气流的垂直运动,容易将地面沙尘吹起上扬,形成沙尘天气。  相似文献   
714.
根据作业云回波面积和强度的变化,可定性判断人工增雨是否有效。对有效增雨,可根据高炮有效控制半径,计算出影响面积;根据作业区样本点作业后比作业前的降水平均增量和对比区样本点作业前后雨量平均变化量,可确定作业区平均增雨量(mm);根据增雨量,可计算出影响区增雨质量,并由此计算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15.
秦长学 《气象》2001,27(7):20-23
对用液氮消过冷雾和冷云催化增雨作业的宏、微观条件进行比较,找出其异同点,并根据消冷雾作业所出现的物理响应推演冷云催化后应出现的结果,以弥补飞机云中催化后缺少直接观测资料的缺陷,进而对液氮(LN)增雨效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16.
影响预报员应用先进天气预报技术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欲晓  王迎春  叶谦  李青春  韩佳芮  李迅 《气象》2010,36(6):122-127
先进的天气预报技术只有被预报员有效应用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为了促进预报员应用先进技术,有必要对影响预报员应用先进技术的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对策,以提升气象服务能力和提高气象服务质量。本研究对短时临近预报新技术产品从无到有、预报员对新技术产品从陌生到接纳应用的整个过程进行连续3年的互动式调查评估,以B08FDP技术产品被预报员在北京2008年奥运气象服务中的应用过程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式,通过2006年预报员的需求调查,挖掘出先进的预报技术产品要被预报员接纳和应用所面临的3个突出问题,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对策建议反馈给气象部门;通过2007和2008年追踪分析B08FDP被预报员逐步接受并应用的情况,揭示出要提高预报员对先进技术的应用,就要深入调查预报员需求并给予满足、有针对性地开展预报员培训教育、建立完善预报员与科研人员互动反馈的常态机制。  相似文献   
717.
以某苯加氢精制工程为例,探讨了焦化行业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利用该项目所在地近3 a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当地的污染气象特征;采用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后果计算、风险评价等环境风险评价技术方法,筛选出主要风险因子并进行风险预测,采用多烟团模式并考虑气象因素进行风险计算。结果表明:污染事故发生后,苯类物质的地面浓度最大值为3 214 mg/m^3,位于距离事故发生源WNW方向约50 m处超标1 339倍,由此可知近距离污染严重;高浓度污染物主要集中在污染源附近,随着距离的延长,污染物浓度不断向下风向扩散,超标范围在6 km内。利用简化分析法,定量给出此项工程的最大可信事故风险值为7.6×10^-6/a,小于化工行业风险值8.33×10^-5/a,此工程风险值水平与同行业比较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718.
根据1958-2008年华南48站降水资料、NOAA全球逐月海温格点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EOF分解、相关、合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华南夏季降水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冬季热带太平洋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华南夏季降水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空间分布以全区一致型为主,其次是南北反相对称型和东西反相对称型,且这3种分布模态都表现出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特征。全区一致型降水异常与热带太平洋海温显著相关,二者的相关性也具有年代际变化特征,其对应的热带太平洋海温具有沿赤道太平洋呈“负-正-负”的纬向分布型,类似于中部型El Nino。全区降水偏多时期,西南季风偏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脊点位置偏西,南亚高压偏强、脊点位置偏东,总体的环流形势有利于华南地区的水汽输送和上升运动;降水偏少时期,情况相反。  相似文献   
719.
基于探空资料因子组合分析方法的冰雹预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1978—2007年四川省宜宾探空站200 km范围内共45例降雹事件与非降雹事件作为时间样本,将利用T-lnp探空资料计算表征热力、动力、水汽条件、温度、高度等物理参数作为预报因子,采用因子组合分析方法对3244个预报因子进行筛选,找出影响宜宾探空站附近降雹的预报因子,并计算得到它们的阈值及组合关系,建立了冰雹预报指标判别式。两个主要因子为400 hPa饱和湿静力温度与850 hPa湿静力温度之差 (Tσ400*-Tσ850) 和400 hPa与地面垂直气压梯度之差 (Gz400-Gzsurface),两个条件因子为700 hPa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之差 (e700-es700) 和700 hPa露点温度与饱和湿静力温度之差 (Td700-Tσ700*)。将2008年全年732例时次的T-lnp探空资料代入判别式进行试报,探测率为84%,空报率为67.7%,成功指数为30.4%,试报结果表明:基于探空资料因子组合分析方法得到的冰雹预报指标判别方法可行,具有一定准确性。  相似文献   
720.
2018年全球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及其成因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孙劭  李多  王遵娅  王国复  柯宗建 《气象》2019,45(4):533-542
2018年全球主要温室气体浓度继续攀升,地表温度相比工业化前水平偏高0.99℃,为有观测记录以来的历史第四高值。全球冰川总量连续31年减少,南北极海冰范围全年处于历史低位。全球海洋表面温度较常年显著偏高,海平面继续加速上升,海洋热含量创历史新高,海洋酸化的影响日益加剧。年内,世界各地发生了许多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包括北半球异常活跃的热带气旋季、欧洲夏季持续性高温干燥天气、印度西南部的特大洪灾、澳洲东部严重旱情、欧美多地的低温暴雪以及全球多地的森林大火和强对流天气,造成了严重的人口伤亡和社会经济损失。本文系统性总结了2018年全球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及其影响,并重点分析了印度近百年来最严重洪灾和美国东海岸爆发性低温雨雪冰冻两个典型气候事件的形成原因。分析表明,夏季南亚季风强度偏强、控制时间偏长,8月在南亚季风槽西部位置偏北、索马里越赤道急流偏强的共同作用下,南印度洋及阿拉伯海上空的水汽大量向印度地区输送,持续性的强降水天气引发了该地区近百年以来最严重的洪灾;1月上旬,在耦合的急流结构、强烈的海洋温度梯度以及气旋外围气温偏高的共同作用下,冬季风暴格雷森在短时间内爆发性加强,造成美国东海岸出现气温骤降、强风暴雪等剧烈天气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