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83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23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29篇
综合类   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介绍了一种新型测地线双锥天线,该天线能够实现全方位面上的波束扫描,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采用几何光学法结合测地线理论分析了其工作原理,重点阐述了圆柱面上射线传输路径的问题,并对该天线在单端口和双端口激励情况下的方向图分别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在以上基础上,设计加工完成了一款工作在6~8 G Hz的新型测地线双锥天线,给出了其具体结构和尺寸。理论结果与实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了几何光学法在测地线双锥天线分析和设计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2.
新一代天气雷达天馈系统故障分析诊断方法和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故障分析诊断技术对保障气象大型装备可靠业务运行具有重要作用。依据CINRAD/SB型新一代天气雷达天馈系统信号流程,通过对新一代天气雷达天馈系统故障诊断方法进行研究,总结出天馈系统漏气、打火故障检测方法,天馈系统损耗大的故障诊断流程和故障定位6种方法。按照故障诊断流程和其中的外接信号源联合频谱仪法,分析诊断、定位并修复了天馈系统天线座内环流器故障导致的雷达观测回波强度偏弱、灵敏度降低故障的典型个例。结果表明,根据雷达现场配备仪表状况,通过故障诊断流程,采用合适方法和技巧,可达到快速定位天馈系统故障部位、在最短时间修复雷达故障目的。  相似文献   
73.
吊装悬挂系统是BPL长波授时发射天线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在天线体升降时,吊装悬挂系统的作用和工作原理,分析了该系统定滑轮组原结构中存在的明显问题,详细介绍了定滑轮组改进后的结构设计。事实证明,改进的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并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4.
本文从数学和物理模型的基础推导出了核磁测井仪器天线的数据关系式,同时分析了各参数影响,并利用地层流体含氢的特性与实验室纯水中刻度的比值进行孔隙度的校正,用该方法对几种核磁测井数据进行处理并与常规测井处理得出的结论进行对比,符合的很好,证明了该方法有很好的效果,可提升核磁解释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5.
随钻方位电磁波电阻率成像资料在地质导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三维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法计算随钻电阻率仪器激发的电磁场随仪器方位变化的规律,分析实现方位电阻率测量以及成像的原理及方法。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常规随钻电磁波仪器的基础上,增加倾斜或横向接收(发射)天线,可以实现地层方位的预测和判断,同时方位电磁波电阻率成像结果受相对井斜角、地层电导率对比以及地层地质构造的影响;利用方位电阻率成像以及定向信号成像结果可以预测和判断层界面、地层方位特征以及各向异性地层走向;幅度比电阻率成像效果优于相位差电阻率成像;在均匀各向异性介质中,线圈距和工作频率越大,视电阻率受垂向电阻率影响越大;线圈距越大,定向幅度信号越强,能预测的层界面的距离越大。  相似文献   
76.
提出了一款紧凑的用于超高频射频识别系统的标签天线。天线由一个弯折的偶极子天线网络和一个U形寄生元件构成。通过在偶极子和寄生元件中利用感性耦合来使天线进一步小型为48×26.3mm2。提出的天线具有较小的尺寸、较宽的带宽和良好的辐射性能。在915MH0dBi,最大阅读距离为10.16m。制作了相应的实物天线,仿真和测试结果说明所设计的天线满足用要求。  相似文献   
77.
张雷  陈浩  王秀明 《地球物理学报》2012,55(10):3493-3505
详细推导了模拟倾斜线圈系在横向各向同性地层中响应的垂向数值模式匹配方法,在轴对称模型下,该方法采用垂直本征模式描述三维激励源,使得三维问题可以在二维条件下快速解决,另外,本文引入的高阶基函数进一步提高了算法的计算速度.为了验证算法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分别与均匀无限厚各向同性地层的解析解和横向各向同性地层的有限差分解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式匹配方法与它们吻合的较好.在此基础上,利用模式匹配方法模拟了倾斜线圈系和水平线圈系在横向各向同性地层的响应特征,计算结果表明:在横向各向同性地层中,倾斜线圈系的响应既受水平电导率的影响,也受垂直电导率的影响,而水平线圈系则只与水平电导率有关,由此,可以通过倾斜线圈系评价地层的各向异性特征.此外,本文还分析了钻铤对倾斜线圈系响应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虽然钻铤没有改变相位值和幅度值的变化趋势,但对它们的绝对值有一定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与不同法向角度也有关系,因此当组合不同倾斜线圈系进行地层评价时,需要对钻铤的影响进行校正.最后研究了不同法向角度线圈系在横向各向同性地层中的响应特征,得出不同法向角度线圈系的探测特性和对各向异性的敏感性都有较大的差异.本文的研究表明倾斜线圈系的响应与水平线圈系的响应不同,通过利用不同倾斜线圈系组合可以进行油气储层评价.  相似文献   
78.
The so-called Wu and King antenna pattern is widely used in GPR because of its simpl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features. The main disadvantage is its limited efficiency due to transmitter energy losses which occur through lumped resistor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behaviour across the antenna, it is possible to replace the effect of the resistors by either storing the energy of the electric pulses, or damp them by means of one matched resistor, which will theoretical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antenna. In this paper we provide a theoretical analysis using a modified transmission line model together with simulation based on delayed potentials among other electromagnetic software, and measurement results using an impulse transmitter with fast MOSFET switches and a matched resistor that support this idea.  相似文献   
79.
介绍了自主研制的GPS天线阵列变形监测系统。根据东海大桥的具体情况,给出两个东海大桥GPS天线阵列变形监测的设计方案。采用该设计方案,建设东海大桥变形监测系统的成本仅为隔河岩模式的31%。  相似文献   
80.
地质雷达技术具有操作性强、分辨率高、探测深度深、对地表环境无破坏和可重复探测等特点,在活断层探测中具有很大的优势。为验证综合多中心频率地质雷达天线探测活断层地下浅层结构效果,以民主村处发育的玉树活动断裂为研究对象,采用25 MHz、100 MHz、250 MHz和500 MHz中心频率的地质雷达天线对活断层浅层结构进行探测,并与探槽剖面进行效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低中心频率的地质雷达天线(25 MHz和100 MHz)可获取大范围内深度较深(约32 m)的活断层地下浅层结构的整体形态,从雷达图像上可识别出主断层分布范围、断层倾向及地下浅层结构等;而中高中心频率的地质雷达天线(250 MHz和500 MHz)则可获取局部范围内深度较浅(约3 m)的地下浅层结构,尤其是500 MHz天线。探测结果与地表构造地貌形态和探槽剖面地质构造一致,表明综合多中心频率地质雷达天线探测玉树活动断裂浅层结构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为活断层研究提供多尺度数据及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