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83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23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29篇
综合类   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重点介绍了高精度确定大型天线几何旋转中心的观测方案和计算方法。结合具体实例,在ITRF2000框架下,论述了控制网布设、观测方案确定、数学模型的建立、数据处理的过程,结果与已知外部参考结果进行了比较,坐标分量上达到毫米级外附精度,验证了观测、计算方案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2.
介绍了由德国Geo++研究的直接在野外进行的绝对校准方法,该方法可以消除多路径效应,测得和方位角相关的PCV.经过进一步的研究,该校正过程高效准确且可以实时提供校正结果。简单列举了AOAD/M—T类型天线的相对和绝对PCV的结果,对PCV的改正精度要求做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3.
基于MAC层的定向技术&提出了一种适合于Ad hoc无线网络的协议APRP协议,协议考虑了MAC层和网络层信息的共享和交互,改进了动态源路由协议DSR的路由发现和路由维护机制.采用NS2工具对协议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APRP协议不仅可以利用定向技术能量利用率的优势,而且还能较好地保持节点移动情况下的吞吐量,降低端到端数据包延时和路由开销  相似文献   
24.
地下电短天线的输入导纳是其几何尺寸、工作频率及地下和近地表物质(围岩及土层)电磁参数的函数.通过分析其变化规律得到下列结论:(1)短天线的输入导纳随频率的变化比较复杂.当频率较低时,短天线的输入电导随地下物质电磁参数的变化不明显,而输入电纳基本上随着频率的增高呈线性变化.(2)在频率比较低时,介电常数的变化对短天线的输入电导影响不明显,存在有一个电导曲线重合频段.对于低阻物质,这个重合频段的上限比较低;对于高阻物质,重合频段的上限升高.对于输入电纳,当电阻率和频率两者都较高时,其对介电常数的变化比较敏感.(3)输入导纳对低阻物质反应敏感,而对具有中等以上电阻率的物质基本上退化成为一条相同的频率变化曲线.(4)短天线的输入导纳值随其几何尺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5.
当太阳相对于卫星轨道面的高度角较小时,北斗导航卫星将不会跟踪太阳位置,卫星姿态发生异常复杂的变化后一段时间内处于零偏模式。在此期间采用名义姿态将影响卫星天线相位中心偏差、相位缠绕等误差计算,进而使精密单点定位(PPP)参数估计和天顶对流层延迟估计出现偏差。研究表明,在北斗导航卫星处于零偏期间,采用名义姿态计算的相位缠绕、天线相位中心偏差中存在超过15cm的误差。在此期间的北斗卫星采用零偏姿态改正相位缠绕等误差,与采用名义姿态相比,动态PPP位置参数N、E、U的估计精度可以提高53.2%、54.2%、39.3%,静态PPP位置参数N、E、U的估计精度可以提高61.0%、72.3%、58.4%,天顶对流层延迟估计精度提高33.0%。  相似文献   
26.
利用煤体破裂电磁信号进行局部震源定位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准确预测煤岩破裂震源方位,确定采掘工作面重点灾害区域,可以使煤岩动力灾害防治措施更为有效.根据煤岩变形破裂电磁效应规律和电磁波基础理论,提出了一种利用电磁信号能量来确定局部震源方位的方法,并通过实验室定向接收实验和平煤十矿现场测试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电磁信号强度随着煤岩体应力状态变化而变化;两个正交天线接收的电磁信号能量分别与各自接收夹角余弦值的平方成正比,利用此比例关系可以确定震源的方位;电磁信号定位方法与静态指标法预测局部区域危险性具有较好的检验一致性.研究成果为煤岩动力灾害重点灾害区域的判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7.
随着GNSS应用的不断发展,实时位置服务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实时服务尚处于发展阶段。本文基于卫星精密定轨基本原理,讨论了北斗导航卫星实时轨道确定策略;研究了基于北斗卫星质心和天线相位中心的SSR轨道改正值生成方法,并给出了一种适合北斗导航卫星的IODE值表达方式;基于国家基准站和全球MGEX站数据,进行了北斗导航卫星的实时轨道解算测试,结果表明,GEO卫星1D RMS精度优于400 cm,平均精度为223 cm,其径向精度优于20 cm;IGSO卫星精度优于30 cm,平均精度为22 cm,其径向精度优于10 cm;MEO卫星精度优于30 cm,平均精度为15 cm,其径向精度优于10 cm。  相似文献   
28.
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子空间的多用户盲分离算法。算法首先估计出信号源的导向矢量,然后再利用ESB算法进行波束形成,解决了当存在多个用户时权值收敛于单一用户的问题,可以在不知道信号先验知识的情况下对来自不同方向上的独立信号进行有效的分离。算法不需要进行繁琐的Gram—Schmidt正交化处理,并且在盲分离信号的基础上还可以估计出信号的波达方向。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分离出来的信号与源信号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证实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9.
董航  刘四新  吴俊军 《世界地质》2009,28(4):526-538
概述了钻孔雷达的主要应用领域和在探测地下孔洞、地下裂缝等方面的优势, 并介绍了相关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同时对钻孔雷达天线设计的难点和特殊性进行了说明。文中介绍了天线的自行设计实例, 同时用实验中测量的驻波比VSWR等参数分析了天线的匹配特性, 并构建了三维天线模型, 将设计实例中的天线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对其方向性能进行仿真, 其方向性优于标准值。在设计的水槽实验中测试本天线架构的钻孔雷达系统, 获得了满意的测量数据。分析检验了整个系统和天线的工作状况, 实验表明天线主要性能满足设计和工程应用要求, 可应用于实际勘探; 并对采用本天线的钻孔雷达系统的探测能力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评估, 钻孔雷达系统在花岗岩、石灰岩等岩层中的探测距离可到几十米至100 m。  相似文献   
30.
通过对多波束天线数学模型的介绍和基准尺定向法两种方案的分析,得出最佳定向方案,为多波束天线的安装提供了有效的定向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