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87篇
  免费   3008篇
  国内免费   4349篇
测绘学   522篇
大气科学   4775篇
地球物理   2487篇
地质学   6044篇
海洋学   1642篇
天文学   289篇
综合类   1402篇
自然地理   1683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176篇
  2022年   368篇
  2021年   476篇
  2020年   438篇
  2019年   548篇
  2018年   457篇
  2017年   574篇
  2016年   540篇
  2015年   645篇
  2014年   792篇
  2013年   803篇
  2012年   912篇
  2011年   877篇
  2010年   805篇
  2009年   869篇
  2008年   855篇
  2007年   925篇
  2006年   876篇
  2005年   817篇
  2004年   692篇
  2003年   599篇
  2002年   560篇
  2001年   559篇
  2000年   511篇
  1999年   472篇
  1998年   455篇
  1997年   356篇
  1996年   315篇
  1995年   277篇
  1994年   254篇
  1993年   209篇
  1992年   173篇
  1991年   140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7篇
  1977年   20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21.
沁水盆地煤层气钻井工艺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云峰 《中国煤田地质》2005,17(6):52-53,70
针对沁水盆地煤层气概况,地层情况及开采条件,介绍了参数井、生产井、多分支地面煤层气水平开发井、丛式井等钻井工艺、钻具组合、井身结构及井身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222.
通过对甘肃西峰赵家川6.2~2.4MaB.P.红粘土地层的孢粉学研究,建立了3个孢粉组合带。孢粉组合特征显示该区在此阶段总体为干旱的草原环境,6.2~5.8MaB.P.为灌丛草原;5.8~4.2MaB.P.是稀疏森林草原,植被由大量中生性草本植物和少量喜湿性的乔木植物组成,反映当时气候相对湿润;4.2~2.4MaB.P.植被中旱生植物藜科和麻黄明显增多,反映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分析认为研究区自6.2MaB.P.干旱草原环境的格局就已经形成。红粘土中孢粉记录的植被演化信息与青藏高原隆升有时代上的耦合性,也与北极冰盖的起源和演化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23.
内陆盆地的盐分布与平衡分析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和系统分析水文、土壤、灌溉、水盐监测资料的基础上,应用系统分析方法、水盐运移理论和水盐平衡原理,通过对盆地、流域、灌区、农田和土壤剖面等不同层次盐分分布与盐平衡分析计算,分析了内陆盆地不同层次的“干排盐”形成与特征,认为干排盐是必不可少的,必须系统地考虑不同层次干排盐出路与动力条件,才能有效地治理灌区盐渍化问题。  相似文献   
224.
华南前汛期不同降水时段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41,自引:5,他引:41  
利用1957-2001年华南地区74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和同期NCEP/NCAR逐日再分析格点资料,对华南前汛期(4-6月)不同降水时段的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华南前汛期降水由锋面降水和夏季风降水两个时段组成。锋面降水时段主要集中在4月,为典型的由冬到夏过渡的环流形势,华南地区高空为平直的副热带西风急流,大气层结稳定,水汽来源主要是阿拉伯海的西风输送和西太平洋副高南侧东风的转向输送;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副高仍控制南海地区,华南地区水汽输送主要来源于阿拉伯海的西风输送和西太平洋副高南侧东风的转向输送及孟加拉湾的西南输送;南海夏季风爆发后,副高东撤退出南海地区,南半球越赤道水汽输送加强并与孟加拉湾水汽输送连通,华南区域内对流发展;夏季风降水时段盛期主要集中在6月,此时南亚高压跃上高原,华南地区处于南亚高压东部,对流发展极其旺盛,强大的南半球越赤道水汽输送越过孟加拉湾和南海地区向华南地区输送。  相似文献   
225.
用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风、压场资料得到1958—1997年5—10月月际场的局地型相似系数(LPAC)。多年平均LPAC表明了对流层和平流层低层印度夏季风环流的建立、东亚夏季风环流的北进和南亚高压上高原的过程,这些区域LPAC值较同纬度非季风区明显偏低。在平流层中层,夏季型环流表现出纬向对称性和由高纬向低纬的传播特征。对东亚LPAC气候变率时空剖面及3个涝年LPAC异常的分析反映出环流型季节转变异常及其与东亚月降水异常的关系。  相似文献   
226.
利用1881~2002年我国东北地区的月、季降水资料,采用历史曲线分析、功率谱分析、小波变换等方法,重点分析了松花江流域和辽河流域降水的长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松花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的降水都存在着明显的年代际变化,松花江流域降水以27~30年周期为主,辽河流域降水周期比松花江流域略长,大概为35~38年左右。根据降水自身演变规律及自回归方法预测的结果,估计未来5~10年,松花江流域仍将处于少雨期,辽河流域少雨期维持时间可能会稍长一些。  相似文献   
227.
模式水平分辨率对祁连山区降水模拟影响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利用中尺度模式MM5V3.6,针对祁连山地区2002年7月14~17日的一次降水过程,设计了一组不同水平分辨率的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并将模式结果与实测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高水平分辨率对降水中心位置的模拟较好,但同时会产生虚假降水中心,且模拟的降水中心量值一般都大于实测值。而低水平分辨率对降水量值的模拟较好,但对降水中心位置的模拟没有高水平分辨率的好。  相似文献   
228.
非地转强迫对Fitow(0114)暴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利用非静力中尺度模式MM5对 0 114号台风Fitow从 2 0 0 1年 8月 31日 0 0时~ 9月 2日 0 0时 (UTC ,下同 )的降水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 ,MM5对Fitow登陆过程中暴雨落区和强度的模拟与实况比较一致。模拟结果较好地再现了暴雨的中尺度特征。正是维持少动的台风倒槽和嵌入其中的中小尺度系统相互作用造成了暴雨的发生、发展 ,而高、低空中尺度散度场的配置对暴雨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在华南台风暴雨区无论是高层还是低层 ,都存在很强的非地转作用 ,非地转涡度项对散度倾向项是重要的强迫因素 ;但非地转作用的实现与中高纬度地区有本质的区别 ,在低层非地转作用是由于强的位势场气旋涡度 (- 2  <0 )与弱的流场气旋涡度 (fζ >0 )不平衡产生的 ;而高层非地转作用是由于强的位势场反气旋涡度 (- 2  >0 )与弱的流场反气旋涡度 (fζ <0 )不平衡产生的。非地转作用是暴雨中尺度系统上升运动发展的触发机制。从动力学角度解释了用非地转 Q矢量散度场来判断暴雨落区要比用准地转 Q矢量散度场好的原因。  相似文献   
229.
夏季青藏高原加热和北半球环流年际变化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刘新  李伟平  吴国雄 《气象学报》2002,60(3):266-277
利用 195 8~ 1997年NCEP/NCAR再分析数据集中加热率和环流资料 ,采用相关分析和对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诊断和分析了夏季青藏高原的非绝热加热与北半球环流系统的年际变化的联系。分析结果表明 :夏季青藏高原的加热强 (弱 )的年份 ,高原及邻近地区的上升运动、下层辐合及上层辐散均增强 (减弱 ) ,使高原加热对周边地区低层暖湿空气的抽吸效应和对高层大气向周边地区的排放作用加强 (减弱 )。从而影响着高原和周边地区的环流以及亚洲季风区大尺度环流系统。而且高原的加热强迫能够激发产生一支沿亚欧大陆东部海岸向东北方向传播的Rossby波列 ,其频散效应可影响到更远的东太平洋以至北美地区的大气环流  相似文献   
230.
冷暖事件对大气能量循环和纬向平均环流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韬  吴国雄  郭裕福 《气象学报》2002,60(5):513-526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与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发展的GOALS 5全球海 陆 气耦合模式研究了暖事件 (ElNi no)和冷事件 (LaNina)对大气能量循环和纬向平均环流的影响 ,并用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对于纬向平均资料来说 ,冷、暖事件在热带和副热带地区的大气环流相关量的反相变化特征非常清晰 ,中高纬度地区并不明显。此外 ,还发现 ,暖事件时定常涡动的经向热通量的变化是北半球对流层热带外地区温度异常的主要原因 ,而瞬变波的影响则起抵消作用。冷事件时定常波和瞬变波相互抵消的局地特征也依然存在 ,但瞬变波的影响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