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4篇
  免费   937篇
  国内免费   1706篇
测绘学   208篇
大气科学   1676篇
地球物理   437篇
地质学   971篇
海洋学   2884篇
天文学   29篇
综合类   361篇
自然地理   41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206篇
  2020年   225篇
  2019年   292篇
  2018年   230篇
  2017年   229篇
  2016年   223篇
  2015年   270篇
  2014年   290篇
  2013年   386篇
  2012年   278篇
  2011年   281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319篇
  2008年   279篇
  2007年   323篇
  2006年   300篇
  2005年   266篇
  2004年   242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173篇
  1999年   163篇
  1998年   156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1.
长江流域梅雨的多尺度特征及其与全球海温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EOF和小波变换方法讨论了长江流域梅雨期降水的多时空尺度特征.长江流域梅雨期降水空间分布主要存在3种类型:(1)江南北部多雨、黄淮少雨型;(2)长江中下游多雨、江南南部少雨型;(3)江淮流域、华南东南部多雨及江南北部、华北地区少雨型.时间尺度主要周期为:准2年、3~5年、准10年振荡和线性增加趋势.长江流域梅雨期降水的各主要周期与前期(秋、冬和春季)全球海温相关分析表明,前期各季海温相关以冬季相关最好.年际、准2年及3~5年振荡周期对应的海温关键区,主要在热带和副热带地区;年代际及准10年振荡周期对应的海温关键区,主要在温带海洋;线性增加趋势的海温关键区,则遍布全球海洋.选取显著性水平达到0.05的相关区域海温距平的平均值作预报因子,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对梅雨期降水距平进行回报和预报试验的结果表明,综合考虑不同时间尺度的海温因子共同作用后建立的预测模型,对预测我国梅雨期降水距平的分布,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912.
By using monthly historical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data for the years from 1950 to 2000, the Western Pacific Warm Pool (WPWP) climatology and anomalies a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analysis of WPWP centroid (WPWPC) movement anomalies and the Nino-3 region SST anomalies( SSTA) seems to reveal a close, linear relation between the zonal WPWPC and Nino-3 region SSTA, which suggests that a 9' anomaly of the zonal displacement from the climatological position of the WPWPC corresponds to about a 1 ℃ anomaly in the Nino-3 region area-mean SST. This study connects the WPWPC zonal displacement with the Nino-3 SSTA, and it may be helpful in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 fact that the WPWP eastward extension is conducive to the Nino-3 region SST increase during an 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event.  相似文献   
913.
夏季季风转换期间南沙群岛海域的温盐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2002年5月9-22日南沙群岛海域的水文观测资料,分析了季风转换期间南沙群岛海域的水文状况,并对比了调查海域不同区域的温盐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夏季风转换期间海洋表层温度较高,基本在30℃以上,垂直结构上温度层结比较稳定。东北一西南走向界线两侧海域的温盐状况有明显的差异:西北部海域温度较高,垂向上有逆盐层现象;东南部海域温度相对较低,盐度的垂向结构上显示有双跃层现象,两海区水文特征的差异与季风结构和局地环流有密切的关系。从连续站温盐的时空剖面图可以看到,跃层以下,不规则的半日周期内潮对温盐分布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14.
南沙群岛海域沉积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测定了南沙群岛海域3个站位沉积物中的稀土元素(REE)和过渡金属元素的含量,讨论了沉积物中REE水平及深度分布的变化特征,以特征金属元素为指标对3个站位进行了沉积区划分,同时对REE与10种金属元素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站分别为近大陆架残留沉积区、大陆坡深海沉积区和碳酸盐沉积区,各站REE含量存在较大差别,但分布模式相似,均为轻稀土富集型和Eu负异常,每个站各层REE分布模式线几乎重合;3个站沉积物中REE都与Ti、Zr有很好的相关性,与其它金属元素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表明3个站沉积物物源主要为陆源上地壳物质。结合测年资料,认为该海域3个站全新世以来沉积物物源变化很小,沉积环境稳定。  相似文献   
915.
河北省中南部一次大雾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王丽荣  连志鸾 《气象》2005,31(4):65-68
对2003年11月河北省中南部大雾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稳定度有关的物理量场的变化不仅是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指标,对大雾天气也有一定的指示意义:雾是在稳定的大气层结下出现的天气现象,根据大气稳定层结的状况及变化,可以判断大雾天气的有无及其生消时间。另外,前期湿度条件的积累也是影响大雾生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16.
连云港海区养殖优质条斑紫菜原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条斑紫菜的生物学特性及不同生育期的生长、发育要求,通过对我国沿海主要海区11~4月的海温、雾、风向、降水量及雨日和海区底质状况分析,得出连云港海区养殖条斑紫菜的客观条件比其他海区优越,所养殖的条斑紫菜品质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917.
杨颖玥  刘海龙 《海洋与湖沼》2023,54(6):1564-1572
卫星记录以来,南极海冰范围发生5次快速下降事件,研究这5次事件的时空特征,对进一步认识海冰快速下降事件的物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海冰范围和海冰密集度的卫星数据,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总结5次南极海冰快速下降事件的特征,再结合大气和海洋各项环境因素的再分析数据,探讨海冰快速下降的影响因素及其驱动过程。结果显示:南极海冰快速下降的空间分布存在季节性差异, 2021年8~12月以及2016年8~12月的春季南极海冰快速下降由别林斯高晋海、威德尔海、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区域的海冰减少所主导; 2010年12月至2011年4月以及1985年12月至1986年4月的夏季南极海冰快速下降由威德尔海、罗斯海沿岸和西太平洋区域的海冰减少所主导;2008年4~8月的冬季南极海冰快速下降则由别林斯高晋海和西太平洋的部分区域的海冰减少所主导。探究影响海冰的环境因素发现,海表面温度和海表面净热通量对海冰减少的热力效应影响具有区域性差异。此外,南极海冰快速下降受阿蒙森低压的影响,相应的海表面风异常既通过经向热输运的热力效应导致海冰减少,也通过风的动力效应驱动海冰漂移使得海冰密集度降低。  相似文献   
918.
Vulnerability to predation may be high for many megafaunal taxa in deep‐sea sedimentary habitats where physical heterogeneity is low. During ROV observations in a bathyal sediment plain off Central California, juveniles of the lithodid crab Neolithodes diomedeae were frequently observed on or under the holothurian (sea cucumber) Scotoplanes sp. A, and are hypothesized to benefit from this association as a nursery or refugium from predation. Ninety‐six percent (n = 574 of 599) of the juvenile N. diomedeae observed (density varied from 0.02–0.75/m2 among sites and seasons) in the study area were associated with Scotoplanes sp. A. Of the 2596 Scotoplanes sp. A observed (density varied from 0.48 to 25.90/m2), 22% were attended by at least one juvenile crab, and rarely two crabs (n = 4). Solitary N. diomedeae were rarely observed. This decapod–holothurian symbiosis appears to be largely commensal, with juvenile crabs (carapace width = 0.03–0.31 ×  holothurian length) observed on or beneath Scotoplanes sp. A in a habitat with few refugia from epibenthic predators. Other hypotheses may explain or enhance the potential benefits of the association for N. diomedeae, such as elevated food availability due to the activities of Scotoplanes sp. A. The relationship may be mutualistic if there is a benefit for the holothurian, including the removal of epizoic parasites. Ultimately, the nursery or other effects on the population dynamics of N. diomedeae may be minimal in low‐relief, sediment‐dominated habitats, as very few sub‐adult crabs were observed in the study area and were likely consumed upon outgrowing their refugia. While sedimentary habitats may be a sink for N. diomedeae populations, growth of juvenile crabs during their association with Scotoplanes sp. A should increase energy flow to its predator populations. This association has not been reported previously but may be expected in sediment‐dominated habitats where these species overlap.  相似文献   
919.
CICE5.0与BCC_CSM2.0模式的耦合及对北极海冰的模拟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将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发展的最新海冰模式CICE5.0引入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BCC_CSM2.0,替代原有的海冰模式SIS,形成一个新的耦合模式。在此基础上,评估新耦合模式对1985-2009年北极海冰的模拟性能,检验引入CICE5.0后对耦合模式中北极海冰、海洋和大气模拟结果的改进。结果表明,引入CICE5.0后,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北极海冰的空间分布、季节以及年际变化特征。相比于旧版本耦合模式,新耦合模式模拟的北极多年冰增多、一年冰减少,同时,海冰增厚、海冰流速减慢,模拟效果得到显著改进,对波弗特涡流模拟的改善尤为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相比于SIS,CICE5.0对北极海冰特别是海冰厚度模拟性能的提升,在耦合进入BCC_CSM2.0后,会触发冰-温的正反馈机制,改进了模式对海平面气压场、表层气温和海表温度的模拟,由此进一步提高了模式对北极海冰的模拟能力。  相似文献   
920.
本文选取ECMWF ORAS4再分析数据对1959-2015年热带太平洋海平面的低频变化进行了分析。热带太平洋海平面年际变化第一模态反映了ENSO爆发阶段的海平面变化,热带东、西太平洋变化反相,其时间序列与Niño3.4指数高度相关。海平面第二模态则体现了El Niño爆发前后热带太平洋暖水的输运过程。El Niño爆发前热带西太平洋暖水聚集的位置,以及爆发后暖水向赤道外输运的位置在两类El Niño事件中均有所不同。此外,ENSO的周期在近半个世纪发生了显著的年代际变化,这一变化与热带太平洋的年代际变化有关。热带太平洋的年代际变化对海平面趋势变化也有着显著的影响。卫星高度计观测到的近20年海平面的快速上升(下降)正是由20世纪90年代后热带太平洋频繁的位相转换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