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0篇 |
免费 | 109篇 |
国内免费 | 15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篇 |
大气科学 | 87篇 |
地球物理 | 181篇 |
地质学 | 287篇 |
海洋学 | 134篇 |
天文学 | 9篇 |
综合类 | 49篇 |
自然地理 | 25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27篇 |
2022年 | 48篇 |
2021年 | 45篇 |
2020年 | 30篇 |
2019年 | 37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31篇 |
2015年 | 37篇 |
2014年 | 49篇 |
2013年 | 45篇 |
2012年 | 45篇 |
2011年 | 49篇 |
2010年 | 35篇 |
2009年 | 47篇 |
2008年 | 46篇 |
2007年 | 32篇 |
2006年 | 34篇 |
2005年 | 32篇 |
2004年 | 41篇 |
2003年 | 29篇 |
2002年 | 30篇 |
2001年 | 31篇 |
2000年 | 24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近百年来湖北太白湖沉积通量变化与流域降水量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湖泊沉积通量蕴含了流域降水量及人类活动的丰富信息.依据太白湖沉积岩芯210Pb定结果及CRS模式,建立了近百年来的沉积年代序列,对比分析了不同时期沉积通量变化与流域降水量及人类活动的关系.1900-1920、1928、1937-1942、1953-1954年沉积通量较高的四个时段,分别对应于夏季降水较多的1900-1920、1931、1938-1939、1954年,沉积通量增加主要与夏季降水量偏多,被带入湖泊的泥沙量增加有关.1958-1963年,太白湖流域上游兴建三座水库,对洪水及入湖泥沙起到了调蓄作用,自此之后,太白湖的平均沉积通量减小,降水量已不再是影响沉积通量的主导因素;1958-1970年沉积通量较高,主要是太白湖围垦导致的入湖泥沙量的增加及湖泊面积减小所致;1983-1993年沉积通量的增加则反映了农业生产方式由集体转为个体生产模式后,耕作业的快速发展所导致的水土流失的加重.研究结果证明,采用210Pb强度及CRS模式所建立的太白湖近百年来的沉积年代标尺精度较高(误差小于4年),太白湖沉积环境稳定,可采用其沉积指标进行流域及湖泊环境演化重建. 相似文献
92.
旅游活动对黄石寨景区步道的影响评估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作为旅游景区基础设施的步道,高频率旅游利用会对其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选取张家界森林公园的黄石寨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既成事实调查法",设置30个样点,选取了若干特征与指标来评估步道的受影响情况。结果显示,景区的步道扩展率为13.5%,步道冲蚀发生率为73.3%,步道损毁有14处,步道边缘的土壤性状和植被状况也发生了改变,这说明旅游活动对黄石寨景区步道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且山顶环寨游道受到旅游活动的影响最大,上山游道次之,下山游道最小,这与旅游利用强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3.
94.
农业气象业务技术是开展农业气象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农业气象业务技术的研发一直是国家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的核心工作。近年来,国家级农业气象业务技术已逐步迈向精细化、定量化,涵盖了农业气象监测评价、作物产量预报、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评估与影响预报、农用天气预报、农林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等级预报等诸多领域。随着农业气象业务技术的发展,支撑农业气象服务的客观产品更加丰富和多样化,既有站点产品,又有格点产品,涵盖了日、周、月、季、年等不同时间尺度。以农业气象指标、数理统计模型、作物生长模拟、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大数据等技术为核心的国家级农业气象业务平台(CAgMSS)已成为全国农业气象业务系统的重要品牌。面向现代农业发展对气象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精细化、精准化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与风险评估技术、作物长势评估与产量预报综合集成技术、农业应对气候变化技术以及农业气象大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技术将是未来国家级农业气象业务技术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95.
气候和人为因素对植被变化影响的评价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系统评价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引起的植被退化,对有效开展生态工程建设、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绝大多研究主要分析气候因素对植被变化的影响,分析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对植被变化的双重影响少有研究。本文主要介绍这一双重影响对植被变化的贡献程度的主要研究方法——定性-半定量法、回归分析法、残差趋势法、基于净第一生产力的评价方法。综述分析了气候和人为因素对植被变化驱动的主要结论,总结目前各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需要重点加强气候和人为因素对植被变化驱动因素的分解研究,加强模型评价和不确定性量化研究等。 相似文献
96.
以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为研究对象,在宏观把握其社会经济及空间概况的基础上,分析其线下购物的时空特征及典型时空轨迹。结果表明:(1)时间特征上表现为以低频购物为主;购物时段集中在上下班途中及休息日下午;购买低等级商品时对出行时间较为敏感,约为10 min;购买高等级商品时对出行时间不太敏感,多集中在1 h内。(2)空间特征上表现为购买低等级商品时对出行距离较为敏感,约为0.5 km,购物活动空间较为集聚;购买高等级商品对出行距离敏感性较低,购物出行空间较为分散。(3)时空轨迹上表现为单纯购物活动的购物场所及出行空间等级均较低,购物时长较短,购物时段的连续性在工作日要高于休息日;多目的购物活动的购物场所及出行空间等级则较高,购物时长较长,购物时段集聚度较高。 相似文献
97.
98.
生态模型在河口管理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口作为河流和海洋的交汇地,具有生态交错带特性,其在自然和人类活动双重压力下发生着演变.生态模型是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其时空演变规律以及生物过程对于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反馈机制的重要手段.采用不同方法对生态模型进行分类,综述各类生态模型的特性、优缺点及应用领域.讨论建模过程中模型变量与函数、模型整合及时空尺度、模型参数取值及不确定等关键技术问题.分析各类生态模型在河口生态工程设计、生态系统修复、生态系统评价、系统决策支持等管理领域的应用.尽管中国河口生态模型构建及应用已有一些成果,但与国外相比,在理论生态学及数据积累方面仍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99.
海洋环境沉积物输运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海洋环境中沉积物的输运涉及复杂的过程和机制。20世纪后半叶发展起来的悬沙输运数学模型已经成为海洋沉积动力学的一个有力的研究工具。悬沙输运数学模型的有效运行需要正确的数值解法和模型中所含参数的确定,包括悬沙沉降速度、扩散系数、底床糙度和切应力,以及底边界上的沉降-再悬浮通量。由于复杂的水动力条件、屏蔽效应以及海底生物扰动等因素的作用,海洋环境推移质输运的经验、半经验公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充分考虑以上各种因素是正确预测海洋环境中推移质输运的关键。海洋环境沉积物输运理论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着重进行各种过程和机制的研究,而这项工作依赖于高精度、高分辨率现场观测仪器的发展和更先进的颗粒态物质运动理论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