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5篇
  免费   527篇
  国内免费   1262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2072篇
地球物理   263篇
地质学   828篇
海洋学   508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52篇
自然地理   19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用2002年3个热带气旋登陆广东的过程中自动站的降水资料, 对TRMM准全球、准实时的3 h降水估测资料进行了检验, 表明该资料与地面3 h降水有很好的相关性, 可以反映出热带气旋3 h降水变化的特征。利用该资料分析了这3个热带气旋登陆过程中不同半径、不同方向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 并分析了不同热带气旋之间降水差异的大尺度环流背景。研究发现, 3个热带气旋登陆过程中心附近降水沿半径方向存在收缩和扩展的变化, 除了低层水汽输送的变化和地形对降水造成影响之外, “北冕”和“黄蜂”都发现热带气旋外围降水加强会导致其中心附近降水减弱, 这与以往的观测及研究成果类似。  相似文献   
992.
2003年淮河流域洪涝暴雨的气象水文特征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用常规的气象水文资料和常规分析方法,对2003年、1991年和1954年3a气象水文特征分析发现:(1)2003年淮河流域的降水比常年明显偏多,比1991年多,但比1954年少,是自建国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第2个多雨年份;1954年洪水最大,2003年次之,1991年最弱。但3a的共同特点是洪峰高、流量大、持续时间长、灾害损失严重;3a的不同之处是降水集中时段和强度各不相同,洪水的早晚也不同,1991年最早,2003年和1954年较迟。(2)环流形势的共同特点是:副高脊线相对常年位置均偏南,亚洲西风带阻塞高压活动十分频繁,120°E以东越赤道气流较常年偏弱、赤道西风明显偏弱,这样就造成赤道辐合带不活跃,低空急流都较常年偏强。环流不同之处:1991、1954年东阻活动最昌盛,而2003年以中阻塞形势为主;1991年副高与2003年相似,但强度和范围不及2003年,1954年是3a之中副高脊线最偏南、副高范围最小、强度最弱的1a;由于高、低空配置、副高位置的不同,低空急流的强度并非与越赤道气流强度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对酸雨观测资料和污染源资料的统计分析,并利用拉格朗日烟团模式计算表明,南宁市酸雨的频率较高,pH值较小;南宁市酸雨的来源构成以外来源为主。运用天气学诊断方法,对气象要素影响酸雨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宁市酸雨主要受东北方污染源影响,且冬春两季的影响最大,风频及逆温对酸雨的影响较大。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近两年大气环流影响酸雨的几种类型,其中以高空槽锋面型为最多,酸雨影响程度也最严重。  相似文献   
994.
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黑龙江省中尺度数值预报系统对2003年8月22-23日区域性暴雨过程预报的质量。分析结果认为:该模式的降水预报对降水过程的开始、结束、落区和强度的预报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全省82个站的分级降水预报的成功率可以达到百分之五十左右;扣除气候概率预报和盲目预报的成功机会,这个结果能够表现出一定的预报技术;根据TS评分、漏报率和空报率的统计,模式直接输出的小雨和中雨预报结果很有价值,大雨还可以参考应用,而仅靠简单插值直接利用输出结果作暴雨预报是很难获得成功的,应该利用该模式同时输出和计算的物理量进行再分析确定暴雨的发生和落区。  相似文献   
995.
诱发江西滑坡的降水特征分析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单九生  刘修奋  魏丽  朱星球 《气象》2004,30(1):13-15
滑坡是江西最严重的地质灾害,在自然灾害中仅次于洪涝灾害和旱灾。滑坡的形成除与地质条件有关外,降雨和人类的工程活动是很重要的诱发因素。通过分析大量的滑坡资料和气象(雨量)数据,研究和探讨了滑坡的发生与降水特征之间的关系,发现滑坡的发生与近3天内的降水强度、过程降水总雨量、降水的持续时间等关系十分密切。建立了一个用日综合雨量预测滑坡发生的数学统计模型,并对江西2002年3次重大滑坡过程进行了检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96.
薛建军  康志明  张芳华 《气象》2004,30(1):22-27
对 2 0 0 3年 6月 2 9日至 7月 2日梅雨期淮河流域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 :这次大暴雨过程是在双阻型梅雨天气形势下发生的 ,梅雨锋锋区热力学特性和动力结构多变 ,一般具有斜压性结构 ,但有时又表现出准正压性结构 ;梅雨锋的维持和加强主要依赖于低空强西南暖湿气流在梅雨锋区的辐合抬升作用提供水汽和能量 ,强降雨区位于水汽通量大值区北侧强梯度区中。  相似文献   
997.
双多普勒雷达对淮河流域特大暴雨的风场反演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海光  王玉彬 《气象》2004,30(2):17-19
在 2 0 0 3年 6月下旬至 7月上旬梅雨期 ,淮河流域出现了持续强暴雨。 7月 4日0 8时~ 5日 0 8时 ,安徽省部分地区出现特大暴雨 ,其中滁州 2 73 7mm ;滁州 4日 2 0时~ 5日 2 0时日雨量为 351 7mm。使用MUSCAT技术对这次特大暴雨进行了双多普勒雷达三维风场反演 ,研究表明 ,中低层辐合线和中尺度气旋是造成此次暴雨的重要原因 ;辐合线造成低层水汽的大量集中也为其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998.
2002年入汛后首场强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叶成志  周雨华  黄小玉  张海  李艳 《气象》2004,30(7):36-40
20 0 2年 5月 1 2~ 1 4日湖南省出现了入汛后首场强暴雨天气过程 ,降水强度大、范围广。作者从环流形势、物理量、卫星云图及雷达回波、数值预报产品等几方面对这次暴雨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 ,强调指出在充分了解天气形势的基础上 ,综合运用上述多种产品是做好此次暴雨过程预报和服务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9.
0308号强热带风暴天鹅路径和降水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许向春  郝丽清  翁小芳 《气象》2004,30(11):14-18
详细分析了0308号热带气旋天鹅在南海中部加强为强热带风暴后云系的演变以及对路径和降水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对流云团的“吸附”作用是天鹅登陆后路径南折的主要原因;垂直速度场对热带气旋路径短期偏折方向有较好的预报指示意义,热带气旋有向强上升运动区偏折的趋势;中尺度暴雨出现在强对流云团中小涡旋的螺旋云带上或云顶亮温的梯度密集区与地面风向辐合区重叠处。  相似文献   
1000.
回归诊断在梅雨期大到暴雨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应用回归诊断方法分析发现,梅汛期大到暴雨回归预报模型的残差分布存在着不对称现象,这种不对称现象是由高杠杆点所引起。这些高杠杆试验点的残差存在着统计天气预报意义上的不合理性,导致了回归系数LS估计的误差,从而又引起暴雨预报的误差。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大到暴雨的回归诊断预报模型。实例计算说明,回归诊断预报模型要优于常规回归预报模型。进一步分析指出,梅汛期大到暴雨回归预报模型的不合理性并非个别例子的特殊性所造成,而是由模型的数学特点所决定,因此大到暴雨的回归诊断预报模型具有普遍意义。大量的试验和多年的业务应用表明,回归诊断对提高大到暴雨预报准确率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