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33篇
  免费   2662篇
  国内免费   2540篇
测绘学   107篇
大气科学   636篇
地球物理   1326篇
地质学   9626篇
海洋学   1045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399篇
自然地理   1981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32篇
  2022年   521篇
  2021年   643篇
  2020年   525篇
  2019年   668篇
  2018年   558篇
  2017年   693篇
  2016年   707篇
  2015年   637篇
  2014年   773篇
  2013年   762篇
  2012年   727篇
  2011年   734篇
  2010年   603篇
  2009年   746篇
  2008年   667篇
  2007年   733篇
  2006年   603篇
  2005年   534篇
  2004年   461篇
  2003年   420篇
  2002年   323篇
  2001年   273篇
  2000年   243篇
  1999年   245篇
  1998年   166篇
  1997年   177篇
  1996年   149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115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湖南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其地球物理场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谢湘雄 《湖南地质》1992,11(4):334-342
不同大地构造单元,具有不同的地球物理场特征,这些特征,显然是划分不同构造单元的准则之一。湖南大地构造分区的焦点,是江南地轴的归属问题,本文根据地震和重磁资料等,论述了它隶属于扬子准地台的合理性。指出省内两个一级构造单元的分界应在江南地轴东南缘,其南西段与传统界线一致,北东段有重大改变,应将衡阳盆地和浏阳隆起包容到江南地轴区。最后,本文突出地球物理场特征,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我省Ⅱ、Ⅲ、Ⅳ级构造单元进行了划分。  相似文献   
992.
塔里木盆地走滑断裂带与油气聚集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汤良杰 《地球科学》1992,17(4):403-410
  相似文献   
993.
乌鲁木齐河流域季节积雪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志忠  杨大庆 《冰川冻土》1992,14(2):129-133
  相似文献   
994.
The ascendance of the Pacific Rim is an indisputable global happening. North American geography, a logical leader in the study of this high profile phenomenon, has lagged behind other disciplines in Rim-focused research. This article argues in favor of a heightened Rim awareness, surveys recent publications, suggests promising Pacific Rim research directions, and proposes how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can help promote Rim studies.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重点探井的岩心观测、重矿物分析、测井数据及地震资料的分析,研究了冷湖构造带古近系沉积体系及演化特征和不同时期沉积微相及砂体的展布规律.结果认为,冷湖构造带古近系主要发育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物源来自北东方向的小赛什腾山和赛什腾山附近.古近系路乐河组(E1+2)沉积期,主要发育辫状河以及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仅在靠近山前发育少量冲积扇沉积;至下干柴沟组(E3)沉积时期,主要发育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及滨-浅湖沉积.古近纪时期冷湖构造带表现为一次较大规模的水进过程,纵向沉积继承性明显,很好地记录了这一沉积演化过程.这一沉积体系及演化过程有利于粗碎屑和细碎屑交互沉积,形成较好的储盖组合,为柴达木盆地冷湖构造带下一步的油气勘探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996.
997.
998.
1991年淮河流域农村洪涝灾情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史培军  顾朝林 《地理学报》1992,47(5):385-393
本文从灾害系统的概念出发,分析了1991年淮河流域苏皖地区农村洪水的雨情、水情和灾情,并探讨了这次洪水对农村造成严重灾情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9.
东梁矿区沙四,三段干酪根的热解气相色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云开 《地球科学》1992,17(4):411-419
  相似文献   
1000.
徐克勤 《地质科学》1992,(3):213-223
庐枞盆地中发育一些大中型硫铁矿床,曾长期被认为是与次火山岩有关的中低温热液成因。本文从矿床层控特点、矿体形态产状、矿石沉积组构、矿物组合及其生成顺序、矿化分带、包裹体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等诸方面,证明它们具显著的火山喷气沉积成因特征,并受到后期热液叠加改造。提出了大鲍庄式陆相火山喷气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硫铁矿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