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37篇
  免费   2662篇
  国内免费   2540篇
测绘学   107篇
大气科学   636篇
地球物理   1330篇
地质学   9626篇
海洋学   1045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399篇
自然地理   1981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32篇
  2022年   521篇
  2021年   643篇
  2020年   525篇
  2019年   668篇
  2018年   558篇
  2017年   693篇
  2016年   707篇
  2015年   637篇
  2014年   773篇
  2013年   762篇
  2012年   727篇
  2011年   734篇
  2010年   603篇
  2009年   746篇
  2008年   667篇
  2007年   733篇
  2006年   603篇
  2005年   534篇
  2004年   461篇
  2003年   420篇
  2002年   323篇
  2001年   273篇
  2000年   243篇
  1999年   245篇
  1998年   166篇
  1997年   177篇
  1996年   149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115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51.
952.
In order to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arid area of Northwest China, rational water resources exploitation and optimization are primary prerequisites. Based on the essential principl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general idea on water resources optimization and ec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Qaidam Basin, and identifies the competitive multiple targets of water resources optimization. By some qualitative methods such as Input-output Model & AHP Model and some quantitative methods such as System Dynamics Model & Produce Function Model, some standard plans of water resources optimization come into being. According to the Multiple Targets Decision by the Closest Value Model, the best plan of water resources optimization, ec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Qaidam Basin is finally decided.  相似文献   
953.
塔里木盆地南缘沉积物磁化率变化与历史时期环境演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磁化率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指标,在恢复气候环境演变方面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本研究表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沉积物的低频磁化率对于本地区环境的演变反映较为敏感,因此本文以低频磁化率为主导指标,结合其它地质记录,对尼雅地区的古气候环境进行了恢复,研究结果表明:近4000年来尼雅地区的气候环境以干旱化为主,但期间仍有几次相对干湿的波动,共经历了3次相对湿润期和3次相对干旱期。据此恢复出的古气候环境与其它环境指标恢复出的结果具有较好的吻合性,不仅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特征,同时也具全球性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54.
南京江北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环境演变研究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14  
张强  朱诚  姜逢清  于世永 《地理科学》2001,6(6):498-504
林峰桥剖面粒度、地球化学等环境替代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全新世大暖期在本区是一个区域性的相对暖湿的气候演变期。其中穿插至少有三次变干,变冷的极端气候突变事件。这些突变事件的发生给长江三角洲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发展带来了灾难。这些气候突变事件可能是这些时期北极涡流扩张及经后大气环流加强的直接结果,同时也与大洋表面温度(SST)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在一般认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人类文明的兴衰是由多次古洪水造成的,但新石器时期以来出现的许多寒冷及干旱气候也曾对该区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即是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受单一气候环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5.
流域水文模型计算域离散方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常用的概念性水文模型 ,能够很好地模拟水文时间变化过程 ,但没有考虑水文变量和水文参数的空间变化与空间不均匀性。随着空间数据的获取手段的增多以及空间离散技术的发展 ,考虑水文参数和水文变量空间变化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本文详细介绍了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中用到的几种不同计算域离散方法 ,并讨论了河道汇流模型中常用到的有结构网格和无结构离散网格。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计算域离散有辅助作用 ,其有利于无结构离散网格的自动生成和交互修改 ,并可结合遥感技术 ,使水文模型能获取精确的空间分布的水文参数和水文变量。  相似文献   
956.
详细阐述了川中丘陵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 ,指出旱地子系统是该区问题最多而又最具有开发潜力的子系统。通过分析旱地聚土免耕法的功能特点及其开发利用和保护机制 ,得出它是川中丘陵区旱地恢复重建良性生态系统的技术依托。同时也提出了旱地聚土免耕生态工程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57.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Qaidam Basin, which is an arid area in Northwest China, rational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and optimization are primal prerequisites, and the main restrictive factors include the following facts: scarcy water resources are non-substitutional and uneven distributed in time and space. Based on the essential principl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dopts Multiple Targets Decision by the Closest Value Model, and succeeds in getting the best plan, which can o…  相似文献   
958.
Variation in growth, physiology and ionic relations patterns of Allenrolfea occidentalis, a perennial halophyte of dry habitats, was studied under field conditions from May 1996 to November 1997. An A. occidentalis community has a characteristic soil pH of 7·3–8·3. During the two years, the population was exposed to great variations in soil salinity, from 29 to 146 dS m−1, and soil moisture, ranging from drought (9·2%) to wet (19%). The salt concentra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surface soil layers than in the subsurface layers. Seasonal changes in dry weight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soil salinity stress. Allenrolfea occidentalis had greater growth and biomass production under saline conditions. Na+and Clions were accumulated in plant tissues in much greater amounts than K+, Ca2+, and Mg2+. Soil salinitie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at the end of the growing season. Water potentials of the shoot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increasing salinity. The plant (Fv/Fmratio) was more affected by salinity and irradiation levels during the summer period.  相似文献   
959.
中扬子地区显生宙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10  
中扬子地区作为南方海相油气勘探的重点战略区块 ,自基底形成至今 ,陆块南北经历了多期造山活动。其中 ,古生代以来的后四期造山作用控制与发育了区内海陆相四套含油气系统 ,加里东及印支早期造山作用利于原生海盆含油气系统的发育与形成 ;印支晚期—喜山期造山作用对其具有改造和破坏作用 ,但利于陆相含油气系统的形成。研究区海盆发育期形成的古隆起及其周缘斜坡带是海相残留盆地油气运聚与保存的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960.
滇西兰坪盆地中新生代形成了丰富的金属与盐类矿床,是我国著名的热液矿床成矿带。成矿系统时─空结构的统一性是进行成矿规律研究和成矿预测的前提和指导思想,综合分析兰坪盆地的成矿时代、矿床的空间分布及区域地质背景,初步认为:晚白垩世至早第三纪,盆地西缘出现以铜为主的成矿作用;兰坪盆地主要成矿作用发生在早、晚第三纪期间,因盆地东、西部边界向两边地块的俯冲碰撞及中轴断裂带的强烈活动,导致盆地中央地带出现大规模成矿流体活动,成矿流体因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而发生分异、运移,及盆地受挤压隆升,变成山间盆地,出现不同类型、不同大小的流体圈闭,因而形成不同种类,不同规模的矿床;同时,含有挥发性组分汞、锑、砷的流体从深部沿中轴断裂带上升向两侧的次级构造裂隙带扩散,导致盆地东部复式背斜带中出现锑、汞、砷的成矿作用;其后,矿床受到改造和氧化作用。盆地内发育深大断裂;兰坪盆地的成矿作用是在构造流体演化的制约下完成的,同时成矿作用的发生改变了流体的性质和构造环境,促使流体的再次循环,出现成矿作用的多期性、分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