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5篇
  免费   643篇
  国内免费   1212篇
测绘学   415篇
大气科学   2015篇
地球物理   544篇
地质学   770篇
海洋学   283篇
天文学   434篇
综合类   172篇
自然地理   24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205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41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257篇
  2008年   233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268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利用欧洲资源卫星1号和2号获取的重轨干涉测量雷达数据,首先进行干涉测量数据相关性估测,并结合干涉测量数据的振幅信息,开展新疆喀什试验区地表土地类型的识别与分类,区分和识别出裸土、盐碱地、灌丛、裸岩/戈壁、沼泽和水体 6类土地类型。最后通过对不同土地类型的后向散射特性和相关性的分析,探讨了干涉测量数据相关性与干旱-半干旱地区地表特征的关系。  相似文献   
52.
The finite-offset (FO) common-reflection-surface (CRS) stack has been shown to be able to handle not only P-P or S-S but also arbitrarily converted reflections. It can provide different stack sections such as common-offset (CO), common-midpoint (CMP) and common-shot (CS) sections with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signal-to-noise ratio from the multi-coverage pre-stack seismic data in a data-driven way. It is our purpose in this paper to demonstr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FO CRS stack on data involving converted waves in inhomogeneous layered media. In order to do this we apply the FO CRS stack for common-offset to a synthetic seismic data set involving P-P as well as P-S converted primary reflections. We show that the FO CRS stack yields convincing improvement of the image quality in the presence of noisy data and successfully extracts kinematic wavefield attributes useful for further analyses. The extracted emergence angle information is used to achieve a complete separation of the wavefield into its P-P and P-S wave components, given the FO CRS stacked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component sections.  相似文献   
53.
玄武岩的多角度偏振反射光谱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研究玄武岩在2π空间的多角度反射光谱、偏振反射光谱特征。实验测定了玄武岩在2π空间上反射光谱、偏振反射光谱与光线入射角、探测角、方位角、波段、偏振性等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光线入射角对玄武岩的反射光谱、偏振反射光谱影响很大;2)空间水平方位角对光谱具有偏振(极化)特征。空间竖直探测角的影响是随着光线入射角的不同而显著影响着玄武岩的波形曲线特征;3)波段的不同,影响着玄武岩反射光谱、偏振反射光谱吸收能量的大小,但不显著影响玄武岩的空间波形曲线特征。  相似文献   
54.
大功率激电法在双阳煤田找煤的应用中,证实了山河推覆构造的存在;在充分研究工作区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前提下,恰当地选用了方法技术,并正确理解异常的地质、地球物理意义,取得了较好的找煤效果,在Ⅰ号剖面的激电异常上经钻探和坑探证实磨盘山组灰岩下存在质量较好的可采煤层。  相似文献   
55.
充电激发极化法在金属矿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立功 《矿产与地质》2003,17(1):34-36,26
充电激发极化法是矿山物探的一种主要方法,其兼有充电法与激发极化法的特点,可利用已有的工程,最大限度地了解地下三度空间地球物理场的分布情况,解决地质问题。概述了其理论基础和方法技术,并列举了该方法在多个金属矿上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56.
地下物探在有色金属矿山寻找隐伏矿体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地下地球物理找矿方法在几个典型有色金属矿山进行生产找矿的实例,根据对不同深度的面积工作获得的系列直流电法、电磁法异常的计算分析,分别提出解释推断及施工建议,经工程验证,取得了显著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57.
探地雷达检测道路厚度结构的应用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9  
对探地雷达检测道路厚度结构的应用现状进行介绍,分析雷达检测道路厚度结构的物理前提.将探地雷达的道路厚度检测技术与常规的钻孔取芯方法进行对比,并根据笔者在工作中应用的实际情况,说明探地雷达在公路厚度结构检测方面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8.
探地雷达检测中如何计算速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袁明德 《物探与化探》2003,27(3):220-222,236
雷达波的传播速度随介质而变,这给准确定位探测目标带来了一些困难,因为目标深度取决于速度与讯号反射时间的乘积.但另一方面,利用速度变化与介质的关系,反过来可以推断介质的物质架构.作者结合实用例举了7种求速度的方法,以供使用探地雷达的同行们选用.  相似文献   
59.
TRMM PR雷达与阜阳雷达降水资料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成刚  葛文忠  魏鸣 《遥感学报》2003,7(4):332-336
选取了1998年与1999年HUBEX观测资料,将TRMM卫星上的星载降雨雷达PR与阜阳的713数字化天气雷达资料在以下3个方面做了比较:(1)强度场的分布;(2)平均反射率廓线;(3)灵敏度。分析、比较结果可知阜阳雷达在探测灵敏度和水平方向的分辨率要高于PR,但由于波束宽度、衰减和资料转化过程计算误差的原因,其远距离处的观测值与真实值有一定偏差。PR波长短,对衰减敏感,尤其是在垂直方向上经过强衰减后,订正值仍偏小。但由于探测方式的不同PR在水平方向上不存在衰减的问题,且其资料分布均匀,因此提出一种用PR资料来订正地基雷达资料的方法用以提高地基雷达探测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60.
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效果的雷达探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盾构隧道的纵向力学与变形性态研究,尤其是盾尾壁后注浆效果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笔者首次利用探地雷达方法,对上海某盾构隧道盾尾壁后注浆分布进行探测,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可有效地探测隧道壁后的注浆分布,为隧道纵向力学变形性态的控制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