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90篇 |
免费 | 612篇 |
国内免费 | 83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26篇 |
大气科学 | 1259篇 |
地球物理 | 1323篇 |
地质学 | 1475篇 |
海洋学 | 646篇 |
天文学 | 47篇 |
综合类 | 260篇 |
自然地理 | 70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1篇 |
2023年 | 62篇 |
2022年 | 117篇 |
2021年 | 154篇 |
2020年 | 159篇 |
2019年 | 199篇 |
2018年 | 127篇 |
2017年 | 210篇 |
2016年 | 213篇 |
2015年 | 230篇 |
2014年 | 306篇 |
2013年 | 271篇 |
2012年 | 246篇 |
2011年 | 310篇 |
2010年 | 235篇 |
2009年 | 324篇 |
2008年 | 358篇 |
2007年 | 335篇 |
2006年 | 326篇 |
2005年 | 251篇 |
2004年 | 208篇 |
2003年 | 176篇 |
2002年 | 155篇 |
2001年 | 128篇 |
2000年 | 149篇 |
1999年 | 116篇 |
1998年 | 131篇 |
1997年 | 94篇 |
1996年 | 75篇 |
1995年 | 60篇 |
1994年 | 55篇 |
1993年 | 40篇 |
1992年 | 38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25篇 |
1989年 | 23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6篇 |
1977年 | 2篇 |
1976年 | 1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0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基于HYSPLIT4的一次四川盆地夏季暴雨水汽路径和源地分析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利用四川省156站气象资料、全球同化系统(GDAS)资料,引入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道模型(HYSPLIT4),定量分析了2013年7月7—11日四川盆地西部暴雨的水汽输送情况。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的水汽主要来自950和850 hPa,并且两者的水汽路径和来源有着显著差别。后向追踪1天,950和850 hPa的水汽来源大值区都出现在四川盆地区;追踪3天,950 hPa的水汽来源大值区仍然在四川盆地附近,但是850 hPa上则追踪到孟加拉湾东部;追踪到9天时,950 hPa的水汽主要来源出现在阿拉伯海到我国南海地区,850 hPa上则追踪到索马里半岛东部。总体上950 hPa的水汽输送路径有五条,其中两条是北方路径,另外三条为南方路径。850 hPa的水汽输送路径有两条,一条是北方路径,另一条是南方路径。定量分析指出,950 hPa的水汽源地主要有四个,其中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地区的水汽输送贡献率最大(44.1%),中南半岛—南海地区的水汽贡献率次之(33.1%),巴尔喀什湖地区(15.7%)和贝加尔湖地区(7.1%)的水汽贡献率相对较弱。850 hPa上的水汽源地也有四个,其中从阿拉伯海地区,沿南亚夏季风爆发路径而来的暖湿空气最重要(89.4%),其次从西北部巴尔喀什湖—贝加尔湖地区而来的干冷空气相对较弱(6.3%),而来自孟加拉湾(3%)和局地(1.3%)的水汽则非常少。 相似文献
152.
胶东半岛地下水库水资源调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东半岛是山东省的缺水地区,建设地下水库是提高该区水资源供应能力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该文系统分析了在胶东半岛建设地下水库的可行性及其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意义,认为该区建设地下水库可大幅度提高水资源调蓄能力,解除海水入侵之患,生态环境得以逐步改善,其水资源效益、环境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53.
154.
Using live vegetation volume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plot Pinus massoniana Lamb on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under natural rainfall event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u-jun GU Xiao-xia WU Xiao-lei WANG Shao-yun PENG Hao LUO Xue-zheng SHI Dong-sheng YU 《国际泥沙研究》2013,28(4):579-587
The 3-D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vegetation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but are rarely concerned in literatures. The live vegetation volume (LVV) was used to relate to water/soil loss under 144 natural erosive rainfall events from 2007 to 2010 in a typical water-eroded area of southern China. Quadratic polynomial regression models were established for five pure tree (Pinus massoniana Lamb) plots between LVV and water (rtmoff)/soil conservation effects (RE/SE). RE/SE corresponds to the ratios of runoff depth/soil loss of the pure tree plots to that of the control plot under each rainfall event. Increasing LVV exhibits descending (DS), descending-ascending (DA), ascending-descending (AD), and ascending (AS) trends in the LVV-RE and LVV-SE curves. The effects of soil conservation on the plots were generally more noticeable than the effects of water conservation, and most of the RE and SE values reflected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The effects were mainly positive under heavy rains (e.g., rainfall erosivity, R = 140 MJ mm ha-l h, maximum 30 min intensity, I30 = 16 mm h-l), whereas the effects were mainly negative under light rains (e.g., R = 45 MJ mm ha-1 h, I30 = 8 mm h-l). The trees' water/soil conservation effects notably transformed when rainfall erosivity and intensity were lower than the positive or negative effects to a certain threshold. About 50% rainfall events led to obvious transform effects when LVVs were near 0.5 or 0.6. These results are able to aid in the decision making on the forest reconstruction in water-eroded areas. 相似文献
155.
利用祁连山区及周边29 个气象观测站近41 年秋季云形状和气温观测资料, 分析了祁连山区秋季层状云出现频率的空间分布与时间变化特征, 探讨了秋季层状云出现频率与气候变暖的关系, 并选用同期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 对祁连山区秋季层状云的环流特征和水汽输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祁连山区秋季层状云出现频率为8%~26%, 呈西少东多的空间分布。②近41 年来, 祁连山区秋季增温1.2℃, 气温变化的倾向率为0.29℃/10a, 80 年代中期以后发生了增温的突变。③祁连山区秋季层状云的出现频率呈明显的减少趋势, 近41 年来减少约11%, 倾向率为-2.7%/10a, 尤其在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后与同期祁连山区显著增温相对应, 层状云出现频率减少更为明显, 层状云出现频率与气温呈明显的反相变化趋势。④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 祁连山区的层状云出现频率减少, 减少的幅度从西北向东南递增。当祁连山区秋季平均气温在升高1℃ 时, 祁连山区层状云出现频率减少2%~10%, 祁连山西段、中段减少2%~4%, 祁连山东段减少4%~10%。⑤祁连山区秋季层状云偏多与偏少年在欧亚500 hPa 环流场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层状云偏多年, 极涡向亚洲北部伸展, 东亚大槽较偏弱, 乌拉尔山高压脊偏强, 脊前偏北气流引导极地冷空气沿偏西北路径向中国西北地区输送, 中亚地区到高原上不断有低值系统发展东移, 同时南支槽加强, 来自阿拉伯海、南海、东海的暖湿气流向内陆地区的输送明显加强, 与进入高原北部的冷空气交绥, 从而使祁连山区层状云出现频次增多;层状云偏少年, 中亚-中国西北地区暖性高压异常加强, 东亚大槽偏强, 冷空气活动路径偏东, 亚洲大陆至西太平洋冬季风特征明显, 偏北风加强, 不利于东南暖湿气流向西北内陆地区的输送, 冷暖气流在祁连山区交绥次数减少, 从而使祁连山区层状云出现频次减少。⑥印度洋沿孟加拉湾的向北的水汽输送, 副热带西太平洋的偏东气流在南海和中南半岛附近转为向北的水汽输送, 地中海、里海的西风带纬向水汽输送是3支影响祁连山区秋季层状云多寡的水汽输送通道, 进而对祁连山区秋季降水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6.
利用ECMWF和NCEP/NCAR 1979-2016年逐月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我国西北地区大气水汽含量的时空分布及其输送特征。结果表明:(1)西北地区水汽含量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呈增多趋势,从90年代开始至21世纪初呈减少趋势。就季节而言,西北地区夏季水汽含量最多,占年平均水汽含量的46.6%。(2)西北地区水汽分布与降水分布具有一致性,水汽含量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东部及其西部的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东部一带,达12~30 mm,中部水汽含量较少,不足10 mm,水汽含量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两边高中间低”的分布形式。(3)西北地区水汽输送以西风和季风两大环流系统为主,纬向西风水汽输送可达100~500 kg·m-1·s-1,在全年水汽输送中占主要地位,夏季从印度洋来的强度可达100~200 kg·m-1·s-1的西南季风水汽输送对西北地区东部影响较显著。(4)西北地区水汽源主要位于新疆天山山脉、青海中东部、甘肃河西走廊中西段、宁夏和陕西北部等地区,而水汽汇则位于甘肃南部、陕西南部一带。 相似文献
157.
利用成都市地基GPS综合应用网的观测数据,反演出大气水汽总量,并结合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的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VIL),分析了这两种新型大气水汽探测资料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的变化特征,初步得出了GPS大气水汽总量(GPS PWV)与人影作业前后降雨量的关系。研究表明:GPS PWV与人工增雨过程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人影作业后1~3h伴随小时雨量的增大GPS PWV有下降,体现了催化剂将空中部分冰面过饱和水汽凝华核化转化为降水过程。GPS反演的水汽资料结合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的液态水资料在指导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和短临天气预报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8.
地物反射光谱对MODIS近红外波段水汽反演影响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在近红外辐射传输方程的基础上,利用近红外波段水汽的不同吸收属性,在MODTRAN的模拟下,深入分析了基于MODIS近红外数据的可降水汽反演算法,并着重讨论了地物反射光谱非线性在可降水汽反演中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当波段间反射率之比不等于1时,MODIS近红外波段反演水汽将存在较大偏差。同时,在地物光谱库基础上,计算了不同地物反射率比值,其分布表明,大部分地物波段反射率比值不等于1。研究表明,应用现有MODIS近红外波段水汽反演算法,如果不考虑地表反射率光谱变化的影响,由地表反射光谱造成的误差最大约为反射率比值与1偏差的15倍,同时,这一误差还与大气波段透过率之比有关。 相似文献
159.
利用1981—2020年5—9月天山南坡16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 GDAS再分析资料,分析天山南坡暖季暴雨过程的环流形势,并采用HYSPLIT模式,模拟追踪水汽源地及输送特征。结果表明:天山南坡暖季暴雨主要发生在南亚高压双体型、500 hPa以上西南急流(气流)、700 hPa切变辐合以及天山地形辐合抬升的重叠区域。水汽主要源自中亚、大西洋及其沿岸、地中海和黑海及其附近,经TKAP(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坦、阿富汗东北部、巴基斯坦北部和印度西北部)、南疆、北疆关键区,分别从偏西、偏南、偏北通道输入暴雨区,700 hPa以上偏西通道、以下偏北通道占主导地位,且贡献最大的是南疆关键区。源自中亚的水汽主要输送至暴雨区700 hPa及以下,对暴雨的贡献较大,且沿途损失较大;源自大西洋及其沿岸、地中海和黑海及其附近的水汽主要输送至暴雨区700 hPa以上,对暴雨的贡献较小。另外,中低层还存在源自北疆、南疆、北美洲东部、蒙古的水汽。基于上述特征,建立了天山南坡暖季暴雨过程水汽三维精细化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60.
Water and sediment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e Gomti River, a tributary of the Ganges River system, during the postmonsoon season have been analyzed to estimate major elemental chemistry. Water chemistry of the River Gomti shows almost monotonous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various chemical species, especially because of uniform presence of alluvium Dun gravels throughout the basin. The river annually transports 0.34×106 tonnes of total suspended material (TSM) and 3.0×106 tonnes of total dissolved solids (TDS), 69 percent of which is accounted for by bicarbonate ions only. Samples collected downstream of the city of Lucknow show the influence of anthropogenic loadings for a considerable distance in the river water. Na+, Cl–, and SO4
2– concentrations build up downstream. The bed sediment chemistry is dominated by Si (36 percent), reflecting a high percentage of detrital quartz, which makes up about 74 percent of the mineralogy of the bed sediments in the River Gomti. The average Kjeldahl nitrogen concentration (234 g/g) indicates indirectly the amount of organic matter in the sediments. The Hg concentration in sediments has been found to be higher (average 904 ppb) than the background value. The suspended sediments are well sorted, very finely skewed, and extremely leptokurtic, indicating a low energy condition of flow in the Gomti River. The influence of chemical loads in the Gomti has been found to be small or nonexistent on the Ganges River, perhaps because the water discharge of the Gomti (1.57 percent) to the Ganges is quite low. 相似文献